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化被動為主動—提升媒體素養大出擊

國中

前言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引起動機(6分)

播放「老闆娘霸凌市場攤販引眾怒」的影片到第3分鐘,討論《媒體爆爆》教科書上問題(P.31)
① 原PO上傳影片時,下了什麼標題
② 影片上傳後在網路上造成什麼反應?
③ 有人把影片重新後製,重播摔磅秤的片段,你認為他的目的是什麼?

教學活動:進行「來場採編會議吧」任務(25分)

  1. 發下[來場採編會議吧!]任務說明。
  2. 分組完成5個任務。
  3. 填寫學習單。
  4. 大班發表各組的報導,小組分析判斷各組報導背後的意圖。

總結活動(14分)

  1. 根據學習單的紀錄口頭回答。
    • 是什麼影響新聞內容的差異?
    • 各組的新聞能代表全部的真相嗎?
  2. 播放「老闆娘霸凌市場攤販引眾怒」的影片剩餘2分鐘,請學生做個警示結語,再核對片尾的結語。
  3. 思考一個疑似霸凌事件,為何會形成輿論的抵制?是什麼讓這起事件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4. 有沒有觀察到你常用的社群媒體會推播給你哪些資訊內容?請回家觀察一周

※回家任務

請學生統計一周內自己常用的社群媒體最常出現那些貼文或推薦影片(請按照最先出現的10則內容加截圖或用文字記錄)並將觀察記錄在「我的常用媒體(      )紀錄單」學習單中。

 

 

老師提問(3分)

使用社群媒體時,除了觀看好友的動態消息之外,還會點閱哪些部分?每個人的頁面出現的其他部分(例如推薦貼文、粉絲專頁、廣告、新聞)都會一樣嗎?

分組(2分)

將同學依照上一周完成的「我的常用媒體(  )紀錄單」上面的社群媒體相同的人集合在同一組,依常用社群可分成FB 、IG、Youtube、Twitter共4組進行分組。

小組討論(25分)

先請學生將上一周的紀錄資料統計在「我的常用媒體健康檢查」學習單上。然後小組成員互相討論分享統計大家最常出現資訊的相同及相異之處?。為什麼雖然大家都使用同一個社群媒體但每個人所獲得的資訊卻不一定相同?並討論為什麼在同一天當中社群媒體提供給每個用戶的資訊有何不同及其背後可能的原因。

上台報告(15分)

請各小組上台報告說明。

 

老師提問(5分)

請問學生平常查找資料了時候會運用何種搜尋引擎?他們在你的網路使用中扮演什麼角色?

 

操作Google關鍵字(10分)

大家試看看同時GOOGLE同一個關鍵字,例如「美食推薦」,你覺得出現的搜尋結果會不會一樣?(請瀏覽搜尋資料的第一頁與第二頁)

老師提問(5分)

  1. 你們覺得搜尋同一個關鍵字,結果應該一樣嗎?為什麼?還是會不一樣?原因是什麼?
  2. 如果搜尋結果差不多,哪些連結是吸引你點進去看的呢?原因是什麼?

 

學習單:「超級引擎比一比」(15分)

請同學分別用GOOGLE、BING、YAHOO分次鍵入「美食推薦」、「病毒」、「王力宏」三個關鍵字及2個小組共同討論出來想要查的關鍵字,進行搜尋,並請學生將搜尋結果,填入學習單中。

分組報告(10分)

之後小組共同討論這3種搜尋引擎相同及不同處,思考出現的資料排序或內容有何異同並進行討論與發表。

 

觀賞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共3個片段進行提問討論(15分)

播放影片,讓學生知道演算法無所不在,除了搜尋引擎,社群媒體、通訊軟體皆會記錄、分析你在使用網路時的大數據。

  • 引用片段14-16分:人類被當成期貨市場販賣獲得高經濟價值),社群媒體解由演算法將人類當成商品販售
  • 引用片段16-22分:演算法建立每個人的模型預測我們的行動,讓他的推薦的影片資訊影響我們的情緒已達成他的三大目標:推升使用率、廣告賺錢)
  • 引用片段46-52分:演算法機器學習,用順序挑選推文

觀賞後問答討論(10分)

  1. 演算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2. 當這些大數據變成了你專屬客製化的資訊時,會不會有假訊息或詐騙陷阱暗藏其中呢?

