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播出頻道簡介時段類型星等
客家電視台59.【影視類】神救援大飯店

節目團隊專訪—吃了像電到?跟著少年廚師做出瘋狂料理

–由志工記者 賀澤佳 報導

 

「沒吃想不到,吃了像電到。」客家電視台兒少節目《神救援大飯店》召集一群10至14歲的青少年,組成廚師團,向專業的師傅學習經典客家菜,再加上孩子的創意,研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意料理。節目製作人曾亭蓉表示,料理就像一個做實驗的過程,激發自身想像力,動手去做會發現很多樂趣。

 

在兒少節目領域耕耘已十年以上的曾亭蓉談起致力於製作兒少節目的原因:起初踏入兒少節目領域只因這個領域缺乏人才,便抱著姑且試試看的心態。之後發現與孩子合作讓她感到開心和舒服,在小朋友身上看到很多難得的事,像是容易與人交心,這與大人截然不同,人只要長大了就會開始顧慮很多事物、害怕別人的眼光等,這些在節目上會成為阻礙,但孩子並不會,因此她便一直在兒少節目領域打拼。曾亭蓉說,自己做節目的心態就是想著:如果要為小時候的自己做一檔節目,自己會想做什麼樣的內容呢?雖說人生並不會因為沒有製作這檔節目而感到遺憾,但如果有製作,會顯得人生更圓滿。

 

曾亭蓉回憶當初製作《神救援大飯店》的契機,是因第一季《阿公阿婆神救援》當中需要兼顧祖孫情與烹飪實務等多種條件,實務操作上較爲困難,因此才將祖孫情的元素拿掉,回歸兒少節目的核心,著重孩子主體,將內容聚焦於展現兒少的創意與技術。節目製作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創意料理的發想,首先須挑選出十三道經典的客家菜,由製作人與廚藝顧問擬定備選創意料理,以備選作為基礎推動,帶領孩子開始研發創意料理。曾亭蓉形容自己為「孩子的知識庫」,孩子負責發揮創意,而她提供孩子食材的知識,並將最終決定權交給孩子。最後實際動手做,過程不見得與想像中一樣,她認為「出錯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就是做實驗最有趣的地方。

 

在節目中,孩子的成長分為兩種層面:第一種層面是烹飪的技術,有些孩子原先只會簡單的料理,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廚藝進步很多,孩子獲得成就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第二種層面是同儕間的相處,兒少對於人際之間的交流很敏感,在團隊合作的過程難免會意見不合,孩子學習與同儕溝通、排解情緒。曾亭蓉表示節目組並不會介入孩子之間的相處,適當地給予時間和空間可以稀釋掉情緒。她談到與孩子的溝通,「真誠」是最重要的元素,和孩子當朋友,用聊天的方式溝通,理解彼此。

 

曾亭蓉分享做兒少節目的難處是:孩子會長大,遇到整體表現較好的孩子,長大後便不再是青少年的模樣,行為模式亦會改變,因此必須一直尋找新的孩子參與節目製作。《神救援大飯店》會有第三季嗎?曾亭蓉表示做料理很愉快,製作團隊有討論嘗試轉換節目風格或形式。最後她說,與兒少在一起工作非常快樂,充滿著生命力,她鼓勵有意願投入兒少節目製作的人不妨一試。

節目簡介

節目派出「社團練習生」直接深入校園參與兩天的實境體驗,期能藉此深度的互動交流與學習,讓掩蓋在社團名稱下最真實的樣貌得以展現,並聆聽這群樂於玩社團的青少年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客家電視台58.【影視類】練習生,衝一波!

節目團隊專訪—追蹤特色高中社團 挖掘不一樣的青春面貌

–由志工記者 陳佑益 報導

 

《練習生,衝一波!》是由客家電視台推出的一檔以高中青少年為主軸的電視節目,全程以實境紀錄的方式拍攝,藉由志工體驗,讓學生能夠將心比心地包容、接納與理解在這個社會的各個角落的人事物。從第5季開始,節目迎向全新型態,從原先的志工領域轉戰至高中社團,尋找來自全台各地充滿特色的高中社團,挖掘不一樣的青春面貌。

 

製作人高嘉鴻表示,節目的轉型並未偏離原本節目的初衷,《練習生,衝一波!》原意是指紀錄「練習生」去做嘗試、體驗的一個節目,前四季節目皆以鎖定公益社福團體為主,其中也包括一些以服務性質為主的高中社團,在第5季開始後才全面的轉變為以高中社團為主。

 

在第6季的拍攝過程中,令高嘉鴻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松山高中的「站立喜劇社」,從社長跟社員間的相互鼓舞與打氣,再到學生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讓他不知不覺地沉浸在歡快的氛圍當中;雙溪高中的「舞龍社」也讓他大為驚嘆,社員得在不休息的情況下,進行長達十幾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表演與特技動作,令他佩服不已。

 

高嘉鴻說,從第5季到第6季的拍攝過程中,更能夠掌握住學生間的情緒及溝通技巧。他坦言,高中生在面對鏡頭時容易出現偶包、制式的樣態,後來藉由勘景、聊天與練習生們互換Instagram帳號,才一步步的突破這道難關,讓他們在鏡頭前能夠呈現最為自然、輕鬆且真實的一面。高嘉鴻也提到,第6季開始會有新的突破,像是把靜態性社團納入拍攝環節,如這季的親善大使、急救社、弓道社等,未來如果有機會,會去離島的高中做拍攝。

 

此外,高嘉鴻也直言,為了聽到更多年輕人的聲音,他們在籌備期不間斷開會,和客家電視台進行無數次的修改與溝通,想呈現青少年最為真實的一面,而不僅經由剪輯呈現的片面資訊,製作團隊想使《練習生,衝一波!》這個節目的初衷及理念不斷地延續下去。

節目簡介

節目派出「社團練習生」直接深入校園參與兩天的實境體驗,期能藉此深度的互動交流與學習,讓掩蓋在社團名稱下最真實的樣貌得以展現,並聆聽這群樂於玩社團的青少年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客家電視台57.【影視類】小黑啤玩臺灣

節目簡介

《小黑啤玩臺灣》是一套完整臺灣文化的小百科,也是關於探索的動畫卡通,探索自己的土地、探索自我認同、探索社會各式的樣貌。

客家電視台56.【影視類】巷弄裡的吉光片羽

節目團隊專訪—素人導演帶你看見角落中的吉光片羽

–由志工記者 林沛潔 報導

 

在資訊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台灣角落的故事鮮少人看見,《巷弄裡的吉光片羽》聚集了這些宛如吉光片羽般珍貴的紀錄片,透過影像節目的方式,讓大眾重新審視各種社會議題。製作人羅亦娌說:「這些素人導演他們將自己的角落裡,或是生命中認為彌足珍貴且重視的題材記錄下來,那些可能是重要卻容易被一般人忽視的議題。」節目主題內容涵蓋人權、環境到近期世代差異等議題,皆與我們密不可分。

 

除了藉用素人導演的視角,《巷弄裡的吉光片羽》也有以小朋友為導演的紀錄片,他們的拍攝想法或思維可能與大人不同。在其中一集〈疫情到我家〉當中,小朋友紀錄疫情當下線上課程的情景,節目後半段邀請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來分享,才意外發現:「我們都沒有發現在這世代原本就存在的問題,卻因疫情而凸顯出來,我們便可以討論與面對。」該集節目討論中提到,網路世界雖然可能造成青少年焦慮或人際疏遠、親子關係隔閡等問題,但同時網路卻能提供更多便利的資訊查找功能,學習新知。

 

製作人黃介筠說,節目中並不會對議題有所批判,而是揭露這些問題,並從不同面向切入,然後留下不同的觀點,並透過座談的方式以及動畫的呈現,帶領觀眾一同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製作人羅亦娌則是認為,能將僅少數人在關注卻相當重要的議題製作成《巷弄裡的吉光片羽》是一種責任感使然,因為紀錄片並非影像主流,但能造就至關重要的影響力,而這樣的核心精神是她堅持製作節目的動力來源。

 

黃介筠坦言,在現今媒體圈,紀錄片屬於比較小眾的影像形式,面對議題的探索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並大量採訪相關人士,讓紀錄片能呈現多元觀點的面相,提供觀眾既深又廣的議題探討,需要相對辛苦的準備工作。或許製作過程相當艱辛,但製作團隊仍然期待當議題發酵之時,青少年能看見並思考。

 

節目簡介

《以巷弄裡的吉光片羽》作為節目名稱,要傳達的是:我們相信「紀錄片的對話」其力量有如吉光片羽般的珍貴。透過紀錄片,可讓我們的視野到達不曾經驗的那個世界,若再透過與紀錄片製作相關人等的對話,更是讓理解深刻化。

客家電視台55.【影視類】喔走!48小時

節目團隊專訪—小孩為老師,大自然為教室,挑戰未來無限可能

–由志工記者 溫珮如 報導

誰說年紀小就不能獨立完成事情?放手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透過戶外冒險和團隊合作,編織出一個又一個歡笑與淚水交織的精采故事。《喔走!48小時》是個以兒童為主體的戶外實境節目,開播至今已製作12季,每季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及任務,舉凡登山、露營、潛水……等,都讓孩子們嘗試體驗,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不斷地成長,找尋最真實的自我樣貌。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孩子們經常被3C產品綁架,時時離不開手機或平板。製作人李賢華曾看過一篇名為「歐洲小孩童年必做的五十件事」的報導,上頭條列的全是戶外活動。研究也指出,如果人們在童年時經常接觸大自然,一生會過得比較快樂,可見童年經歷將會對往後人生帶來巨大影響。

 

李賢華擔心台灣孩子的童年只剩下3C產品,因此與團隊創立兒童實境節目《喔走!48小時》,期望能重拾孩子與大自然及人們之間的互動,並呼籲大人在假期時能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回歸純樸時代的美好。

 

「相信孩子潛力無窮,能夠完成許多事情,有時就連大人也要向他們學習。」李賢華說,儘管《喔走!48小時》中有些任務看似困難且不可能達成,但孩子們皆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當大人放手賦予孩子權力及機會去嘗試,其實孩子也能夠將事情做得很好。

 

李賢華相信,透過與大自然互動、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這些力量會使孩子蛻變,本來自我中心的孩子會變得和善,不再只看見自己的需要;膽小害怕的小孩會變得勇敢,在團隊合作中發覺其實有些事情也並不如想像中可怕;愛抱怨的小孩會嘗試反省,遇到問題時首先不是抱怨,而是停下來思考該如何處理……。每集節目紀錄了這群孩子成長的軌跡,而他們也從中培養出溝通合作、問題解決的能力。

 

《喔走!48小時》即將邁入第13季,如何保持節目新鮮度及推陳出新,成為日後經營的挑戰之一。李賢華提到,德國慕尼黑兒少影展因應全球暖化日益嚴重,近期呼籲全球兒少節目應著重環保的重要性,未來節目也有打算以環保、拯救地球為主題,提倡回到心靈的儉樸,使孩子體認到不必有過多的外在物質,也能豐富自身的內在。以小孩為老師,大自然為教室,《喔走!48小時》將會繼續透過一系列的戶外挑戰,帶領觀眾看見孩子們的無限可能。

節目簡介

《喔走!48小時》是臺灣少數「以兒童為主導」的實境節目,不設主持人,每一季由各地海選出來的10個孩子,一起完成艱鉅任務。

客家電視台54.【影視類】小O事件簿

節目團隊專訪—由孩子視角設定議題 Z世代的獨到見解

–由志工記者 林艾蓁 報導

 

《小O事件簿》是客家電視台以兒少族群為核心製作的節目,由大人與小孩共同創造交流環境,在製作團隊的細心指引下,培養出許多活躍、熱心的小O,幫助青少年跳脫舒適圈,帶領他們透過節目認識更多元的世界。

 

小O(音同「歐」)是參與節目青少年們的稱呼,在2022年節目改版後,根據以往小O們的回饋,將小O的年齡層從國小提升至國高中生,除了可以擴大節目觸及的青少年閱聽族群之外,製作團隊也希望國高中生更能融入節目設置的情境,對議題有更深、更廣的想法。

 

節目製作人黃鴻儒提到,《小O事件簿》的製作方針是以孩子們的利益為優先考量,因此在選題策劃時,一開始會先以大人視角猜測這陣子青少年會感興趣的時事題材,再漸漸地擴大到社會、國際等議題;之後再請小O們對更多青少年族群進行田野調查,決定要如何調整或聚焦議題討論的方向。不斷來回更改節目主題的過程,讓製作團隊的大人們更了解現代青少年的困惑與好奇心,消弭了世代間想法的鴻溝。同時,小O也能敏銳地察覺議題討論的方向,悄悄地在節目錄製前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並蒐集素材。

 

這群小O在節目中透過校園採訪、與主持人對談、原創的沉浸式劇場等方式更能理解議題,不同個性的小O們面對不同問題時也有各自的觀點。黃鴻儒說:「我們節目沒有標準答案和既定的價值觀,也不會迴避特定的議題。」節目只是想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窗口,討論在家庭和校園中容易忽視或平時不敢開口的問題。小O們一開始的想法也比較簡單直接,在節目錄製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立與矛盾,但透過不斷地交流、溝通,最終更能深入地了解自己,也學會理解他人的看法,這才是節目最珍貴的價值。

 

黃鴻儒說:「在學校同儕間,如果突然認真探討一個問題,朋友們可能會覺得好笑,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而在大人面前,讓他們願意認真好奇小孩對一件事的想法,其實不容易。」但其實不管大人小孩,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很多聲音渴望被聽見,渴望找到能深入交流的知音。因此《小O事件簿》除了讓孩子們彼此磨合,也是他們侃侃而談、展現自我的舞台。節目希望能影響更多青少年,願意抓住機會表達意見,也希望大人能放下成見,多多聆聽且尊重孩子們的想法。

