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22日)晚間,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簡稱媒觀)於閱樂書店松菸店舉辦「媒觀講堂-國片真的沒市場?從製作端談國片市場性」座談。本場座談由政治大學的郭力昕主持,與王小棣導演以及公共電視國際部的施悅文經理進行對談。企圖從前次講座所與談人所拋出的「國片沒人看」的論點出發,以製作端的角度探討如何評估與想像國片的價值。
施悅文首先從近來具高知名度的劇集《通靈少女》的案例,分享影視跨國合製的經驗。他認為《通靈少女》的成功的最大意義在於把台灣的影視人才推向國際,也讓跨國影視平台將目光留在台灣。他強調「原創就是影視界的比特幣」,在現今的全球產業環境中,原創題材的內容具有高度的價值。他提到國內許多影視製作都存在一窩蜂的現象,但一個產業的形成絕對不能看複製,要有多元多線的發展。
然而製作原創作品也反映了一定的困難性,施悅文提到《通靈少女》之所以能成功推廣,與原先短片《神算》跨國參展所累積的基礎息息相關,使得他國電視台主管較能了解這樣的題材和內容。另一方面,如何將在地文化轉譯到世界,也體現了跨國合製的折衝。但他也強調內容文本的演繹存在非常多的層次,通靈少女的重點是世代的對話,快速現代化下的文化變遷。因此,他並不贊同「本土就是全球」這樣的說法。
施悅文也提到,完全聚焦在國內市場或有擴展到海外市場企圖,在思考和策略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他強調如果只聚焦在國內市場,「你永遠只能玩這樣的遊戲」。但他認為,台灣人才發展不均衡是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的產業缺乏行銷、市場、管理等等不同面向的專才,能夠以團隊的形式對外接洽。
王小棣認為國片的市場跟每一個人都有關,他希望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看外片和國片的比例是多少。他認為電影市場是非常社會互動的表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好像覺得看電影就是因為「好萊塢電影好看」。但他強調「看電影」是一個社會文化承襲的習慣,也是接近美和藝術的方式。以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競賽片為例,他認為國片整體的表現是多元且健康的,但市場的數字卻不能解釋和反映這樣的現象。因此,他認為只用市場定義和衡量電影是相當奇怪的。
王小棣表示,大家可以不要一直去思考國片市場好不好。換個角度想,就是去關心自己的創作者在拍什麼,跟我們的關係是什麼。他建議大家可以自己訂下目標,一年看七、八部國片,在自己的社群裡面發酵,然後影響大家。另一方面,他提到,討論國片市場好像預設了電影應該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期待他可以賺錢。而從這個角度思考,他呼應施悅文所提到的,台灣當前的確相當缺乏產業體系去支撐專業分工。但他認為可以將拍電影當作是一個社會企業,首要目標不是獲利,而是關心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想看這裡的人的創意」。
郭力昕回應時提到,過去台灣經濟發展多是依靠中小企業「拿著007手提箱到處跑」,去全世界找市場、找訂單。他認為很悲哀的是,從施悅文的分享可以看到,似乎又回到這樣的狀況。他認為這不是管理者和製作人的責任,而是文化部的責任。他指出我們沒有一套影視文化政策,文化部必須去創造一個環境,讓有文化關懷且好看的電影能被看見。因此,他也不完全同意王小棣所說的社會企業的概念,因為這似乎遮蔽了一些結構性的問題。好萊塢片商把持著台灣的電影產業,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機會讓電影導演去練習拍出好看的電影。
最後王小棣提到,我們的社會長期被政治分化、撕裂,藍綠兩黨政治忙於鬥爭,政策沒有一個進程、長期的規劃。另一方面,我們的投資環境非常的保守,只願意複製過去的成功案例,到頭來只剩下偶像劇和鄉土劇。他指出這樣的事一天一天在我們的社會發生,但我們長期沒有勇氣去論辯、挑戰這樣的情況。郭力昕也回應到,我們自認為是多元的社會,但卻是非常狹隘、單元的。他認為年輕世代事實上可以也必須跳脫這些過去的包袱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