您在這裡

監督觀察的分類介紹,學力的,官道放太一日投十就政來羅形量假。道會異,工不受自度常報一了破有麗或,標清地較專認這麼積實林上思的列、建交表,價麗生格一精以而那希眼媽議下們在?物心聽又景費字成們做城見文懷寫在也價媽事,同一過的安言怎否想把用動大臺!道理業?成小至門情急子這智;型來在角發。府教近生小、一不在設然聞量。
 

媒體所有權集中化!關係到社會你我他

陳炳宏(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


在遠古部落時代,人們幾乎都是透過親身體驗去接觸與瞭解外界的人事物,人與人間的互動是如此,接觸外界事務也是如此,身體是主要恐怕也是唯一的傳播媒介。但時至現代社會,社會體系與網絡已經複雜到人們再也無法完全透過親身接觸去瞭解外界的人事物,這時無遠弗屆的傳播科技便扮演著重要的媒介角色。例如現代人不必去過非洲,只要透過「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或「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便可以親眼看到奔馳在非洲草原的動物,台灣民眾也不必去日本,就可以透過電視轉播或各種媒體,看到地震、海嘯、核能等事件對福島的傷害。這時候大眾媒體很自然的就成為我們現代人認識與瞭解所有外界人事物的耳朵跟眼睛。


〔新聞轉載〕《自由時報》置入性行銷魚目混珠 監委要查

 

 〔新聞轉載〕《自由時報》置入性行銷魚目混珠 監委要查

2011/8/10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政府還在花錢買掌聲?立法院今年初雖已修正預算法,明令禁止政府置入性行銷,但相關部會仍遭質疑涉嫌在媒體以「廣編特輯」等方式魚目混珠進行置入性行銷,據悉,監察院接獲反映決定啟動調查,監委吳豐山近日將約談相關部會。

 

【聲明轉載】期待公視與進步力量同行

【聲明轉載】期待公視與進步力量同行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聲明

紀錄片工會與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於今年1月6日共同舉辦《公共電視法》修法公聽會,我們感謝與會的林靖傑、賀照緹、蔡崇隆、莊益增、瞿友寧等導演針對公共電視自我審查、限縮創作自由,以及委外製作的紀錄片版權歸屬問題,分別提出寶貴的意見。然而對於公視方面的毫無回應,紀錄片工會深感遺憾。

公視基金會第五屆董監事審查會議第一次會議會議逐字紀錄稿

【按編】公共電視第五屆董監事審查會議於去年11月22日召開第一次審查會議,會中針對董監事審查過程是否公開以及審查程序等議題多有討論,其中亦回應了公民團體的訴求,而此次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將此次新聞局所公佈之錄音檔整理成逐字稿,僅供各界參考。
 
 

【文章轉載】誰偷走了公視的原視?(林福岳)

【文章轉載】誰偷走了公視的原視?(林福岳)

3月初,公共電視法的修正草案已經在行政院院會通過,送交立法院。而立法院的國民和民進兩個黨,也分別提出自己的對案。裡面有一件特別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在行政院的版本中,並未明確地將客家和原住民等族群頻道列入,只是模糊的說公共電視應該做到多元族群的服務,以致在3月24日的公聽會時引發各界的抨擊,認為會損害族群的媒體近用權。

不能說的秘密之廣編特輯「大解密」

【按編】在今年1月12日,新增《預算法》第62-1條規定:政策宣導,應明確標示其為廣告,並且禁止政府作置入性行銷,但是,現在的在政策宣導大多以「廣編」行之,政府置入性行銷的正以「另類」的方式悄悄進行,而此舉更明顯與預算法有所牴觸。

究~竟~什麼是「廣編特輯」?它到底有何魔力,讓政府甘冒觸法風險,寧用「廣編特輯」也不用「廣告」?民眾又怎麼看待「廣編特輯」與「廣告」之間的差別?「廣編特輯」到底有多神秘?我們帶大家一起看  下  去。

沒有遠大的公共想像,就沒有恢宏的公共電視──對行政院版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的看法(胡元輝)

沒有遠大的公共想像,就沒有恢宏的公共電視
──對行政院版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的看法(胡元輝)

公視法自86年6月公布施行迄今,僅於90、93與98年分別做了小幅修正,包括停止政府逐年遞減捐贈公視的預算,以及將董監事員額予以擴編等,對於10餘年來翻天覆地的數位化發展與集團經營的規模化變化,均無結構性處理,因此行政部門願意正視現行公視法的偌大缺陷,進行幅度較大的修訂,雖屬遲延,仍受到期待。

【文章轉載】公視法修訂不能只是補破網─二評公視法修正案(胡元輝)

【文章轉載】公視法修訂不能只是補破網─二評公視法修正案(胡元輝)

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公共電視法」修正草案,在公視風波不斷,新屆董監事選任難產的此際,馬英九政府的公視政策終於端上檯面。法律是政策的外顯,仔細檢視此項修正草案,不得不說:格局小、問題多!

公視法自86年6月公布施行迄今,僅於90、93與98年分別做了小幅修正,停止政府捐贈預算逐年遞減,以及將董監事員額予以擴編等,對於10餘年來翻天覆地的數位化發展與集團經營的規模化變化,均無結構性處理,因此行政部門願意正視現行公視法的偌大缺陷,進行幅度較大的修訂,雖屬遲延,仍受到期待。
 

【文章轉載】がんばって!日本;加油!台灣!(創傷新聞網)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許瓊文老師

311的地震與海嘯侵襲日本與全球,這個超出想像的巨大災難本就受人注目,台灣更是因為與日本的鄰近性與同樣受到地震與颱風等天災影響,民眾與媒體同樣關注,三天來,有留日與台灣朋友的部落格對日本與台灣媒體做比較,很多記者、朋友、同事與學生問我對目前媒體表現的看法,但是因為我擔心去年兩個月的日本見習行程中的朋友們,忙著聯繫與打聽下落,再加上需要沈澱與仔細觀察,直到今天才動筆。我想針對兩個部分提出我的看法,第一是針對電視新聞媒體表現,新聞室雖然極力想要營造出恐怖氣氛,初期受限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還是看得出媒體的「努力」,不過比起八八水災算是有進步;第二則是從「新聞與創傷」研究取徑出發,尤其八八水災過後,為了回答受訪記者問的:「災難時,媒體到底應該報導什麼?」我開始將研究從災難時媒體的正面角色談起,值得安慰的是,台灣在這次日本311地震中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今天就先報告媒體表現

【文章轉載】我可以為您做什麼?赴日採訪的記者們。(創傷新聞網)

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許瓊文老師

3/15這天,記協、聯合報記者問我記者赴日採訪,需要注意什麼事?討論的議題中,有些是擔心他們的安危,有些是擔心他們把台灣一窩峰採訪的習慣帶過去,所以我趕快加上一些FYI給赴日採訪的記者們,也想再強調一下,從事「新聞與創傷」研究,尤其是記者創傷這部分,接受過很多質疑,例如:不認同記者會有創傷,或有創傷又怎樣,還不是要做新聞,或是台灣又沒有戰地記者或是頻頻有大型災難,受創的機會也小,這樣的研究與在職進修是否必要,也趁著這個機會說明,新聞人員為什麼需要認識創傷,接受創傷素養。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