 

黃鴻儒也提到,製作團隊已經開始讓小O們嘗試挑起主持大樑,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學習經驗,未來預計製造更多對談的場合,讓站在不同立場的孩子發表觀點,打破以往價值觀的對立。製作團隊與小O們也會從社會新聞網羅新興議題,和追蹤Z世代青少年的流行元素,將各種青少年的獨到見解都收錄在《小O事件簿》。

節目簡介

自詡成為「兒少談話節目第一品牌」的《小O事件簿》,今年推出2.0升級版,重新尋覓了一批愛說話,有見解的青少年,邀他們來到秘密基地般的全新場景,聊手機,聊疫情,聊戰爭。

原住民族電視台53.【影視類】樹人大冒險3

節目團隊專訪—不是日本、不是美國,我希望下一代能看著台灣本土動畫長大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想到動畫、動漫、卡通,內心應該馬上會浮現日本、美國等國家吧?台灣本土原創動畫《樹人大冒險3》的導演蘇俊旭坦言,會投入動畫領域的人,大多是秉持著對動畫最初的感動,而他也希望透過原創動畫,讓下個世代不會只熟識外國文化,而對台灣本土文化感到陌生疏離,甚或抗拒。蘇俊旭也發現,善用虛構的劇本安排,不但有機會翻轉原本受壓迫的弱勢文化,更能讓文化自信就此萌發。

 

《樹人大冒險3》是由原住民族電視台推出、冉色斯動畫製作的原創動畫,不僅全以泰雅族語呈現,更致力融入生態保育等議題,於去年底推出第三集(季)。導演蘇俊旭說,第一集建構出以泰雅族小兄妹尤命和尤瑪為中心的動畫世界;第二集融入樹木保育議題,創造山老鼠「鐵鋸魔」的新反派角色;第三集則觸及動保議題,省思原住民族的打獵文化,以反派角色「獸夾怪」說明濫用捕獸夾可能錯傷無辜,進而帶領觀眾思索「如何平衡生態與文化」。

 

為何以泰雅族為原型?蘇俊旭解釋,這是因為公司先前製作過泰雅族相關的作品,累積了一些文史資料,也培養出對泰雅族的興趣,加上位處新北永和,不論是田野調查、尋找配音員,都相對容易取得泰雅族的資源。不過,他也進一步透露,在未來後續的集數上,他們也會盡可能地融入不同族群的文化。

 

在劇情設計方面,蘇俊旭指出「擺脫二元對立是團隊一直在嘗試的方向」,因為不論製作方或閱聽眾,都對劇情有一套共同期待的既定公式,像是善惡對抗、強弱拯救等等,但這種簡單化約的劇情通常與現實社會不符。於是,他們除了盡量淡化對立的元素,也試圖將議題脈絡放入劇情設計中,比方說:第三集的「獸夾怪」之所以邪惡,其實是因為它被人類不當使用,於是它作為「反派」角色,不僅得到合理解釋,更因此讓觀眾意識到人類也有一定責任。

 

《樹人大冒險》從第1季到第3季,蘇俊旭說,透過實際走入學校放映並與校方交流後發現,這部動畫在原住民部落小朋友間獲得很不錯的反映,尤其藉由動畫主角化身成打倒邪惡的正義使者,觀眾也能從中萌生文化自信感,翻轉原民文化長期遭壓迫的弱勢地位。對於默默耕耘本土原創動畫的同業夥伴,耕耘2、30年的蘇俊旭想鼓勵他們:「年輕時常有一些從自我本位出發的衝撞,但我慢慢地發現,更重要的是熱愛身邊的工作夥伴,大家一起努力。」

節目簡介

本節目企劃採用泰雅族語配音,除了傳承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同時透過主角的奇幻冒險旅程,展現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緊密連結,引發觀眾省思。

原住民族電視台52.【影視類】ila!跟土地學做飯

節目團隊專訪—從土地出發,造訪部落的靈魂料理

–由志工記者 胡源馨 報導

《ila!跟土地學做飯》入圍第58屆電視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十三個不同背景的美食家完美結合了十三個不同部落的特色食材,打造出有別於吃喝玩樂的節目,希望帶觀眾開啟心靈體驗,尋找在地料理之旅。

節目官網上的介紹寫道:「它不只是一個美食節目,而是一趟尋找味道的旅行。」 製作人楊晴琇談到當初為何會想製作這個節目,是因為她觀察到台灣並沒有類似的節目,多數的旅遊節目都比較以觀光為導向,介紹觀眾兩天一夜包吃包住的行程,很少以食材及土地為主軸。

楊晴琇說明,第一季節目中的內容還是有些微壓過了食材本身的風采,因此第二季調整為完全以食材及土地的連結為節目核心,將節目包裝為「不能被遺忘的味道」,呈現部落的靈魂。同時找來跨族群、跨語言的來賓體驗部落飲食,透過身分、職業、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有機會能翻開部落料理的新一頁篇章。

被節目找回的味道之一,是小林村大武壠族的柴燒年糕、雞角刺食材。它們是部落裡世代傳承的家族味道,不幸的是,2009年8月8日的「八八風災」帶來一場大豪雨導致滅村,會做這道料理的人離開人世了,雞角刺食材被埋進土裡,柴燒的炊煙從此不再升起。過去民眾對小林村的印象就是可憐、家破人亡或沒有未來,然而透過節目喚起當代小林人的記憶,讓觀眾看見小林村的故事與記憶中的的味道。

拍攝節目時,部落的耆老或居民會親自帶著主持人穿著裝備下水捕魚,也會戴上手套帽子到戶外採集野菜,背起行囊上山砍柴或尋找適合的食材。楊晴琇說,如果仔細觀察每個部落的耆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採集和捕撈的過程中會不斷地提醒主持人要有永續的觀念,太小或懷孕的母魚不能抓,路邊生長的野菜也須珍惜。

此外,隨著收集完食材,就由耆老與居民擔任大廚,主持人則是利用當地的食材跟現有的香料進行搭配,考驗主持人對於食材的認識與掌握程度,最後做出創意料理。事實上,節目也想傳達饋贈及分享的概念:來到部落接受熱情的招待,賓客也必須做出回饋及付出,禮尚往來便是隱含在節目其中的意義。

關於第三季的規劃,楊晴琇說,如果有機會,期望可以加入大學生的觀點,讓大學生跟土地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另外,節目也想深入探究南島文化,因為台灣就位居很重要的南島文化地理位置,然而大多台灣人卻鮮少瞭解,反倒對於西方歐美文化相當熟悉,因此希望帶領觀眾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東南亞地區文化。《ila!跟土地學做飯》是一個以視覺滿足觀眾的胃,同時也能提供心靈富足的優良節目,在全球力行資源回收再利用、友善土地的這個年代,該節目原汁原味地呈現原住民部落的永續生活方式。

節目簡介

ila,是魯凱族語中『走吧』的意思,就好比英文中的『Let’s Go』,是好友間彼此會使用的語言;我們以ila來做為節目名稱的起心動念就是在於ila具有一種一起行動的精神象徵,希望透過節目內容的傳遞,鼓勵國人呼朋引伴,一起用世界的角度,品味臺灣部落的人事物。

原住民族電視台51.【影視類】Lima幫幫忙

節目簡介

節目運用「社會實驗」帶出議題,參與實驗之人選,皆為非原住民族民眾,透過非原住民朋友的各種不同背景,從中看出在去脈絡化的背景下,當集議題之社會大眾態度。

原住民族電視台50.【影視類】kakudan時光機

節目簡介

《kakudan時光機》第六季堅持實踐文化傳承精神,透過實踐「部落青年會」,希望臺灣通識教育的人文角度能重新建構「文化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的意義與視野。

公共電視台49.【影視類】神廚賽恩師

節目簡介

《神廚賽恩師》不是教大小朋友做菜,也不是探討食安問題,而是透過廚藝烹調的方法,延伸到科學的兒童科普節目。

公共電視台48.【影視類】公視主題之夜SHOW

節目團隊專訪—好奇只是第一步 《公視主題之夜SHOW》帶你討論

–由志工記者 曾薏如 報導

前身為《公視主題之夜》的公民論壇實境秀《公視主題之夜SHOW》,2020年由製作人莊又竑改版為一個由電影及紀錄片出發的公共論壇性質節目,在去年喜獲電視金鐘「節目創新獎」並獲得媒觀優質兒少節目推薦後,今年繼續求新求變,以「用腳投票」這個遊戲帶領參與節目錄影的公民身歷其境,透過更創新多元的方式讓公民表達自己的意見。

 

「到底多少人的意見才是所謂的公民的意見?到底要讓大家暢所欲言到什麼程度才是所謂的公民論壇?」這一直是莊又竑與製作團隊在面對人數問題時,感到難以拿捏的部分,即使如此,莊又竑說:「難就難在我們無法採納這麼多意見,所以我們還是只能邊做邊調整,調出一個我們認為相對合理的公民論壇。這個問題從來不會有答案,假設地球上有80億人,就會有80億個意見。」如何詮釋公民論壇實境秀是最困難的問題,但它同時也是最有趣的,因為公眾的面向很多元,這是好處,也是壞處。

 

莊又竑提到,「問問題」永遠是此節目最大的挑戰。「到底所有的社會議題要如何問問題?」她認為,身為公共電視要有前瞻性、願意擔負責任,推動更多元、自由的精神,且必須跳出原來的框架,將商業台不談、社會上較少被談論或關注的議題搬至檯面上讓公眾討論,使社會對話達成共識。

 

先前《公視主題之夜SHOW》於9月份推出4集「戰爭系列」的公民論壇,製作團隊邀請不同立場的學者專家與公民共同參與,針對戰爭議題交流討論。節目中,反戰派學者主張我國應與美、中兩國維持「等距關係」及其他反戰觀點,於節目播出後引發網路論爭,形成反戰派與備戰派的線上辯論。面對爭議,莊又竑強調,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公開透明」,將製作動機、流程與整個企畫前製的想法通通公開,並把每集一刀未剪的版本放到podcast上供民眾收聽。《公視主題之夜SHOW》讓公民有管道參與公共論壇,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達到討論的效果,並對國際、社會議題有更深層的認知,實現民主價值,莊又竑說:「深化台灣民主的實力,同時也是我們這個節目想做到的事。」

 

製作團隊在進行錄影時也會特別注重主持人、來賓及公民之間達到平起平坐的關係,在主題〈我們進監獄做什麼?談獄中的想像力與情感需求〉中,節目邀請法務部長、兩位前受刑人、監獄社工及獄政人員,讓所有人在節目中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試圖打破階級意識,讓參與者彼此在同一個高度上進行討論。莊又竑說道,「以公民出發,盡量讓公民發聲及參與,這是我們最期待做的事情。」

 

最後,莊又竑提到,公民論壇不在於錄影的那一天,最重要的精神在於每一個公民上來填表單的那一刻。只要開始填寫表單,就會促進你對議題的思考。即使沒有參加錄影,也可以填上你的意見。她鼓勵公民參與社會議題,不僅對社會有更深層的認識,也能透過管道讓社會知道你的心聲。

 

節目簡介

《公視主題之夜SHOW》是一場實境秀,讓嚴肅的社會議題也能輕鬆談!任何人都可以上節目自由地表達意見,直接吐槽提出,保留當下最自然地發生,反映真實的實境節目。

公共電視台47.【影視類】青春發言人

節目團隊專訪—這個節目不只是個「節目」:它是一個平台,匯集青少年內心的多重宇宙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青春經常被緬懷,因為多數人都認同13-18歲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可是這個社會卻鮮少真正理解青少年,甚至直接被貼上「難搞」標籤。《青春發言人》第五季製作人鄭淑麗說,為了讓青少年的心聲、生活瓶頸被社會聽見,同時也引領他們接上社會脈動,《青春發言人》透過與KOL合作、路上街訪、邀請青年現身說法等方式,承載一代代青少年的生活面貌。鄭淑麗希望青年透過節目,學習用更多元的視角理解一件事,也因而更瞭解自己。

 

《青春發言人》雖然是公共電視製播的節目,但鄭淑麗定位它是「網路原生節目」,因為當今的年輕世代早已從有線電視轉向網路收視,因此《青春發言人》往往都先在網路上播出,隨後才會排入公視頻道。鄭淑麗認為,雖然被稱作一個「節目」,但它更像是跨媒體「平台」,因為除了在YouTube播出影像作品外,它們也會在FB、IG上策劃其他的圖文專題,以更快速地處理一些當下發生的時事議題。

 

細究《青春發言人》的題目會發現,他們經常觸碰社會上的「禁忌話題」,比如性行為、性暴力、毒品、自殺自傷等,鄭淑麗指出,這些其實都是青年每天實際遇到的難題,也是體制內教育可能沒碰觸到的斷層,因此我們不會因為擔心踩到線而不去做,也謝謝公視高層的支持。不過,鄭淑麗也解釋,為了降低觸碰敏感議題造成的副作用,製作前會先諮詢青少年、輔導老師的意見,並在製作完成後,先蒐集他們的回饋做進一步修正,接著才會對外播出。

 

自2016年以來,《青春發言人》從致力讓青少年發聲,到了近年開始讓他們「參與節目製作」,像是輔導他們自拍高中職生的生活,或是給他們1年的時間自己拍攝記錄片。鄭淑麗表示,若總是由製作單位主導節目,往往難以平衡城鄉、教育等落差,因此開始放手由青少年主導節目,他們可以更大膽地突破社會既有的框架,同時節目也能更顧慮到不同背景的青少年。

 

