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台北口水觀點的地方選舉

明(12/3)天就要投票了,相信殺紅了眼的政黨與候選人絕對會卯足全力,作最後的近身搏擊,預料,今晚造勢活動的「涷蒜」吶喊一樣破壞安寧、更多驚人的「政治秘辛」即將爆料登場。

地方型的選舉原本是人民檢視地方政治的大好機會,也能讓民眾了解台灣各地的發展,但此次選舉媒體給我們多少資訊?新聞媒體在這段期間又報導了什麼內容呢?

昨天追著弊案猛打,今天來個候選人人格測驗與健康檢查,明天隨著非常光碟與爆料黑函不斷打轉,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全國性的衝突議題,顯然的,台北的鎂光燈似乎照不到地方事務。

這樣批評也許不盡公允,我們仍能看到每節新聞中,各新聞台都會來個「選戰特報」、「決戰23縣市」、「大選縣市報」之類的地方選情分析,但仔細一看,這類地方選情分析,大多是賽馬式的民調變化、版圖改變,或者把稍早前播過的口水新聞、全國性衝突議題再播一次。但候選人的牛肉在那裡?他們的政見到底有什麼差異?

只是候選人真的沒有牛肉嗎?還是媒體不願或沒有能力分析政見?或者,地方沒大事呢?

各個縣市當然有各自屬於當地的重要議題,例如,這幾年各地時興的地方產業與大型的區域觀光活動,到底為地方賺了多少錢或造成什麼樣的文化與環境災害;或者,因為風災造成自然的破壞,各候選人有什麼因應對策;而即將通車的台灣高鐵將為各縣市帶來什麼樣的經濟、治安、環境問題?又有什麼樣的對應之道?這一個個和地方民眾息息相關的民生議題,卻都淹沒在政客及台北媒體建造的口水洪流之中,荒謬的是,全天候新聞台數量居世界之冠的台灣,居然無法從新聞媒體中看到各地方的選舉。

其實,候選人不是沒有政見,你只要看看選舉公報及選舉文宣,或者親自走一趟選舉場子,都會發現候選人對地方事務仍能侃侃而談,然而,台北的媒體似乎對這些沒什麼興趣,即使到了演講場合,仍然只願報導衝突的口水新聞。

這次選舉再次反映媒體愛口水不愛政策的慣有心態,以及平日輕忽地方的後果。事實上,許多媒體為了節省成本,地方記者的人力長期吃緊,因此面臨區域選舉的大陣仗,便顯得捉襟見肘,一但選舉就調派台北記者到地方支援,也難怪選舉時媒體只能用台北的衝突觀點處理複雜事務。

(本文作者管中祥為本會董事長)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