 

閱讀教材統整思考(10分)

帶領學生運用《媒體爆爆》教材閱讀:P50-51統整演算法建構的世界,並且進行統整思考。

老師藉此說明 GOOGLE、FACEBOOK利用「演算法」幫用戶過濾資訊。並且藉此侵入你的生活影響你的判斷。例如:FB針對用戶對哪文章按了「讚」、「怒」等表情符號,或者用戶傾向在那些貼文留言?運用演算法分類、表達某個議題的立場。透過演算法,臉書能對用戶的喜惡判斷,往後相關的貼文、照片、影音會優先顯示,影響用戶的資訊。

 

請學生使用FRAYER模式思考何謂「演算法」(10分)

完成後貼在黑板上分享並進行小組發表。

 

課前準備

回顧第三章:透視媒體產製的秘密,我們知道社群媒體的內容生產有運作的模式,廣告主投放廣告到社群平台,利用大數據蒐集使用者的數位足跡,將使用者分類,再透過演算法,讓不同類別的使用者分別獲得不同資訊。使用者在無意識、被動、被以特定的方式分類時,演算法會讓同一類人不斷獲得一樣或類似的資訊,使各類人各自形成不同的同溫層(教材38頁)。

引起動機(15分)

  1. 教師透過PPT投影片快速讓同學複習:同溫層是什麼?過濾泡泡是什麼?接下來的活動與製作海報的關聯性,如何與演算法相呼應? 確認同學們已有大數據、演算法的先備知識。)
  2. 線上色盲測驗測完之後,教師取得每個人的成績(1題1分,最高30分,如附件)

發展活動(10分)

教師將同學分組,得用剛才的色盲測驗得分來進行分組活動:亦可搭配上一堂課「我的常用媒體紀錄單」。請同學用色上注意,光是藍色必須要區別:Facebook臉書的識別色和Twitter識別色,要有明顯不同深淺的藍色。Yahoo的識別色:紫色,教師可引導同學討論Instagram的識別色是?引導中提問,每問一題,教師給該組貼上該顏色的圓形標籤貼紙,在該組的海報看板上。預計問20題:當你/妳的追蹤有_____,在海報的中央貼上___色標籤貼紙。例如上週都看到藝人的八卦,就在海報的中央貼上紫色貼紙。

全組合作(5分)

下標題字,POP設計字體與海報美編彙整功力。

推派發表(10分)

說明各組的過濾泡泡看起來是____色系,______光譜。由學生自發表達,是否有過濾泡泡現象在自製的海報上?

教師回饋(5分)

教師診斷海報視覺,將同學展示的過濾泡泡是否像色盲/色弱,請回答學生自我診斷,是帶有自我意識下所形成,或是演算法理大數據/廣告推播,讓人被動式的看不見代表其他內容的彩色?教師在回饋後,強調學生如何保持理性看到這些負面影響。

最後回到PPT投影片總結,有時間可加入補充活動。 

引起動機(8分)

播放「5000萬臉書用戶個資遭濫用,發生了什麼事?你我該擔心嗎?|國際大風吹EP3」,讓學生對於「劍橋分析事件」有初步認識。

教學活動(10分)

教師講解《媒體爆爆》媒體素養教材包 第四章第四單元 利用演算法操弄選舉:「劍橋分析事件」大解析!

發展活動1(6分)

  1. 教師提問:我們知道了演算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請問要如何解決這樣的負面影響呢?請試著將腦海中所想到的解決方法依序寫入學習單中。
  2. 將自己所想到的解決方法與組內成員分享。分享規則:全員參與/積極聆聽。

發展活動2(15分)

  1. 將組內成員的解決方法進行分類,並排出演算法攻略的步驟。
  2. 小組輪流上台發表演算法攻略。

總結活動(6分)

教師彙整學生討論意見並介紹媒體素養教材包 第四章第四單元如何破解演算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頁數58-59)

 

教案說明

本教案為2021年「媒體爆爆——資訊爆炸生活指南」國高中教師教學共備工作坊產出教案。

本教案參考資料:

  1. 新聞工作者同溫層互不交流,於是媒體充滿互斥又片面的新聞報導(黃家茹,2020/11/01,國際) 
  2. 「同溫層」使你更自戀(李佳佳2017/02/08FT中文網) 
  3. 迴聲室效應 圖片來源自維基百科
  4. 搭配教師自編 線上PTT CANVA (14頁投影片)
  5. 色弱測試/色盲檢查
  6. 媒體素養教材包:學習單 MISSION # 2 換我做新聞

告別眼球綁架:網紅發布訊息平台本身的背後運作演算法

國中

前言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1. 請學生開啟「小組紀錄觀察學習單」。
  2. 請學生利用Chrome瀏覽器的無痕模式,開啟YouTube平台。
  1. 詢問學生:看過哪些網紅名稱、頻道大多偏向何種內容?如何看得到這些網紅的頻道?
  2. 詢問學生:會哪些YouTube網站平台的操作?YouTube網站平台提供哪些功能?為何要提供這樣的功能?

教學資源:【實測】YouTube的自動播放功能最後到底會連到什麼影片? | 啾啾鞋

(一)觀察YouTube平台現象、見識演算法的運作(10分)

  1. 在YouTube搜尋欄搜尋「你所聽過的一位網紅」。
  2. 觀察YouTube平台第一個跳出的影片,並在學習單上紀錄對第一筆影片資料的觀察。
  3. 點選YouTube平台旁推薦影片欄最上面第一個影片。
  4. 觀察YouTube平台第一個跳出的影片,在學習單上紀錄對第二筆影片資料的觀察。
  5. 依前述步驟,紀錄共10筆影片資料的觀察。

(二)觀察YouTube平台的運作現象(11分)

  1. 同組成員討論「YouTube平台從搜尋關鍵字跳出第一筆影片到第十筆影片紀錄」,觀察這些推薦影片中有何類似共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有什麼趨向?
  2. 觀看其他組的影片觀察紀錄。
  3. 說明網路平台透過演算法,主動篩選排列我們想看到的資訊。 回原組討論:YouTube平台是否有什麼推薦規則?根據什麼資料來推薦的呢?網路主動推薦影片演算法帶來的優缺點有哪些?

搭配:《媒體爆爆》4-2 演算法的優缺點 p.52
教學資源:YouTube數據分析基本概念

(三)認識YouTube影音平台演算法機制(9分)

  1. 說明YouTube影音平台背後搜集用戶訊息、執行演算法的步驟。
  2. 介紹YouTube平台推薦影片的演算法。

教學資源:

(四)破解演算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9分)

小組討論「有哪些方式可以降低演算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實作刪除YouTube觀看紀錄:到「YouTube數據管理」中清楚「YouTube觀看紀錄」和「YouTube搜尋紀錄」,自行刪除往後不想再看到的內容,演算法就會停止計算這些紀錄。

搭配《媒體爆爆》教科書:課後思考與總結——破解演算法對我們的負面影響 p.58-59
教學資源:

簡介演算法帶來的正負面影響:

  • 正面影響—網路促成民主革命(埃及茉莉花革命)
  • 負面影響—內容農場、個資外洩、同溫層現象、演算法歧視議題

搭配《媒體爆爆》教科書 4-2演算法的優缺點 p.54-57
教學資源:20110926 公視中晝新聞 茉莉花革命成功 社群網站功不可沒

 

教案說明

本教案為2021年「媒體爆爆——資訊爆炸生活指南」國高中教師教學共備工作坊產出教案。

假如我是媒體人

國中

前言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詢問覺得現在的新聞媒體的報導(每日新聞 )有什麼缺點?用小白板列舉,最好要能說出理由跟例子。預想的答案包括:報導無聊的新聞、釣魚標題、立場偏頗⋯⋯等。

  •  開始之前,我們來想想怎麼評估新聞的品質跟好壞(可帶著練習一篇)
  1. 標題是否跟內文相符?有沒有說清楚發生什麼事?
  2. 消息來源是誰?有採訪當事人、專業人士等相關人員嗎?還是都來自網友意見,或是三器新聞(監視器、瀏覽器、行車紀錄器)呢?
  3. 這個新聞對社會來說重不重要?
  4. 其他你在意的事情?
以上的評估建議多為客觀條件,但學生也許會加上主觀意見,也可以請學生加以說明、討論。並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