雖然節目廣受好評,不過《青春發言人》仍遭遇一些困境,鄭淑麗就點出,其中一個是節目觀眾會隨年齡增長而流失,加上他們也不方便使用TikTok、小紅書等時下青少年聚集的社群平台,於是必須更努力才能觸及、開發新的觀眾。但不論如何,鄭淑麗強調,只要看到有人因為這個節目而得到力量、問題得到解答,就是這個節目最大的價值,就值得繼續做下去。

節目簡介

節目製作以豐富、多元的影像形式,和青少年探討他們的生活、以及各種社會議題。節目透過對談、人物採訪、微型紀錄片、調查等各種方式,傳達青少年想法與意見、培養青少年思辨能力。

公共電視台46.【影視類】誰來晚餐14

節目團隊專訪—以「家」為辯題,用故事尋找療癒的可能

–由志工記者 高于棋 報導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和家人說話?上次和家人共進晚餐,又是什麼時候?《誰來晚餐 14》從「家庭」出發,由製作人朱文慧帶領團隊製播實境節目,探尋家庭成員間相處的酸甜苦辣,譜寫屬於他們的故事。

 

家有休學兒女、香港移民、收養家庭等,都是他們訪談的對象,題材豐富多元。對此,朱文慧表示,選題時主要兼顧「獨特性」、「普遍性」和「家的現在進行式」三大方向,獨特性讓觀眾覺得特別;普遍性讓觀眾有所感;現在進行式則讓故事有「畫面」。

 

近年,實境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談到《誰來晚餐》的不可取代之處,朱文慧笑著說:「真實的人生,往往比戲劇更戲劇。在別人的故事裡,你會找到療癒自己的方法。拉開距離,回頭面對自己的問題。」

 

善用真實外,拍攝前製作團隊也會預訪,了解受訪家庭的重要故事,選擇較有衝突性的重點作為節目主軸,像是:月薪只有 3 萬,卻想要領養 5 個孩子;又或是不讓孩子上學的母親。實際見面後,製作團隊則透過「交換人生故事」的方式,敲開受訪者的心房,讓他們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經歷。

 

第 14 季 39 個故事各有千秋,部分圍繞著「年輕人的選擇題」這個核心。朱文慧特別推薦〈爸媽,我要休學走自己的路〉作為新觀眾的入門,不僅有年輕人的闖蕩,也有父母的為難,更有特別的神祕嘉賓─—原先學動畫,最後走上網紅路的 Youtuber 阿翰。

 

談及第 14 季節目意圖探討的世代差異,朱文慧分享她細膩的觀察:「現在年輕人都很有勇氣走自己的路,並不會照父母、師長規劃,有很多斜槓工作。工作外,家庭組成方式也在社會風氣開放下擴大,像是同志、重組家庭等。工作與家庭更自由自主,卻也因此面臨選擇的難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世代差異下時常產生衝突,但《誰來晚餐》在家庭成員互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拍出之間的「和解」。朱文慧認為,能夠和解的關鍵在於展開「對談」,不知道怎麼開口,最好的方式便是「一起去做一件事」。她進一步分享,曾經有一家人一起幫姐姐克服對衝浪的恐懼,過程中就談到為什麼父母從小就比較疼弟弟,全家終於把話說開。

 

《誰來晚餐》陪伴觀眾走過 15 個年頭,已探訪超過 500 個家庭。第 15 季,除了持續順應趨勢,提供短影音精華、明星快問快答等更創新的內容,也將回應時事,製播烏克蘭戰爭、新移民等主題,打開更多家庭的「結」,帶領觀眾以「家」為辯題,在故事中尋找療癒的可能。

 

節目簡介

每一個家庭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誰來晚餐》節目如實紀錄受訪家庭全家人的個別的生命成長、轉折經歷,也深入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拍攝他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所面臨的課題。

公共電視台45.【影視類】藝術很有事

節目團隊專訪—藝術與媒體專業的結合 帶你進入藝術的本質

–由志工記者  施宇謙  報導

 

《藝術很有事》主要是探討台灣藝術文化的時代脈動、趨勢潮流及創作者背後的故事,同時也關注國際重要展演和事件。製作人徐蘊康表示,之所以製作這檔節目是因為台灣初期沒有藝術領域的節目,和藝文相關的影音內容作品也相當稀少,大多都是以棚內訪談為主,徐蘊康希望透過這個藝術節目可以回應我們的藝文環境。

 

徐蘊康說,她自己在高中求學階段就很喜愛藝術,唸大學時發現修習新聞或媒體,還需要與另一個專業結合,因此陸續選修中國藝術史與西洋藝術史,甚至跨校到台灣大學藝術系旁聽研究所課程,更深入瞭解後,對藝術的喜愛越來越強烈。

 

徐蘊康感嘆說,製作過程中比較大的問題是「人才」,因為過去並沒有這類型的節目,同時具備影像專業與藝術背景的人才更是欠缺。過去報紙媒體可能有藝文版,但工作者的專業可能偏向文字而不是影音內容,製作《藝術很有事》這樣的節目,需要結合不同的專業,所以在尋找或是招募人才上比較辛苦。

 

在疫情的 衝擊下,節目在第四季做出新嘗試,節目利用徵件,讓無法出門的小朋友在家做手作,發揮天馬行空的創作空間,徐蘊康說,其實《藝術很有事》一直以來都會製作全新或特別的企劃,因應時事並且吸引觀眾的注意。

 

要選出好的題材,徐蘊康說,製作團隊對於藝術相關的敏銳度要高,國際上的藝文展覽也需要關注,節目不怕沒有題材,因為每個事件的開始與結束都能回頭審視挖掘。例如,因為香港反送中事件,香港大批港人流亡到海外或台灣,《藝術很有事》開始關注這些來到台灣的影視或藝文相關工作者,他們如何在台灣生活並且開拓新的人生、港台兩邊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等題材都可以作為節目的取材角度。

 

徐蘊康期望,觀眾能掌握藝術相關的知識,進而了解到藝術核心的本質。她說,《藝術很有事》最重要的三個核心為:「藝術為本」、「關心社會」、「處理史觀」,她希望節目是可以留傳下去的,可以經得起觀眾一看再看,讓觀眾在觀看的不同時期都有不一樣的體悟。

節目簡介

《藝術很有事》關切時代脈動,以「當代機動部隊」的姿態置身田野,觀察藝術發生的現場,以紀實為本的方式拍攝,深入了解眾多藝術家的創作內涵。

公共電視台44.【影視類】臺灣囡仔、讚!

節目簡介

節目透過學校的學生跟主持人亞里的帶領之下,造訪臺灣不同地方的國中小學,深入體驗學校周遭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

公共電視台43.【影視類】WAWA 哇!

節目團隊專訪—共學互助力量大,四台攜手提升兒少節目水準

–由志工記者 溫珮如 報導

 

不同於其他兒少節目,《WAWA哇!》是由公視、原住民族電視台、客家電視台、公視台語台等四家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幼兒 戶外紀實節目,適合六歲以下學齡前孩童收看。每一季共有16集,每家電視台分別負責製作四集,雖是分工製作,但會共同討論每集節目的選角、敘事核心及畫面剪輯,最後產出每一集幼兒們在戶外探索的小故事。

 

「台灣較少人參與兒少節目製作,比起彼此競爭,我們更需要的是合作,透過大家互相學習及經驗交流,期望能達到1+1+1+1大於4的成果。」製作人林曉蓓認為,國內兒少節目的多元性不足,各台都體認到唯有共同合作,彼此激盪出新的火花 ,才有可能將產業帶向更好的未來。

 

《WAWA哇!》每一集僅有短短十幾分鐘,看似簡單,其實背後蘊含許多秘辛及眉角。製作幼兒節目往往不會有既定的腳本及主題,通常只會準備好企劃便直接開拍,把握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秉持著「若孩子停留,團隊就停留;若孩子觀察,團隊就觀察」的理念,不急著思考幼兒當下究竟所做為何,而是盡可能地以幼兒為第一視角,紀錄他們的所思所想。

 

除了戶外拍攝之外,錄製幼兒的口述旁白也是件大工程,需要請幼兒透過觀看節目影帶來描述事件或感想,然而幼兒的表達能力並不像成人那麼好,有時得藉由問答來引導幼兒。製作團隊確認幼兒想表達的意思後,再將這些內容整理成有邏輯的故事,請幼兒錄製節目旁白。林曉蓓表示,錄製旁白往往是製作《WAWA哇!》最困難的環節,有時會碰到孩子心情不好,不願意開口錄製;或是如果主角為原住民孩童時,需要請家長協助指導孩子用族語一句一句地朗讀旁白,動輒好幾天才能完成。

 

節目看似拍攝幼兒在戶外探索的簡單日常,但其實每個畫面都經過團隊精心討論及挑揀,將幼兒日常收攏成有故事性的節目內容,如同閱讀繪本一般,每一集都具有起承轉合。《WAWA哇!》不只是幼兒戶外紀實節目,同時也是促進台灣兒少節目產業進步的共學團,未來第二季將會有新的合作夥伴加入,替節目注入活水,帶來豐富樣貌。製作團隊也期望《WAWA哇!》能像公視學生劇展一樣,開放大專學生投稿企劃作品,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兒少節目產業,培養下一代新的人才。

節目簡介

本節目由四個公共頻道共同合製,四個頻道帶著各自的族群特色,希望呈現在 3-6歲這個年紀的能力,孩子更多的能力是想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修復、尋找快樂的能力。

公共電視台42.【影視類】換個爸媽過幾天

節目團隊專訪—易子而教、同理溝通 讓家庭問題擺上檯面的實境節目

–由志工記者 謝家沁 報導

《換個爸媽過幾天》是公視首次製作的親子實境節目,以素人青少年為主角,透過易子而教的方式呈現常見的親子問題。製作人傅偉智以自身經驗發想,實踐「換爸媽」的想法,節目結合實境拍攝和棚內觀影討論,促進親子溝通以達到同理。

 

節目在剛開始企劃時,因題材敏感而遭受質疑,不少家長覺得把家庭問題拿到檯面上談是在打臉父母,對於孩子去別人家過幾天能有多少改變也抱持懷疑的態度。為了消除這些疑慮,除了事前的調查及諮詢,傅偉智還要努力說服長官和同事,以達成共識,「其實最難的是徵求個案。」傅偉智說。製作團隊即使透過各式管道尋找個案,篩選後能符合節目需求的個案仍然不多,「報名徵選的家庭中,很多爸媽跟小孩其實沒有太大的衝突,他們只是想讓小孩去體驗不同的生活。」,與這個節目是以家庭衝突出發相有矛盾。

 

節目在實境拍攝時,為了捕捉孩子的「真實感悟」,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引導孩子剖析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除了前期製作團隊與孩子之間要建立信任感,過程中也需要很多耐心與技巧;後期,節目組還會持續持續關心這些被拍攝的家庭,大部分家庭在經過節目的「洗禮」後,都能朝好的方向邁進,例如原先手機成癮的宏澧已經能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頻率、期待能養寵物的亭畇,家裡除了飼養交換家庭轟爸給她的守宮(豹紋壁虎)之外,甚至還養貓。對工作人員來說,這些良好的改變或回饋無疑是給團隊繼續製播下去最大的動力,傅偉智說,「每次撐不下去的時候,就要回想那些家庭問題真的被改善的人。」

 

即使製作節目已是困難重重,能讓傅偉智堅持下去的仍是他當時製作節目的理念:「在社會上生存已經很難了,回到家如果還沒辦法放鬆做自己的話,我覺得那是很孤獨的。」《換個爸媽過幾天》第二季已經開拍,傅偉智表示,我們常聽到在家庭教養上,雙親要各扮成黑臉與白臉的說法,但孩子們在這個世界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傷害,對他們來說,這個社會就已經在扮演黑臉的角色了,因此家長要試著學習當孩子們的白臉,成為孩子們的依靠和支撐他們的力量,讓孩子們長成他們想要成為的人。

節目簡介

《換個爸媽過幾天》臺灣第一個探討親子關係的少年實境節目,打破形式呈現當今臺灣多數家庭面臨的教養處境、兩世代溝通的差異,非常大膽地挑戰臺灣社會上對下的親子關係!

