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找到優質節目

為鼓勵電視業者提升節目製播品質、提供兒少更好的觀看節目環境,同時也有鑑於台灣兒少缺乏豐富的本土影視節目,本會自民國90年起自發性地辦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評選」,針對每年最新製播超過4集或一個月的兒少節目,由專家、學者、學校教師、家長、兒少閱聽眾、NGO組織⋯⋯等領域的評審小組共同進行評選作業,並針對年度最優秀之「五星獎」節目進行表揚、介紹與推薦。您可以在這裡認識並挑選適當節目,下載專屬節目表參考。

12.【聲音類】臺灣囝仔樂謠謠

4-8歲 | 製作人:李虹靚(咪可Miko)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23) ‧ 2023 第23屆

節目團隊專訪—跟著童謠學語 找回語言的魅力與意義

–由志工記者 曾薏如 報導

 

致力推動臺語童謠的廣播節目《臺灣囝仔樂謠謠》,在臺語流失的社會中為孩童開啟一道門,讓孩子們藉由童謠認識世界與「臺灣囝仔(根據教育部閩南語辭典應為「囡」)」的母語文化,在收聽廣播節目認識臺語童謠的同時,也能了解時事、傳統文化與節慶等知識,並運用主題成為親子話題素材,讓孩童在聆聽節目時對生活更有連結感。

 

主持過許多廣播節目類型的主持人Miko,談起做《臺灣囝仔樂謠謠》的契機是因為她的聲線適合,藉由主持兒童節目嘗試自己沒有挑戰過的領域。之前身為流行音樂節目DJ的她,提到擔任DJ與主持兒童節目主持之間,這兩者不同身分的轉換,最大的差異性在於「說話的方式與用語」,因為說話的對象不一樣。初次主持兒童節目的Miko提到,最大的挑戰在於「語詞解壓縮」,用字淺白是主持廣播兒童節目的重點,對她而言難度也相對高。除了詢問身邊家中有孩童的朋友,她也透過與孩童的相處互動,理解他們的用詞習慣、對字彙的理解程度,並選擇對幼童較好理解、生活化的童謠作為節目元素,希望孩童在不用大人的陪伴下也能聽懂節目。

 

除此之外,她也分享主持節目時遇到的趣事,不只是小朋友,也有「大朋友」的聽眾會給予她真實的回饋。「曾經有大人聽眾說他們聽得開心,也能學到東西。其實現在有很多跟我同齡的朋友,甚至年紀稍長的聽眾,他們的臺語可能也屬於流失的狀態,他們覺得可以跟著節目學習一些臺語詞彙與小知識,發現這是不分年齡都適合聆聽的節目。」Miko說。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北人Miko,從小在家中與阿嬤溝通的語言就是臺語,在主持廣播時會遇到來自不同縣市的聽眾,面對聽過多種不同臺語口音的她說道:「在我接觸臺語主持節目後,我發現台灣這塊土地上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臺語口音,而臺灣本來就是多元、包容性非常強大的地方,我覺得倒是增添蠻多的樂趣。」

 

「我其實也有經歷一段要把臺語學回來的過程。」回憶起就學期間大多講華語的Miko,在逐漸對臺語感到陌生的那段日子,她擔心主持臺語節目會感到生疏,提出了解決方法:就是為自己營造一個臺語生活環境,例如觀看臺語新聞、臺語歷史劇等,就像小時候陪阿嬤看布袋戲、歌仔戲,有助於找回講臺語的回憶及語感。

 

「臺語對我的意義是連結我跟阿嬤之間的語言,對我來說它是有一份感情在的,所以我會想要繼續說下去。」,Miko說,她與阿嬤對話的時光一直是支持她繼續主持臺語節目的動力,也許在空中使用母語是她對阿嬤表達思念的方式,彷彿是透過臺語延續著一份情感。每個語言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Miko鼓勵大家在學習母語時能找到一個驅動自己前進的力量。

節目簡介

《臺灣囝仔樂謠謠》期望透過節目將母語文化扎根於幼兒,不過度絢麗花俏,而是如同樸實溫暾而真摯的台語童謠, 無譁眾取寵的熱鬧排場或大量洗腦式語彙,卻如此有溫度的與生活貼近著。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