各位是編輯檯上的編輯,記者已經為你們帶回了新聞報導,請選擇你們要放的新聞。但是你們(學生)的身份已經轉換了,不再是閱聽人,而是媒體人;而教師作為媒體的老闆,會要求編輯要為媒體組織帶來收益,新聞要很多人看,廣告主才會願意投入廣告費用。

工作1:編排新聞

每則新聞都會標示點閱數,點閱數加起來越高,分數越高,依序給40、30、20、10分。(但是會有減分事件,例如違反置入性行銷⋯⋯等)

減分事件可以由教師安排,例如:做置入性行銷被NCC裁罰20萬、違反《兒少法》被NCC裁罰20萬元⋯⋯等等。

即使是同樣的10則新聞,各組也都會有不同的編輯策略,因此選出來的新聞,還有排出來的順序都會截然不同。這也可以告訴學生新聞產製過程「守門人」的存在與影響。如果這家媒體選擇放A新聞而沒有放B新聞,而讀者只看這家媒體,就會接收不到B新聞。

請下20個字以內,大家最想點進去看的標題+10分(舉手投票,不可以投自己那組的)詳見:「下標題用文本(白雪公主)」檔案,也可另找現有報導作為文本。

如果教學上有加分機制或小獎品獎勵,可以再設定一個「最完整的標題」,讓各組討論時,在最想點進去看(流量)與最完整標題(讀者的信任、新聞品質)的目標之間掙扎。

 

若學生沒有下標的經驗,可在活動前先講幾個重點給學生參考。

補充資料:標題寫作與下標策略
教師可參考以下資料,整理幾個新聞的下標重點提供給學生參考。
  • 2020.12.29 標題精煉術:網路時代的下標策略(2020)。阿孝札記。2021年1月13取自:https://bit.ly/34Qj1xc
  • 電視新聞的標題寫作(2005)。阿孝札記。2021年1月5日取自:https://axiao.tw/%E9%9B%BB%E8%A6%96%E6%96%B0%E8%81%9E%E7%9A%84%E6%A8%99%E9%A1%8C%E5%AF%AB%E4%BD%9C-85964a0f3183

 

完成活動後,討論以下問題:

  1. 老師提供的報導之中,哪些是你想要的新聞、社會需要的新聞,為什麼?
  2. 為了達到點閱數,你們這組選了幾篇你們給予低於5顆星的報導?這些報導分別有哪些問題?
  3. 我們剛剛下出了怎麼樣的標題?以閱聽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標題你覺得好嗎?

收視率主宰新聞內容,閱聽人可以怎麼做?

新聞被我們看到之前,已經經過了好幾個「關卡」,記者、編輯和媒體主管都是「守門人」,這些守門人都可能影響新聞的呈現和選擇。但大部分的商業媒體,除了有廣告、點閱率的壓力,也可能有組織偏好和立場的影響,所以會有內容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

當然這些亂象需要很多方面的機制去處理,例如:媒體的專業倫理和自律,NCC的規管跟裁罰,以及公民團體和閱聽人的監督和投訴。

身為一個國中生(高中生),你覺得自己可以怎麼做。此問題的答案可以由學生自由提出行動方案,參考答案如下,但答案不限於這些。

  • 抗議與申訴,告訴媒體說,我們讀者不喜歡這樣的內容,在有違法時,也可以向NCC申訴
  • 拒絕點擊釣魚標題;想看的新聞去「找來看」,而不是看到什麼就點什麼。
  • 多看不同媒體的新聞,找出自己覺得內容相對優質,值得信賴的媒體。
  • 爭議事件應該比對不同媒體的說法,避免被帶風向。
教案說明

主要活動是要讓學生從閱聽人的角度切換到新聞產製的角度,體驗在主管偏好和收視率的要求之下可能做出的決策。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歷程,使學生了解報導的亂象並非單一面向的問題(如記者個人),而是媒體組織的商業性質與媒體主管的影響。進而思考閱聽人能做的行動。

另可搭配另一教案「為什麼新聞報導長這樣~基礎篇」組成一系列教學活動。

※本教案曾於2020年於台北市某國中社團實施,如需參考課程紀錄請見另外附檔。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