公視台語台41.【影視類】台語有影-阿波羅男孩

節目團隊專訪—自閉症家庭的救贖 不失深度的小品

–由志工記者 謝家沁 報導

距離上一次拍攝這樣小規模的作品,是葉天倫大二參與父親《在室女》的拍攝,那時候演員不多、拍攝時長短,卻讓他有種反璞歸真的感覺。和以往一拍就是一整年的電影不同,拍攝《阿波羅男孩》只用了一個禮拜,彷彿劇組全員去參加一個小旅行一樣,但對葉天倫來說卻是個深刻的經驗。

 

葉天倫將舞台劇《星空男孩》的感動,改編後拍攝成電影《阿波羅男孩》,原先《星空男孩》的背景設定為台北都會的中產階級家庭,但葉天倫為了加強這個有自閉症成員家庭「處於社會邊緣,不為外人道的想像」,因此將電影場景修改為台北市邊緣依山而建、人口外移嚴重的水湳洞。

 

製作團隊多次冒雨拍攝,看似是選擇多雨的水湳洞作為場景的代價,殊不知這正是葉天倫所要的。他解釋說:「原本有幾個場景要回台北市區拍攝,但我不要,我就是希望這部戲全程都在下雨。」戲中唯一沒有下雨的場景是最後一幕,全家坐下來吃早餐的畫面,他說,「我們打燈做出雨過天晴的效果,對我來說就像一種救贖,人生不會永遠下雨,總會有過去(指放晴)的時候。」

 

片中早晨升起的太陽讓人聯想到《阿波羅男孩》這個片名,事實上,葉天倫當時花了不少時間琢磨這部電影名稱。原先舞台劇《星空男孩》的名稱固然好,卻不好用台語發音,也想過取用戲中哥哥一直叨念的「冥王星」,但考量由巫建和出演的哥哥,是無論身邊發生什麼事,永遠都能開開心心、充滿正能量的角色,葉天倫覺得他就是家裡的那顆太陽,那個照亮整個家庭的「阿波羅男孩」,因而以此作為新的片名。

 

這次拍攝給葉天倫全新感受:不用花費太多經費、調度大批演員,一個小而純粹的作品可以不失深度,一個小家庭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能充滿力道。葉天倫說:「之後我應該會不定期拍小規模的作品,可以找幾個學生一起拍個小品,我覺得那樣的感覺很好。」事實上,他早已著手撰寫以國中小學生為主要觀眾的劇本,蓄勢待發。

節目簡介

本片故事背景設定在瑞芳的海邊小鎮,由巫建和飾演自閉哥哥,陳妤飾演警察妹妹,范瑞君演出照顧者媽媽一角,戲中展現家庭的苦樂相依與掙扎。

公視台語台40.【影視類】非常了不起

節目簡介

節目邀請全臺會說、敢說臺語的小朋友組隊闖關!讓孩子們學習到團隊合作、並經由題目汲取知識與認識到臺灣之美,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自然、快樂、無負擔地使用臺語。

 

公視台語台39.【影視類】收成ê彼一工

節目團隊專訪—跟著孩子過生活 收成獨一無二的日常

–由志工記者 黃梓崴 報導

《收成ê彼一工》是一檔由公視台語台播出的外景兒少節目,《收成ê彼一工》是農村孩子日常的一天。在那一天,來了一個大哥哥或大姐姐,跟著採收、玩樂、聊天、吃飯…。製作團隊期望觀眾在節目中看到孩子、家庭、社區、產業,與交織而成的共同生活,並以母語(台語)為文化的載體,期能更貼近土地,呈現出孩子的特質與台灣的美好。

 

孩子們與素人主持人之間的互動是節目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李慧怡表示:「因為拍攝的是素人及孩子,他會怕生、怕鏡頭,會緊張,他想要表現好又更緊張了,於是我們靠大量的相處,付出時間扎實地與孩子相處、熟識,讓他們習慣我們的存在。鏡頭外,主持人哥哥姐姐們參與孩子的生活,付出時間紮實地與孩子相處熟識。鏡頭裡,主持人不急於表現自己,把話語權盡量留給孩子、等待孩子,扮演一個恰如其分的陪伴者、體驗者、觀察者。」這些主持人是臺語台在2021年全國大專院校主持人海選與培訓,所選出來的九名會講台語的大學生。

李慧怡表示:「《收成ê彼一工》拍的是人的故事、家的故事、社區與土地的故事,我希望有別於傳達知識為主的兒少節目,《收成ê彼一工》可以鎖住人與土地,看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節目希望像微血管一樣,深入台灣各地。」孩子們在鏡頭前無拘無束地跟家人、主持人互動,輕鬆自然,傳遞出製作團隊想要表達的無形的價值或非認知的能力,如耕耘必有收穫、負責、專注、自制力、克服困難、與人相處…等。 期望《收成ê彼一工》的大小觀眾能學習到愛家人、愛土地,並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節目簡介

一直以來,臺灣的兒少節目都以傳達知識為主,《收成ê彼一工》希望能鎖住「人」的故事,看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節目期望像微血管一樣,深入臺灣各地。

東森幼幼台38.【影視類】超級總動員

節目簡介

《超級總動員》為全臺唯一為小學4-6年級中高年級學生量身打造之校際競賽節目,無論是各項才藝好手、偏鄉小學圓夢計畫,提供表演、競賽舞臺讓孩子們可以在節目中大展身手。

大愛電視台37.【影視類】一樣不一樣

節目團隊專訪—我們都一樣!特殊孩子也能實現熱血夢想

–由志工記者 張童寧 報導

「我有一個夢,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受到公平的對待;我有一個夢,希望這個社會能溫柔對待每一個孩子。」伴隨著主持人伯源哥哥充滿活力的旁白,大愛電視兒少實境節目《一樣不一樣》帶領觀眾走入身心障礙孩子的生活之中。他們獻聲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無懼身體限制,接受挑戰,並在主持人的陪伴下實現自己的心願。

 

《一樣不一樣》的主角分別是患有先天性頸椎融合症、腦性麻痺、自閉症及視覺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這些奮發向上、不畏困境的孩子在節目中展現鮮活的生命面貌,觀眾看見孩子克服緊張參與疊杯比賽、在主持人與體育老師的腦力激盪下,享受了一堂「不一樣的體育課」;又或者,為了健康而實行減重計畫的孩子,儘管遇到體重停滯期,仍奮力突破,最終如願搭上遊樂園海盜船時,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節目製作人馮秀齡表示,節目設定的目標觀眾為 7~12 歲的孩子,節目初衷是希望這些小觀眾懂得尊重差異,了解生活中有些好朋友看似不一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同,向特殊孩子學習堅強活出耀眼光芒的毅力。

 

《一樣不一樣》不同於其他類似的節目,多以家長為主述者,此節目選擇將焦點放回身障孩子身上。馮秀齡說:「我們相信孩子的力量,希望用他們自己的觀點說故事,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主角。」因此節目在拍攝前先以訪談方式,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目前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以及想達成的心願。經由節目組評估與設計後,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節目的走向與內容。雖然有些孩子無法立即想出自己的心願,但工作人員耐心地與他們一步步討論:「是否有一直很想做,卻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做到的事?」最終孩子們都能成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至於為何選擇先讓小朋友完成挑戰任務後,才實現他的夢想?馮秀齡認為這些孩子很渴望有獨立的機會,因此希望他們理解付出後才能得到收穫的道理,就算失敗仍是寶貴的經驗。在與孩子相處經驗豐富的伯源哥哥引導下,許多孩子在節目中卸下心防,說出一直以來藏在心中的話,讓家長感到十分欣慰,也更願意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雖然節目目前尚無拍攝第二季的計畫,但主持人及製作團隊都還持續跟孩子們有聯繫,也歡迎他們繼續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或煩惱。未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或許過了幾年,我們又能在電視中看到這群勇士們的身影持續鼓舞著身邊的人及觀眾朋眾朋友。

節目簡介

本節目希望透過主持人伯源哥哥的引導,讓小朋友懂得尊重差異,傾聽特殊孩子的心聲,他們有堅強的毅力,即使面臨諸多的挑戰,還是活出耀眼的光芒!

大愛電視台36.【影視類】青春愛讀書

節目簡介

節目每集針對不同主題邀請該領域專家擔任導讀人,與學生共讀一本好書,同時邀約不同類型、喜好各異的同學參與錄影,鼓勵不同成長背景的學生暢聊自己的想法,進而有機會相互交流、了解其他同齡學生的觀察。

公共電視台35.【影視類】閻小妹妙妙園遊會

節目簡介

園遊會的一場意外,讓閻小妹一行人深入傳說中恐怖的南邊社區,體驗不同文化之美,收穫一場充滿冒險與溫馨的旅程。

LINE TV34.【影視類】懶懶與可可 LAN & KOKO

節目簡介

《懶懶與可可LAN & KOKO》是首部國產原創英語兒童學習教材動畫影集,利用影視趨勢科技「動態捕捉技術」製作出輕鬆可愛的動畫內容,結合唱跳英語帶動唱與應用情境,提升孩子日常的英文語感。

MyVideo32.【影視類】藝起說故事

節目團隊專訪—從故事「繪」出孩子的閱讀力

–由志工記者 古渝豪 報導

如果在Youtube頻道上搜尋《藝起說故事》,會看到三種不同系列的短片。其中花露露系列短片是富邦文教基金會首次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也是富邦文教基金會孵育的計畫,邀請藝人到節目中與吉祥物「花露露」一起用繪本說故事。這個系列的特色是將繪本中的內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並加入手偶成為節目的元素之一。 冷彬製作人提到:「過去『偶』在兒童節目的展示是比較少見的,也想去理解『偶』在兒童節目裡面運用的方式,站在孵育計畫的立場,這次很高興有機會能跟衛武營合作,去做表演藝術的推廣。」

 

冷彬說,這次是富邦第二次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合作,其中埋藏一個更大的伏筆是「懷念幸佳慧老師」。冷彬解釋,長期關注兒童教育及權益的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老師於2019年因病過世,讓人非常難過,因此為了將她的努力、她跟孩子們講過的話、她倡議過的議題、她寫的文字等等轉換成別的形式保留下來,所以《藝起說故事》第一個系列便挑選幸佳慧老師的六本創作,包含她關注的議題,像是閱讀、流浪狗、寵物的離世,都具有濃厚的人文關懷。

 

《藝起說故事》的第二個系列是「聽‧泰武的aiyanga」,這個系列的主要幕後推手是查馬克‧法拉屋樂,他長期投入原鄉教育,也曾在公視電視劇《斯卡羅》擔任男主角,曾入圍第57屆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這個系列是透過泰武國小的老師們帶領小朋友讀族語,講述部落中發生過的美好故事,讓孩子們瞭解排灣族的文化。 至於「我是小書蟲」系列,則是由富邦文教基金會、水牛書店和臺灣文學館共同合作,主持人劉昭儀與孩子們一起分享他們喜歡的書籍,並與孩子探討閱讀的樂趣。節目加入神秘來賓的參與,每集有藝人來賓現身,與孩子進行近距離的談話,聽見孩童對於閱讀的熱愛。

 

回顧《藝起說故事》三部不同系列的短片,從邀請孩童分享書籍、吉祥物花露露說故事讀繪本、原鄉排灣族的部落歌謠故事,冷彬表示,富邦文教基金會長期投入孩童閱讀不遺餘力,期望能有更多的孩童透過此節目喜歡上閱讀!

節目簡介

《藝起說故事》影音節目帶領孩子回到閱讀的源頭,讓繪本閱讀回到文字與圖像的感動。本計劃分別與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及屏東縣泰武國小合作,除了推廣閱讀,也加入推廣兒童藝術及文化平權的設定。

MyVideo33.【影視類】登山總動員

節目團隊專訪—走進沒有標準答案的山林,讓孩子學著做決定

–由志工記者 古渝豪 報導

 

你有想過讓孩子走出戶外嗎?當孩子在山林中遇到難題時會下什麼樣的決定呢?《登山總動員》是富邦文教基金會與客家電視台聯手製作的節目,該節目希望陪伴孩子走入山林,紀錄他們登山的冒險旅程,從美濃福山、登百岳、三貂嶺淨山,都是節目內容之一。

 

《登山總動員》全系列總共十集,每集皆會邀請兩位孩子參與節目的錄製,由於要走入山林,因此製作人的責任更重。製作人郭昕盈說:「節目的路線在正式拍攝前都會提前場勘,確保路線是安全的,製作團隊也會親自走訪路線至少兩次。在團隊走訪路線時也會思索哪些地點可以記錄孩子面對山林、昆蟲,呈現最真實的反應。」她回想起某次在拍攝過程中遇到梅雨、濃霧,當下她的心情十分糾結,不確定是否要讓孩子繼續往前走。製作團隊在確認安全之後,會將決策權留給孩子,像是會詢問孩子們:「你們是否要繼續完成登山的任務?」

 

對郭昕盈來說,這是她第一次製作兒少節目,她很重視在拍攝現場與孩子們的互動。因此,在正式拍攝之前,她跟團隊會花時間和孩子約兩到三次見面的機會,一起逛市集,或是到公園散步培養感情,先讓孩子們感到放鬆自在。郭昕盈表示,在與孩子相處、對話的過程中,他收穫最大的,除了反思該如何與孩子互動、看見他們在意的事情,更是意識到「其實大人的情緒反映,孩子們都感受的到」。

 

郭昕盈想對曾經參與錄製《登山總動員》的孩子們說:「希望你們能長成你們自己喜歡的模樣。」至於節目的下一步,郭昕盈說,希望能走入校園進行影片公播,能讓更多學校老師及孩子看到這個影像作品,讓孩子開始關懷生態環境。

節目簡介

節目募集9-11歲對自然有興趣的小孩們,做為小小山友!團隊根據他們想嘗試的主題、想去的山林為依據,為他們設計一場山林冒險,小小山友一起在山林探險遊玩、分享旅程各種發現,以自然為根本,展開不同的山林歷程!

MyVideo31.【影視類】悄悄話

節目團隊專訪—「看見」與「聽見」新世代孩子心中的悄悄話

–由志工記者 吳孟儒 報導

由戴薇和張子祥聯手執導,富邦文教基金會推出的兒童節目《悄悄話》入圍第58屆電視金鐘「兒童節目獎」,透過製作團隊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拍攝過程中「看見」與「聽見」的能耐,呈現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帶領觀眾進入台灣各地孩童的內心世界。

 

兩位導演表示,《悄悄話》希望能「看見」:每一集的主題與拍攝對象,都像是一塊拼圖,透過八集的故事的組合,「看見」新世代台灣孩子的多元樣貌;另外,也希望能「聽見」:孩子容易將情緒及想說的話埋藏在心裡,在不同的壓力之下無法表達心聲,反而導致後續更多問題。因此製作團隊希望影片能以傾聽的姿態,鼓勵孩子們說出想說的話,勇敢表達自我。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戴薇和張子祥擴大拍攝範圍至全台各地,包括山區、部落、離島,納入不同議題,以呈現故事多樣性。在尋找故事的過程中也充滿挑戰,團隊透過不同方式找尋適合的拍攝對象,例如透過做媒體教育的老師尋找會拍片的小孩,或是鎖定特定部落尋找合適的孩子,甚至也曾因看到孩子們自行分享至網上的影片而找尋到對象。

 

不只拍攝的題材多元,每一集對於被拍攝者的心境描繪也很豐富。由於每個故事都由被拍攝的角色出發,為了豐富故事的內容,製作團隊有時會主動尋找,有時則是意外獲得關於主角過去成長的素材,包括學校老師的紀錄、家庭錄影等等,這些素材在後製階段變得十分珍貴,豐富了主角的經歷,也有助於建構故事情節,使觀眾更了解主角的內心。

 

雙導演合作模式使拍攝過程更彈性,戴薇形容就像打撲克牌,兩個人會各出不同的招式,也因此呈現出孩子的各種面向,戴薇更打趣地說,如果孩子對其中一個導演鬧脾氣,還有另一個人可以救場。由於與拍攝對象的年紀落差較大,如何引導孩子放下心防,考驗著兩位導演的能力與耐心。戴薇分享,在《對手的秘密》中,兩個男孩話都非常少,但透過長期的相處發現,孩子在摔角比賽每回合間的休息空擋,會有許多心情想分享,拍攝團隊藉此捕捉到許多心聲。另外,由於都是運動選手,因此拍攝時會透過遊戲的方法,引導主角說出心裡的話。

 

觀眾能輕鬆地沈浸在故事中,有賴於導演們從大量的素材裡精挑細選鋪排而成,還必須思考作為兒少節目,該如何吸引孩童的目光。戴薇分享許多不同的方式,包含放映影片給孩子看當作測試,剪接鋪排時所選用的素材、安排的動畫,皆以吸引孩子好奇心為主。另外,製作團隊也透過社群謀體了解小孩的喜好,例如現在的小孩喜歡觀看直播,於是在某些橋段裡,會讓孩子對著鏡頭說話,一方面符合《悄悄話》的主題,另一方面也引起孩子的觀看興趣。團隊也察覺到孩子對動態元素的喜愛,像是滑板、摔角,因此可以利用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奇特的元素,發想能引起孩子興趣的主題。

 

在長達四年的攝製過程中,團隊經歷了疫情的攪局,迎接著不斷來臨的困難與挑戰,包括:需要與不具明確目的性的小孩們長期相處,並且理出一條清楚的敘事線;以及在面對兒童觀眾,必須呈現出他們所能理解的內容和理念。戴薇表示,在兒童節目的市場中,類似《悄悄話》的節目很少,在沒有參照對象的情況下,同時需要展示節目特色,很像在茫茫大海中為自己畫航道。

 

最後,戴薇和張子祥分享拍攝時對新世代孩童的觀察。張子祥認為大結構沒什麼差別,但勇敢的家長變多,孩子自我表達的能力也變好,比以前的孩子更早能夠揣摩情感,比較早熟;戴薇則表示,因為現在的資源比較充足,比較早能看到許多可能性、多樣性,因此很多孩子是充滿夢想的,而且這份夢想能夠被社會接受,但不同地區的差異仍然很大,因此每個孩子都面臨著不同以往的挑戰和機會。

 

《悄悄話》是一個溫柔細膩的節目,旨在傳達孩子們的內心話,以及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夢想。透過這個節目,觀眾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新世代孩子的世界,鼓勵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悄悄話》透過孩子的視角探索未來,呈現出不同世代的內心面貌,除了是孩子表達心聲的樹洞,也是給大人的一份珍貴禮物。

 

節目簡介

《悄悄話》這部兒童紀實節目製作初衷,是對新世代孩子們內心真實世界的好奇心,也希望透過悄悄話讓孩子們看見彼此,是一個彼此溝通的契機和開端。

講客廣播電台30.【聲音類】轉到12歲

節目團隊專訪—重返12歲 陪伴你的兒少傳聲筒

–由志工記者 林沛潔 報導

 

《轉到12歲》是講客廣播電台的廣播節目,由兩位主持人曾止妤(妹將)和林莉羚主持,用活潑生動的嗓音、搭配默契十足的輕鬆談話,使聽眾宛如進入12歲的時光隧道。雖然節目名稱為《轉到12歲》,但聽眾並非限制於12歲的青少年收聽,而是不論聽眾現在幾歲,都可以回憶起當我們12歲時準備面臨到的問題有哪些。

 

「我們希望能站在小孩的角度想像,而我們作為他們的傳聲筒,則是邀請一些專業領域的嘉賓來引導他們。」曾止妤表示,在青少年時期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勇於想像的勇氣,節目透過不同議題的分享與延伸,讓孩童知道他們的夢想不會被侷限。

 

「有你,我才未孤單,有你的陪伴,我才有靠山,你若不爽,我是你的垃圾車。」歌聲響起,那便是節目開始的號角。節目每集的開頭都會巧妙地搭配一首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歌曲,引領聽眾迅速地進入廣播的世界中。兩位主持人表示,畢竟製作聲音節目不如影像般吸晴,所以要用更逼真的音效讓聽眾身歷其境、沉浸其中。最特別的是,其中一個主題「細目珠,看世界」,在單元的片頭模擬飛機起飛的音效,以聽覺視覺化的方式帶小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正好呼應了單元營造的環境。

 

《轉到12歲》的主題多變,受眾年齡橫跨幼童至長者,因此在找尋議題及適當的來賓時都耗費兩位主持人相當多的心血。雖然節目使用的主聲道為客語並交錯著華語用詞,在語言上可能與聽眾有些許隔閡,不過她們期待聽眾能去猜想節目的主題,說不定能猜到客語的意思,也促進議題的思考。

 

從故事腳本的翻譯、音效、剪輯到街頭採訪等前置作業都是兩位主持人一手包辦,林莉羚認為,儘管製作兼主持很辛苦,但相信受眾群能接收到節目想傳達的內容就很值得了。節目曾邀請國小學生來擔任嘉賓,不少學生都爭相上節目做分享,讓得到回饋的兩位主持人備感欣慰。曾止妤坦言,現在3C產品充斥於生活中,客語廣播節目確實很難打進小孩的市場,但若是能讓年齡較大的聽眾了解節目小孩來賓的想法,那麼就達成節目作為兒少傳聲筒的初衷!

 

節目簡介

《轉到12歲》針對12-18歲青少年族群設定議題,透過廣播故事、專題來賓邀訪搭配上客語現代詩,每週陪伴同學,一起大笑、一起築夢、一起面對生命中的坎!

講客廣播電台29.【聲音類】耳公探險隊

節目團隊專訪—從聲音入手 展現食材多層次之美

–由志工記者 黃梓崴 報導

他們,用聲音展現畫面;他們,用聲音做過實驗;今年,他們用聲音大啖美食——他們就是客語廣播節目《耳公探險隊》。

 

《耳公探險隊》是在疫情間以ASMR(自發性知覺神經反應,俗稱大腦按摩)概念為題材,帶領聽眾更仔細地去聆聽日常中的小聲音所創作的廣播節目,由阿凱翔(張凱翔)與阿芹妹(鍾依芹)兩人主持,活潑風趣的主持風格和各種不同聲音主題牢牢地抓住了聽眾的耳朵。

 

《耳公探險隊》的主持人在選擇主題時非常用心,鍾依芹說:「我們必須找到跟聲音相關的主題,這樣主題才可以成立。我們若想不出聲音該如何呈現,或者是不知如何提示聽眾這是什麼聲音的話,這種主題我們也不會使用。我們必須要找到會發出聲音又可以使用的食物,我們才可以拿來當成是主題。」製作團隊希望能夠讓聽眾透過聲音的體驗,來感受不同的事物和情境,因此努力尋找那些能夠引起聽眾共鳴的聲音。

 

去年的聲音實驗主題主要是讓節目組利用科學原理再現各種聲音的效果與其獨特之處,這些實驗包括模擬蚊子翅膀拍動的聲音、用葉子吹出聲音等。今年他們則是透過各種食物,帶代入新手和熟悉料理食材的人兩種視角,在節目裡重現我們日常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透過節目裡兩人的對話與問答,希望能夠解答聽眾現實中處理食材時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也藉由聆聽這些食物的聲音,讓聽眾能夠感受到食物的質地、口感和豐富的層次,同時也能夠透過聲音帶來的感受,增添對美食的體驗和想像。

 

明年,《耳公探險隊》計劃挑戰自己,節目主題將設定為相當抽象的「文化」。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企劃或想法,但他們希望利用聲音帶領聽眾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獨特之處。

 

《耳公探險隊》的節目形式獨特,以聲音作為主要媒介,讓聽眾感受世界的多樣性,努力創新的內容使得節目獲得廣泛的好評和迴響。無論是聲音實驗、美食聲音還是未來的文化主題,節目希望能夠以聲音的力量將更多的驚喜和感動帶給聽眾們。

 

節目簡介

《耳公探險隊》節目以大量客語呈現,透過撥放日常生活中的聲音,以ASMR(聲音療癒體驗)概念出發,讓聽眾細細聆聽聲音的趣味,並進行任務挑戰,邀請聽眾化身探險隊員,一起探索聲音、新知、趣事!期望在輕鬆笑鬧的過程中,讓聽眾與節目互動,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帶領青少年聽眾朋友學習客語不無聊,挖掘與思考生活中的知識,化身為聲音實驗的探險家。

農業部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28.【聲音類】守護海洋星球三部曲

節目簡介

2023年世界海洋日主題為「海洋星球潮流之變」(Planet Ocean: Tides are changing),《守護海洋星球三部曲》為主題製播兒少廣播劇,期盼海洋教育從小扎根,喚起兒少對海洋保護和永續發展的關注,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IC之音竹科廣播27.【聲音類】晚安‧月亮-床邊故事

節目團隊專訪—最佳的親子陪伴 為心裡的孩子說故事

–由志工記者 林艾蓁 報導

 

《晚安‧月亮-床邊故事》是由IC之音竹科廣播電臺考慮到兒童發展,量身訂做的廣播節目,希望每天晚上能用大、小孩子都喜歡的故事陪伴他們。每天讓孩子聽一點故事段落,最後用溫柔的輕音樂作為背景,讓孩子們與父母聊天、陪伴之下漸漸地進入夢鄉。

 

主持人小青姐姐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孩子。」,想藉由說故事帶著聽眾重拾兒時回憶,陪伴孩子聆聽故事,創造親子互動的時光。她說:「隨著節目的發展,我發現原來兒童經典文學不是只給兒童看的!故事就像是心靈的疫苗,帶著我們體會人生會遇到的所有可能。」這些經典名作大多源自於真實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小青姐姐希望收聽故事的大、小朋友都能從中獲取寶貴的意義與價值。

 

在現在充滿刺激、追求效率的時代,《晚安‧月亮-床邊故事》希望能為每個家庭帶來放鬆的時光,替在外奔波一天的家長找回平靜,把步調放慢,幫助孩子安穩的進入夢鄉。小青姐姐表示,今年年初她遇到工作的倦怠期,恰巧在社群平台上收到一名28歲失眠聽眾的鼓勵,讓她走出自我懷疑的瓶頸,她坦言:「看到這個回覆,比拿到金鐘獎更有堅持的動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為別人心靈的慰藉。」正是因為與聽眾雙向回饋的力量,支撐著小青姐姐繼續為大家每天說故事。

 

節目的幕後工作非常仔細,從選擇故事情節到角色配音、每個版權音樂都精挑細選,全都是為了打造出一個舒服的聆聽體驗。節目製作團隊會根據孩子們的回饋和喜好,在眾多出版社中篩選翻譯貼近原著的故事,不會一昧的傳達制式、傳統的思想。小青姐姐以「格列佛遊記」為例,最初是作者為了闡述思想、諷刺時事而創作出來的經典名作,但有些家長不熟悉故事的來龍去脈,認為小小人對格列佛下迷藥和格列佛撒尿滅火等行為會教壞小朋友,要求電台與出版社更改故事情節,製作團隊理解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因此更要負起把故事說好的責任,讓聽眾思考蘊含在故事中的重要訊息。

 

節目製作團隊也曾擔心過,作為兒童節目,《晚安‧月亮-床邊故事》內容只有說故事會不會太單調?慶幸的是,節目有非常清楚的市場定位,只負責提供大小朋友一個有共鳴的話題,節目替父母分擔每天要說故事的工作,把長篇故事詳細地說完。製作團隊認為,節目每集15分鐘的長度也剛好接上podcast的浪潮,再加上連續章回的分集方式和豐富的聽覺效果,希望能吸引更多大小聽眾,像是跟著音樂的水流,流淌在每個有層次的故事章節中。

 

《晚安‧月亮-床邊故事》未來將挑戰更多不同類型的節目,像是邀請不同家庭一起上節目錄製並分享故事、徵選小小配音員參與說故事的行列,也會增加新的時段分享現在流行的兒童故事與兒童話題。

節目簡介

節目藉由生動精彩的演播讓孩子吸收經典文學故事的內涵,主持人及演播故事的聲優們、或相關領域的專家,一起針對故事內容的議題作深入淺出的解析與分享,幫助孩子更能體會故事的寓意、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共感、內化成為成長所需的各種素養。

IC之音竹科廣播26.【聲音類】顛覆!故事STEAM

節目簡介

《顛覆!故事STEAM》即從兒童常聽的經典童話、歷史故事、世界名著之情節出發,提供顛覆的創新觀點或趣味改編,衍伸深入淺出的知識解析,涵蓋五大領域:科學(Science)、 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以及數學(Math)。

臺北廣播電臺25.【聲音類】行動吧!小小地球人

節目團隊專訪—得知議題到付諸行動,成為永續地球人

–由志工記者 高于棋 報導

許多人常聽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卻還是不太清楚那是什麼。《行動吧!小小地球人》,從臺北廣播電台出發,由怡君姐姐(Lydia老師)主持,帶聽眾以故事認識SDGs,邀請孩童一起永續、愛地球、學英文!

Lydia老師認為,兒童節目最珍貴的就是小朋友的觀點。因此為了讓他們願意分享,錄製節目前,Lydia老師會先讓小朋友玩個遊戲,聊聊流行話題,試圖拉近距離,幫助他們放鬆心情,說出自己的想法。節目錄製時,除了反覆提問,確認小朋友的理解狀況,Lydia老師也會使用貼近孩童生活經驗的語言,或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來建立連結,使他們更容易理解抽象名詞。例如,為了讓孩童明白「妥協」之意,Lydia老師便以感冒但想吃冰淇淋,只好吃冰淇淋形狀的麵包取代冰淇淋為例。

談到如何促使孩童在「得知議題」後「付諸行動」,Lydia老師分享:「會先透過故事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個需要改變的問題』;再來是讓孩子理解SDGs的內容,知道解決方法,釐清目前他人正在實踐及自身可以付諸的行動,最後再呼應前面的目標並複習節目前段所教的英文句子或單字。」例如藉由女孩捐髮的故事《馬尾巴》,說明有人因為生病沒辦法有好看的頭髮,但也沒有錢買假髮,再讓孩子了解聯合國發展目標:「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等,同時鼓勵孩童可以透過捐髮,讓那些人有品質優良的假髮可以免費借用。

對於議題說明,孩童也並非總是全盤接受。Lydia老師舉例道:「有一次,在講減少不平等的議題,他們說:『可是沒有啊,有些人還是會講一些很不禮貌的話啊。』在學校,甚至有小朋友跟我說:『Lydia老師,妳真的是胖死了。』我跟他說:『我有一點傷心。』他告訴我:『可是媽媽每天都說我胖死了。』」,之後Lydia老師並未大力責備,而是鼓勵他告知媽媽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孩童才終於理解這是不對的,充分展現同理孩子的重要性。

訪談中,Lydia老師認為新的下一代有些難能可貴的特質:「現在的小朋友,眼界很寬,表現出來像『小大人』,卻也有很多不一樣的生活經驗,例如會跟你講到創作,說他在哪堂課做了一首歌;抖音上看到的流行拍照姿勢,但小朋友接觸到的東西太多、太自由,需要大人幫他判斷是非,引導他去思考。」

最後,Lydia老師認真地說道:「我希望這個節目讓小朋友理解永續是日常的一部分,比方說:多用環保杯。」未來《行動吧!小小地球人》除了邀請孩童上節目,讓孩童了解SDGs,也預計邀請分享實踐永續的成人,活化孩童思想,持續讓孩童了解議題並付諸行動,成為永續地球人。

節目簡介

本節目希望能以廣播節目的方式響應永續發展的世界目標『SDGs』,以世界文化資訊交流的概念拓展,搭配繪本故事以及英語教學的元素,『一起為美好生活永續,愛地球・學英文。』

臺北廣播電臺24.【聲音類】在青春的週記裡

節目簡介

《在青春的週記裡》是關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節目,透過每一段真實的青春故事,希望大人可以放下身段,不是苛責,而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同理孩子想法與情緒反應,傾聽、陪伴孩子度過情緒的風暴期。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23.【聲音類】開箱職人BAR

節目簡介

《開箱職人Bar》是專為青少年打造的節目,節目主持人以人生選擇職場的學姐角色出發,透過節目帶領學弟妹們了解現今的職場狀態,讓12-18歲的青少年聽眾更能窺知真實的職場面貌,了解青年職人特色與認識職場所需的專職技能。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22.【聲音類】逼逼啵啵法拉逼波.小調皮看世界

節目簡介

「法拉逼波」諧音自四縣客語「花喇必駁」,意思是「五彩繽紛」,希望主持人和兒童來賓的攜手探險,能發現更多世界上的繽紛多元。節目中介紹許多客庄物產、客家習俗,希望帶給孩子不同的刺激,並共同設計「無負擔」語言學習單元。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21.【聲音類】臺灣文武爿

節目團隊專訪—戲曲之橋,跨越時代與專業的交會

–由志工記者 吳孟儒 報導

 

由林品貝、陳歆翰共同主持的廣播節目《台灣文武爿》,於2023年10月14日晚間甫拿下第58屆廣播金鐘獎「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節目製播第四年,已三度入圍金鐘獎,足可見節目內容備受肯定。

 

今年節目方向轉變為「訪問非戲曲專業」的來賓,主持人陳歆翰認為,今年的節目更像是戲曲通識課,由於來賓都不是戲曲背景出身,他們在事前的準備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例如有一集來賓為法醫,陳歆翰為此還先去訪問戲曲演員在劇中的千百種死法,在這個過程裡蒐集到許多演員的疑問,在當集的內容中,巧妙地將戲曲以及法醫的背景知識連結起來,讓不同的專業人士都能在節目中表達觀點。

 

面對不熟悉的專業,勢必要迎接著更大程度的挑戰。陳歆翰表示,在訪問上有更多的時間聆聽、聯想,透過當代的語言對照古代的戲曲語言,幫助聽眾與來賓都能進入戲曲的世界。林品貝則表示,製作節目時必須思考如何找到戲曲與非戲曲之間的橋梁,並且以聽眾容易理解且有趣的方式介紹戲曲。

 

節目每一集時長大約在半小時左右,由於負責剪輯後製的是林品貝,她會在錄製當下直接估算後製出來的節目長度。兩位主持人都相當有默契地掌握節目節奏,根據當下訪談內容靈活調整,確保整體結構和節奏感,在半小時的內容中,分分秒秒皆是對談精華,展現兩位主持人深厚的主持功力。

 

兩位主持人表示,今年節目方向有轉變,節目積極尋求多元的來賓,在與非戲曲背景來賓的對談中,學習到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能以不同的視角看待戲曲,帶來了新的想法,不僅拓展聽眾們對戲曲的理解,也呈現更多有趣的故事和觀點,更讓主持人對於推廣戲曲的面向有更深刻理解。

 

儘管戲曲常被認為是式微的藝術,在推廣的過程中時常面臨挑戰,兩位主持人仍然對節目的方向和未來充滿信心。陳歆翰表示,傳統戲曲已經不可能再變回大眾文化,就連當今大眾文化本身也越來越多分眾,因此他認為要先專注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能讓圈內人都肯定,就能漸漸地吸引大眾對戲曲的認識。林品貝則表示,其實一直以來都還是有年輕人持續地投注心力,但礙於年資及聲量難以被大眾看見,所以希望藉由這個節目平台,讓大家有機會看到仍有許多優秀的年輕人為戲曲藝術做出貢獻。

 

透過不斷地在專業上努力和精進,《台灣文武爿》已成為台灣戲曲推廣的重要平台。陳歆翰透露,明年將會有更多以議題為導向的內容,節目會邀請切合主題的來賓來對談,請大家拭目以待。節目名稱中的「文武爿」,在戲曲中的行話是場面樂師之意,戲曲人都知道何謂「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文武爿指的就是在後場幫演員伴奏的樂師們。兩位主持人以此為名,期許節目能成為台灣戲曲的幕後推手,成為最有力的後盾,期待明年節目能為聽眾帶來更多豐富的內容,讓每位聽眾都能在戲曲中找到樂趣!

節目簡介

「文武爿」(文武場)是戲曲演出的伴奏樂隊,又稱為「後場」,也稱「場面」。以此作為節目名稱,象徵戲曲工作者文武雙全,精通唱念做表;期許節目內容有聲皆歌、主題多元豐富。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20.【聲音類】廟埕鬥陣聽電影

節目簡介

《廟埕鬥陣聽電影》承擔起青少年的教育文化(臺灣臺語的使用)、啟發青少年對社會的關懷(長照失智議題的關懷)等社會責任的多元化節目,進而影響聽者,透過劇中的啟發,去參與社會實踐。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19.【聲音類】Alian斯兜哩-神話故事篇

節目團隊專訪—《Alian斯兜哩》:不只是「廣播劇」,更是一場「文化保存運動」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許多兒少節目製作團隊苦惱的是「如何寫出生動、吸引人的故事」,然而《Alian斯兜哩—神話故事篇》雖然取材自既有神話,但因為神話故事經常有多個版本,以致於考究故事的正確性是一項更浩大的工程。製作團隊認為,從神話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模樣,當中包含語言、文化、禮俗、生活教育等面向,因此「製作Alian斯兜哩的過程,更猶如一場文化保存運動」。

 

《Alian斯兜哩》是由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推出的「廣播劇」節目,共有三位製作人,分別是黃璿哲、季稏夫正若、潘雅娟。這個節目過去主要以「現代故事篇」為主,其中會探討當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而「神話故事篇」則是今年新推出的系列,內容改編自汪其楣《海山傳說˙環》,希望蒐羅台灣各原住民族群的神話故事,以聲音為媒介保存、流傳下去。

 

目前《Alian斯兜哩》推出的3集,都是以「達悟族」的神話故事為題材,黃璿哲解釋,這是因為達悟族主要分佈在蘭嶼,最多也只有6個部落,不僅故事版本較單純,要考究故事的來源與核實正確性也相對容易。舉例來說,如果要做「泰雅族」的神話故事,可能就會因為新竹、桃園、宜蘭的地緣差異,而流傳著不同版本,尤其原民電台與族語老師又相當講求正確性,於是短時間要製作較大族群的神話故事相當困難,但潘雅娟也強調,「擴及不同族群的神話故事」是未來會持續努力的方向。

 

還記得小時候聽故事的經驗嗎?季稏夫認為,相較於影像作品將故事意向定於一尊,聲音作品更能激發聽眾的想像力,同一段故事,每個人腦海浮現的畫面、對故事的理解與感受,絕不會相同,「這就是聲音的魅力」。作為廣播「劇」,為了帶聽眾深入其境,《Alian斯兜哩》每集也都由專業的配音員出演,讓角色個性、情緒展演、情節推展都能透過細微的聲音安排,傳遞給聽眾。

 

此外,為了讓廣播劇更貼近當地環境與神話情境,負責與配音員協調的季稏夫指出,他們會盡可能讓配音員使用族語表達,而這得特別感謝原民台達悟族主播馬月琴老師的協助,不僅在語言上提供許多指導,也在考究過程中提供諸多建議及叮嚀,讓作品更紮實、完整。

 

展望未來,潘雅娟說,除了要持續擴大神話故事的製作外,他們也希望耙梳台灣原住民族爭取權利的整個運動歷程,並一集集廣播劇的形式,慢慢地、點狀地建構出具整體脈絡的新系列。此外,他們也還想嘗試新的展演形式——廣播劇RPG——讓聽眾能在每一集結束之際,做出對劇情的選擇,而據此前往不同集數,探索不同的故事軸線。

節目簡介

《Alian斯兜哩》廣播劇節目其腳本改編自汪其楣老師《海山傳說‧環》著作,把神話傳說故事透過廣播劇方式再現。三則皆為達悟族神故事,從中可見族群生活樣貌及相關禁忌。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18.【聲音類】Alian亮起來

節目團隊專訪—跨世代的主持組合,打造全新文化傳承

–由志工記者 胡源馨 報導

《Alian亮起來》是由老、中、少三代合力製作的廣播節目,分別是耆老陳藍姆洛、製作人小茉莉,還有國二學生羅羿淇共同主持。《Alian亮起來》的終極目標,就是串連三個世代,連結部落和城市、推廣原民文化,並提供最新資訊給部落。

 

三位主持人因為分隔兩地,因此會在不同的地方錄製節目,像是羅羿淇在台北錄音與後製,小茉莉及陳藍姆洛則在台東錄音、剪輯,三人的事前討論與事後剪接都是透過「異地合作」,完成節目。訪談中,由於「敬老」是阿美族文化中很重要的價值,因此當製作節目遇到意見分歧時,小茉莉笑著說:「會尊重耆老的想法。」

 

少年主持人羅羿淇目前在台北讀書,只有透過假日或課餘時間才會回部落參加祭典或探望族人,有詢問到羅羿淇畢業後是否有意願回到部落,羅羿淇表示可能會有點困難及不適應,因為都市生活住習慣了,回到部落可能會擔心沒有就業機會,或對部落生活方式不了解。小茉莉補充說明,節目會提供一些青年就業的資訊給聽眾參考,讓青年回鄉時有個管道,也讓部落的人們與外界有連結。

 

節目中有一個特別的單元:「尋找部落的亮點」,小茉莉與陳藍姆洛帶著麥克風前往部落採訪,將部落裡面的想法傳遞出去,陳藍姆洛提到,未來節目只會漸行漸「廣」。今年二、三月才加入的羅羿淇負責製作十分鐘的錄製剪輯,一開始羅羿淇並不會使用剪輯軟體,小茉莉便熱心的指導羅羿淇。訪談中,小茉莉與羅羿淇的互動良好,當羅羿淇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時,小茉莉總是會適時的引導、鼓勵,並且也不斷地表示,希望羅羿淇能更認識並愛上原民文化。

 

為了推廣族語,節目中會由小茉莉先以華語講述,接著陳藍姆洛會用族語再複述一次,小茉莉提到,不只是年輕人不會說族語,甚至有些中年人也不太會,因為當年政治因素影響,政府鼓勵原住民學「國語(當時指華語)」。節目規劃一開始其實是由陳藍姆洛說華語,而小茉莉負責翻譯成族語,但因為是有太多專業用語,還有語系的不同,導致翻譯上有困難,後來才調整為現在的模式。陳藍姆洛在訪談中示範族語的有趣之處,原住民語會因語調高低長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意,非常地耐人尋味。

節目簡介

「Alian」為製播電臺的名號,是卑南語、魯凱語及排灣語「好朋友」之意。本節目以探尋臺東在地人文采風,援引社會制度及族群文化,探討部落青少年議題,帶領聽眾貼近年青人的心,傾聽新世代的聲音,傳遞原民文化精髓,促進文化價值的輸出。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7.【聲音類】叩叩地球村

節目團隊專訪—叩開世界國門 從教育出發環遊異國文化

–由志工記者 溫珮如 報導

「Knock knock , say hi to the world!」《叩叩地球村》主持人屠潔與Hao透過訪談台灣生活的外國人,以中英雙語模式分享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與文化,至今已介紹24個國家。教育方針能夠影響人們的思維與行動,而不同國家的教育,又分別形塑出什麼樣獨特的文化風貌呢?屠潔與Hao扮演地球村村長,藉由聲音叩響世界的國門,帶領聽眾一塊環遊世界。

 

屠潔與Hao曾分別在瑞士、美國留學,這段出國求學的經歷影響他們日後的做事態度與方法。他們發現教育的影響,小至個人,大至整個國家,不同的教育制度將會形塑出不一樣的思維、行事作風與文化。這使得屠潔好奇,如果能夠將各國的教育與台灣進行比較,並討論不同教育方式對人們有什麼樣的影響及改變,會不會是件有趣的事情呢?因此兩人決定創立《叩叩地球村》,節目名稱取自英語的「knock knock」,表達想要詢問或進入某個空間的涵義,期望透過訪談各國來賓,走進不同國家的文化與生活風貌。

 

《叩叩地球村》每集節目會先介紹來賓姓名及國籍、三個該國家的小常識、詢問來賓在台灣是否有文化衝擊,以及訪談來賓母國的教育制度。節目訪問過許多各國來賓,令屠潔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坦尚尼亞的教育制度,坦尚尼亞跟台灣一樣有升學考試,卻不會讓學生感到有龐大的課業壓力,因為與台灣國高中的課程安排相比,當地教育較無既定課表的框架限制,學校提供多元豐富的課程,讓學生能夠自由選修有興趣的課程。台灣人普遍對於非洲大陸較陌生,而屠潔與Hao藉由此次訪談,敲敲坦尚尼亞的大門,使聽眾們了解到原來在坦尚尼亞的教育特別且多元。

 

「不論是出國旅行,或是在節目中與外國來賓訪談他們的生活,多少會有思維上的碰撞,其實沒有所謂的文化衝擊,純粹只是彼此習慣不一樣的思維模式。」屠潔指出,《叩叩地球村》總是以尊重和包容的態度,看待每個來賓所分享關於母國的事物,和觀眾一起設身處地地理解為何對方會有此文化習慣。屠潔表示,有些人或許會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經過節目一系列的訪談,發現許多外國來賓對台灣的印象都很好,也很稱讚台灣,認為台灣具有其特色及優勢。《叩叩地球村》不只希望帶著大家認識各國的生活與文化,也期望藉由討論及分享其他國家與台灣的差異,讓聽眾能夠更了解、更珍惜台灣這片土地及所擁有的文化。

節目簡介

因應教育節目主題,在《叩叩地球村》的節目中,我們認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國際村,稱呼聽眾為地球村的「村民」,而主持人是帶領探索的村長,開啟各種國際教育的探索與體驗。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6.【聲音類】Luna Luna Sun Ha Da

節目團隊專訪—小學生參與製播 孩子的廣播奇幻世界

–由志工記者 張童寧 報導

 

《Luna Luna Sun Ha Da》是由教育廣播電台製播的兒童廣播劇節目,由新北市育林國小的師生及製作人葉桂星一同參與錄製及演出。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一心」的小學生,他和大家一樣,在學校及日常生活中會遇見大大小小的困擾與煩惱。幸運的是,他家中有隻「種子小精靈」,會帶著他進入奇幻世界,認識宇宙中的各種生命樣態,進而獲得啟發。

 

節目中的小演員來自育林國小演講訓練班,先透過學校老師選出適合各個角色的演員,再於每週錄製前,由老師帶領他們一起練習。節目面臨種種挑戰,像是由於小朋友們難以親自到電台錄製,因此是由錄音師帶著器材到學校圖書館分別錄製節目各個部分或片段;又或者為了讓他們更沉浸在角色與故事之中,錄音師還要調整小演員們平常習慣的演講語氣。然而,慶幸的是,老師與家長都非常支持孩子參與節目錄製,留下多元的學習足跡。

 

每集節目在企劃階段會先選定一個自然元素,例如蔬果或動物,經由顧問查找更細節的資料後,再連結該元素的人文關係,最後完善故事內容。而「種子小精靈」的設置則是創造一個能與孩子平等對話、不說教的角色,同時也能在互動中啟發主角與聽眾,獲得他們的認同感。葉桂星表示,節目關注聽眾心理健康狀態,認為人的心理素質與身處的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師法自然的生命教育、認識土地的食農教育及建立良善態度的生活教育都是節目重要的核心價值觀。

 

葉桂星提到,他們鼓勵家長與孩子在家中一同收聽節目,除了增進親子互動外,雙方一起探討節目中的觀念,有助於孩子理解及應用到生活之中。許多家長回饋說:節目增加孩子對於抽象表達的理解,有助於語言能力的提升,因為內容與日常生活關聯性高,孩子會自然模仿廣播劇中的對話方式與詞彙,甚至改變自身的行為,而節目的趣味性及天馬行空的情節,更成為親子之間的話題。

 

談及節目的後續規劃,葉桂星表示自己過去的影視經驗讓她習慣用影像思考,因此《Luna Luna Sun Ha Da》的角色眾多,呈現方式也非典型的廣播劇。她說,原本企劃中有更豐富的內容,像是介紹海底世界中的各類鯨魚,但後來因為聲音不易呈現而放棄。

 

葉桂星認為,節目中的小精靈及各種奇幻元素,若能以影像呈現將會更精彩,因此雖然製作動畫所費不貲,但她仍希望有機會將《Luna Luna Sun Ha Da》改編成兒童動畫節目。不過在此之前,她非常歡迎各個學校使用此腳本改編為舞台劇的演出,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多元教育,也能將《Luna Luna Sun Ha Da》的節目精神帶到更遠的地方。

節目簡介

節目的主軸從以下的認知切入:1、生命教育 (認識真理) 師法自然,理解地球上各種不同的生命型態,從中獲得啟發,同時滋生同理心,體現對多元生命的尊重。2、食農教育 (了解關係) 認識土地與各種生命的密不可分的相依存的關係及影響,進而對食安、環保、生態的重視與關注。3、生活教育 (建立態度) 從我們熟悉的不同生命的特質樣態中,對應日常生活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性,進而拓展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的和諧互融的關係,建立關懷與包容的正向態度。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5.【聲音類】跟著農夫下田趣

節目團隊專訪—實地「趣」到農田,聆聽不一樣的聲音吧!

–由志工記者 施宇謙 報導

 

《跟著農夫下田趣》是以實地觀察,紀錄農民、同學互動的廣播節目,開播至今已全台跑透透。主持人林娟說:「要自己實際地走過、看過、體驗過,才有辦法說給聽眾聽。」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的支持下,製作團隊利用食農教育方式,帶領孩子實地走訪,深入觀察作物的栽植過程,期望讓孩子能夠珍惜食物與改變飲食習慣。

 

隔行如隔山,製作食農教育的主題有相當困難,林娟說,她與其他正在製作食農題材的主持人的不同點在於:她每次採訪前都會先做田調,因為人在現場可以聆聽農田裡發出的聲音,而深入地調查也會發現核心問題所在。每次至少長達兩個小時的戶外教學,需要整理出五十分鐘左右的精華片段,其中讓林娟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我澆水澆出了一道彩虹!」。

 

「這堂課是給學生去探索農業,認識農業現況,也讓學生看見人生的新選項。」林娟說道。現今社會農夫被污名化,許多老師告訴學生:「書讀不好最後會去當農夫。」、「農夫很辛苦,沒有冷氣吹。」,但假如沒有農夫,就不會有我們現在所吃到的食物。其實,現在很多農夫不再把自己當作「種活」一畝田的農夫,而是努力地成為「種好」一畝田的食物生產者。因此,林娟希望節目中能灌輸三個觀念:「尊重這片土地」、「感謝農夫」以及「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

 

此外,台灣跑透透的林娟其實很想去離島採訪,離島跟本島的農業文化有不一樣的特色。因此她說之後節目如果有機會前往離島,還是會秉持節目的精神,去介紹不一樣的農業文化,並持續為這些農夫發聲。

 

林娟感嘆,現今小朋友對於農業的了解越來越少,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之所以會有這些錯誤的認知,有一部分還是要歸咎給父母,父母不讓小孩體驗觀察,導致孩子才有這些錯誤認知。要讓孩子親近土地,應該灌輸給小孩:「土一點都不髒,手洗一洗就乾淨的觀念。」

節目簡介

「食農教育」需要是一種與在地資源結合,強調文化傳承、重視地方特色之教育方式。節目以實地外訪結合校園的食農教育現場,感受學生在農業操作中的自我挑戰並看見學生實作後的感受與對待食物態度的轉變,讓食農教育以貼近生活方式呈現。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4.【聲音類】Crazy實驗室

節目簡介

《Crazy實驗室》鎖定少年節目的定位,以crazy之名挑戰廣播介紹科展的可能,節目中老學者與國中女學生的跨世代組合,一老一少「打嘴鼓」,介紹無數的校園科展與團隊科學探索的故事,有火花、有沉吟、有雀躍、有焦慮、有淚有笑,更有共通的堅持不放棄,爭一口氣的科學精神!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3.【聲音類】聽見台灣聲景

節目簡介

《聽見台灣聲景》節目以跨領域方式演繹聲景主角特色,透過大人與小孩間活潑的對話、聲景踏查、專家QA解答及搭配製作團隊所收錄中部常可見到或聽到的物種聲景,進行一趟又一趟令人驚喜的聲景旅行。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2.【聲音類】臺灣囝仔樂謠謠

節目團隊專訪—跟著童謠學語 找回語言的魅力與意義

–由志工記者 曾薏如 報導

 

致力推動臺語童謠的廣播節目《臺灣囝仔樂謠謠》,在臺語流失的社會中為孩童開啟一道門,讓孩子們藉由童謠認識世界與「臺灣囝仔(根據教育部閩南語辭典應為「囡」)」的母語文化,在收聽廣播節目認識臺語童謠的同時,也能了解時事、傳統文化與節慶等知識,並運用主題成為親子話題素材,讓孩童在聆聽節目時對生活更有連結感。

 

主持過許多廣播節目類型的主持人Miko,談起做《臺灣囝仔樂謠謠》的契機是因為她的聲線適合,藉由主持兒童節目嘗試自己沒有挑戰過的領域。之前身為流行音樂節目DJ的她,提到擔任DJ與主持兒童節目主持之間,這兩者不同身分的轉換,最大的差異性在於「說話的方式與用語」,因為說話的對象不一樣。初次主持兒童節目的Miko提到,最大的挑戰在於「語詞解壓縮」,用字淺白是主持廣播兒童節目的重點,對她而言難度也相對高。除了詢問身邊家中有孩童的朋友,她也透過與孩童的相處互動,理解他們的用詞習慣、對字彙的理解程度,並選擇對幼童較好理解、生活化的童謠作為節目元素,希望孩童在不用大人的陪伴下也能聽懂節目。

 

除此之外,她也分享主持節目時遇到的趣事,不只是小朋友,也有「大朋友」的聽眾會給予她真實的回饋。「曾經有大人聽眾說他們聽得開心,也能學到東西。其實現在有很多跟我同齡的朋友,甚至年紀稍長的聽眾,他們的臺語可能也屬於流失的狀態,他們覺得可以跟著節目學習一些臺語詞彙與小知識,發現這是不分年齡都適合聆聽的節目。」Miko說。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北人Miko,從小在家中與阿嬤溝通的語言就是臺語,在主持廣播時會遇到來自不同縣市的聽眾,面對聽過多種不同臺語口音的她說道:「在我接觸臺語主持節目後,我發現台灣這塊土地上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臺語口音,而臺灣本來就是多元、包容性非常強大的地方,我覺得倒是增添蠻多的樂趣。」

 

「我其實也有經歷一段要把臺語學回來的過程。」回憶起就學期間大多講華語的Miko,在逐漸對臺語感到陌生的那段日子,她擔心主持臺語節目會感到生疏,提出了解決方法:就是為自己營造一個臺語生活環境,例如觀看臺語新聞、臺語歷史劇等,就像小時候陪阿嬤看布袋戲、歌仔戲,有助於找回講臺語的回憶及語感。

 

「臺語對我的意義是連結我跟阿嬤之間的語言,對我來說它是有一份感情在的,所以我會想要繼續說下去。」,Miko說,她與阿嬤對話的時光一直是支持她繼續主持臺語節目的動力,也許在空中使用母語是她對阿嬤表達思念的方式,彷彿是透過臺語延續著一份情感。每個語言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Miko鼓勵大家在學習母語時能找到一個驅動自己前進的力量。

節目簡介

《臺灣囝仔樂謠謠》期望透過節目將母語文化扎根於幼兒,不過度絢麗花俏,而是如同樸實溫暾而真摯的台語童謠, 無譁眾取寵的熱鬧排場或大量洗腦式語彙,卻如此有溫度的與生活貼近著。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1.【聲音類】古的科學道館

節目簡介

《古的科學道館》帶領小朋友認識古代人的生活智慧與原住民的科學文化,探討包含生活、建築、音樂、傳統技藝和祭典習俗等各面向的古代科學,一同發現與學習這些雖是『古的』但很『Good』的生活智慧科學。

Podcast10.【聲音類】童話透中島

節目簡介

【童話透中島】的節目背景設定為一個虛擬島嶼空間,聽眾彷彿同一座島上的島民,與五個虛擬人物及機器人Friday一起參與各式各樣的故事情節。節目內容以經典童話故事為主軸進行改編,主持人演繹劇情生動具帶入感,帶領孩子進入想像力的世界。故事前後,虛擬人物的聊天討論及思辨,賦予經典童話新觀點,並引申分享與故事有關聯的科普語文、安全教育、歷史地理、國際知識。

 

Podcast9.【聲音類】劇透客語

節目簡介

《劇透客語》嚴選當季話題影劇,搭上討論熱潮,從中抽絲剝繭,找到知識亮點,透過兩位主持人輕鬆幽默的互動,讓年輕世代主動對知識產生興趣!

Podcast8.【聲音類】青春發言人— 青春有點煩,我該怎麼辦

節目簡介

《青春有點煩,我該怎麼辦?》是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所製作的網路節目,每集邀請一位大明星來跟大家聊聊你我都有的成長煩惱!我們希望成為青少年可以傾訴的對象,不能跟爸媽、老師講的話題在我們這裡都可以聊!從家庭到同儕到戀愛煩惱……爸媽都偏心?IG被退追?害羞內向交不到朋友?不會和喜歡的人聊天?從 2019 開始持續製播至 2022,累積了 24 個時常令青少年煩惱的生活大小事,獲得青少年喜愛。

Podcast7.【聲音類】聽說有故事

節目簡介

節目特色在於「不說大道理卻滿是道理」,叮噹媽咪用心編寫出許多原創故事,並探討多樣化的主題內容,故事包括「101海盜女孩」、「森林保母-睿伯27」、「十二靈獸」等等,讓孩子用耳朵聆聽,在小腦袋中激發出想像力和創造力。叮噹媽咪透過故事人物傳達出孩子與父母不同的角度與認知,從而學會彼此尊重與同理心。節目也與出版社合作推薦許多優良書籍,推廣兒童閱讀習慣。

Podcast6.【聲音類】納美號故事村

節目團隊專訪—聆聽線上繪本故事 開啟世界新認知

–由志工記者 陳佑益 報導

 

《納美號故事村》已更名為《故事小苗探險隊》,成為新節目內容的一環。節目更名與型態改變有兩大主因,其一是跟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大眾教育的品牌再造,用「故事小苗」為喻,希望能在孩子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未來能成長為替社會庇蔭的大樹;其二是因為原創的兒童繪本有限,為了維持長久的更新與節目產出而改變節目走向,延伸討論每一集繪本故事,再開啟更多的討論與可能性。

 

製作人楊姍霓表示,基金會的核心理念為「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希望孩子透過聆聽故事,認識世界大不同,了解尊重差異的重要性。因此,凡是緊扣這樣理念的內容,都有可能作為節目所挑選的繪本之一;同時節目也會配合時事及特別企劃等,帶給孩童不一樣的聆聽體驗。此外,也會隨著聽眾偏好逐步優化節目內容,從節目初期的10分鐘,到現在拉長至15或20分鐘,其中也加入更多的互動橋段。

 

另外,在拉近與兒童之間的距離感並發展親密感的層面上,主持人佘祖逸表示,節目製作初期的討論中,會從孩子的繪本角度出發,設計腳本對白,讓聽眾無論是大人、小孩都在同一個平行的座位上,與故事中的村長(祖逸哥哥)當朋友,採用像是在跟朋友說故事般的直接對話,不刻意裝作對孩童說故事的方式,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營造出自然且不造作的氛圍,呈現直觀的親切感,讓聽眾可以自我帶入,也能輕鬆理解每集故事想傳達的核心與情感。

 

楊姍霓表示,家長是孩子成長階段重要的模仿對象,同時也是開啟孩童認識世界、建立價值觀的第一把鑰匙。而節目的用意在於透過線上故事的陪伴,幫助家長提供教育孩子的輔導素材,藉由談論品格主題、正向意義的繪本故事,啟發孩子建立自信,並且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

 

公益活動相關的行業往往在大眾眼裡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而楊姍霓表示,「無論在什麼工作領域中,最重要的是要與自己心中的價值觀契合,並且能夠發揮自己的天賦,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生命自然就會發光發亮!」,從事助人工作、陪伴兒童與幫助社會正是她所熱愛的事物,無須刻意保持熱情,心靈的財富自然充足。

節目簡介

本節目由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製作播出,並邀請寶島孩子王祖逸哥哥主持。我們把小學生原創的得獎品格繪本,改編成精彩的有聲童話,透過故事帶領孩子去看見每個人的「與眾不同」,學習「喜歡自己,也尊重不一樣的生命」。

Podcast5.【聲音類】小典藏藝起玩-聽故事、聊閱讀

節目團隊專訪—視覺、氛圍的聲音化 聽見繪本中不同的世界

–由志工記者 謝家沁 報導

 

說到繪本,人們大多會聯想到童書,簡單的文字和佔據大部分版面的圖畫似乎是孩子們的專屬,而以繪本內容製作的podcast,也大多以孩子為主要客群,以較為口語化的方式與聽眾互動,但由出版社小典藏所出版的繪本卻不同於主流的選書風格。與其說是童書,更像是藝術品,不同年齡、背景都能在這些看似簡易的圖文背後發現不一樣的風景,而和「磚木取夥故事劇場」共同製作的《小典藏藝起玩-聽故事、 聊閱讀》彷彿在「聽」一場電影,和主角一起在不同世界中冒險。

在因緣際會下,身為小典藏企劃的黃鈺佳發了一封email邀請「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的「神鵰俠侶」—團長江沛豫與編導黃博鈞共同製作這個節目。三個人和錄音師高許畯組成一個工作團隊,將繪本內容化為聲音,希望能多一個管道讓大家認識並接觸小典藏出版的童書,也透過聲音的表現帶大家進入每本書中不同的世界觀。

負責劇本的黃博鈞拿到繪本之後,除了要加上前後的引文之外,最困難的是在「不更動繪本文字」的原則下,盡可能的展現繪本中的圖畫細節和氣氛,尤其遇到圖畫豐富但文字稀少的繪本時,便要倚賴黃博鈞輔助的音效和江沛豫的聲音情緒填補。為了讓江沛豫抓到台詞的情緒,四人在錄音室錄製時要一起聽她錄製好幾個版本,打開繪本讓她看著圖畫,想像書中角色的情緒,甚至要將一句話拆開,一個字一個字的找出適合的表現方法。

節目除了江沛豫生動的聲音表現之外,音效的選用也十分重要,實事求是的黃博均會在劇本中附註「精準」的音效要求,像是「雨滴兩三聲」、「風吹過三棵樹」等等,有時還要加上一些繪本文字和圖畫都沒有提及,但卻能撐起故事劇情和氣氛的聲音,黃博鈞說:「雖然聽眾不一定有接收到,但這是我們製作podcast的小浪漫。」

雖說只是負責繪本podcast的內容,「磚木取夥故事劇場」仍用了自己的方法將土地關壞的用心放進節目中。節目情境也會盡可能還原繪本中的背景設定,像是提及非洲尼日河的《不要打翻牛奶》,節目中便加入非洲當地的傳統音樂;以加州為背景的故事,連鳥叫聲都要找當地才有的鳥鳴聲,「關懷土地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一種方式是可以用聲音創造的。」

「但還是有些東西是聲音展現不了的,我們希望聽眾收聽節目時最好可以搭配繪本。」江沛豫說。除了童年時期,我們長大後幾乎不看繪本,更不會收聽與繪本相關的節目,總覺得要看完一整本純文字的書才像一個大人,但在這個節目裡,在視覺的刺激、聲音音效、背景音樂的烘托下,彷彿坐上了通往霍格華茲的火車一樣,跟著他們進入奇妙的世界。經營近一年半的《小典藏藝起玩—聽故事、 聊閱讀》仍在持續更新中,負責企劃的黃鈺佳未來計畫在節目中嘗試不同風格的故事和青少年小說,這不禁讓人好奇,之後在節目中又會聽見什麼樣的景色呢?

節目簡介

以小典藏繪本故事內容為基礎,磚木取夥故事劇場編導黃博鈞為每本故事撰寫引導故事,有時候是劇中劇的概念,有時候是適合繪本風格的獨白。聲音演出是磚木取夥故事劇場團長江沛豫,用多元豐富的聲音樣貌,呈現繪本裡的角色與內容,讓原本著重在圖像與文字的繪本,經由故事編排與聲音演出而有了新的呈現型態。

Podcast4.【聲音類】少年特有種

節目團隊專訪—孩子們喜歡跟誰聊天?親子關係的相處之道

–由志工記者 古渝豪 報導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孩子對話呢?你知道孩子們在青少年時期有什麼樣的煩惱嗎?《少年特有種》podcast節目是由主持人羅怡君,協同青少年一同在節目中暢聊孩子們的生活,每集會安排三名青少年加入談話,讓他們有機會在節目中說出不曾跟大人說出口的故事。

 

《少年特有種》節目名稱來自於羅怡君親自命名,她說:「少年會特別有種、叛逆衝撞,是因為孩子這時候的發育受到前額葉的影響,就是會特別衝動。人生最衝動大概就是這個時候,這段過程我稱作『特有種』,這個階段最有獨特意義,要好好保有這個階段, 讓孩子去衝撞、去發揮,孩子才有可能真的變成這個世界的『特有種』。」

 

節目收聽的氛圍輕鬆、活潑融洽,羅怡君希望節目能夠讓孩子們自在地享受錄音的氛圍,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她也談到節目的錄製困難點在於現今孩子們的健談多半是在鍵盤上,但需要面對面談話時,多數的孩子仍會緊張,即使是外向的孩子來到陌生的錄音室也會緊張,如何讓孩子回到最自在舒服的狀態,這是她需要努力的地方。

 

羅怡君說道:「明年我會期望將聲音或是重要的議題做成影片放上Youtube頻道,讓孩子們和家長們有更多的接觸。」她也分享個人的親子相處經營之道,她說:「家長需要有多元觀點以及自我學習 ,不斷地自我學習才有可能擁有多元的觀點。孩子之所以會喜歡跟某些人聊天,是因為孩子知道那些人身上也具有多元的觀點,即便孩子們的觀點與那些人的觀點不同,孩子也會視為這只是觀點的一種,或從那些人身上可以學到更多思考的觀點,所以這樣子的話,不管溝通能力強不強,孩子都很願意跟你聊天,因為他們想要知道你在想什麼。」 因此羅怡君認為,自我學習與擁有多元觀點是兩個很重要的能力,兩者相輔相成,一個是過程、一個是結果,一個不學習的人不會有多元觀點,擁有多元觀點將會是父母親最需要學習,與孩子溝通的一個關鍵能力。

 

節目簡介

《少年特有種》節目主題從生活出發,透過團隊討論的形式,鼓勵青少年表達內心的想法,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藉由閱讀與同儕雙管齊下,為青少年的疑難雜症,提供多元的思考與解方,同時,也讓親師能藉此節目,更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拉近彼此的心距離。

Podcast3.【聲音類】媽爹講故事

節目團隊專訪—打造「聽」故事的鑰匙,打開閱讀世界的鎖

–由志工記者 高于棋 報導

「小耳朵,歡迎回到《媽爹講故事》,我是華爸!」,這是《媽爹講故事》的開場白,是由華正群(華爸)製作與主持的兒少節目,希望透過原創或改編的故事,讓孩子擁有豐富的聆聽饗宴。

現代社會中,孩童容易透過網路獲取資訊,為何還需要「聽故事」?華爸表示,網路盛行的同時也帶來隱憂,網路上有許多不適合孩子收聽的內容,加上之前的「艾莎門(Elsagate)」事件,身為家長不免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因此決定親自下海、投入創作。

「我們的角色,是希望能幫家長把關內容,讓孩子能在故事裡快樂學習與成長,訓練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幫助語言發展等。」華爸進一步指出,有孩子因為開始聽他們說故事而戒掉平板,也有孩子自發地請媽媽幫忙用手機錄音,自己嘗試做簡易版的說故事podcast。

華爸分析:「孩子就像白紙,給他們聽什麼,他們就接收什麼。」例如《媽爹講故事》曾錄製故事》公主怎麼挖鼻屎?》,講述小動物們討論及猜測公主如何挖鼻屎,然後一起走到城堡內,看到公主把鼻屎挖出來之後,包在衛生紙裡丟到垃圾桶。孩童聽完後非常喜歡這個故事,他們說:「那我也要當公主、學公主,把鼻屎包到衛生紙裡再丟掉。」華爸才意識到,原來輕鬆的故事就能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力。

華爸分享,他印象最深刻的聽眾回應是:他講過一本談生命教育的書─《媽媽變成鬼了》,書的第一頁寫著:「我的媽媽出車禍走了。」,之後媽媽變成鬼魂跟在孩子後面,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例如孩子穿媽媽的內褲、想念媽媽……等。節目提醒聽眾,應該把握家人彼此相處的珍貴時光。節目有很多聽眾是親子共聽,有聽眾回饋說這集內容讓媽媽比小孩先哭。

當然還是有家長反映,這樣的主題是不適合孩童聆聽,但華爸認為,重點不是幾歲才能聊生命議題或性別議題,而是要用什麼方式去談,而繪本就是一個很好的媒材。況且,平台上隨選隨聽,家長可以自行決定孩子適合的年紀,所以節目仍秉持多元精神,製作不同題材的故事。

有家長可能會憂心,「聽故事」是否會降低孩童的閱讀意願?華爸回應說:「出版社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慮,但閱讀最早的一步是『聽讀』,閱讀是從『聽』到『說』,再慢慢地和視覺連結。孩子不會只滿足於聽覺,很多家長會在聽完我們的故事後,找書給孩子看。」未來《媽爹講故事》除了嘗試將AI導入說故事平台,也計劃為小學生舉辦Podcast營隊,持續鍛造「聽」故事的鑰匙,打開孩童閱讀世界的鎖。

節目簡介

《媽爹講故事》是一個台灣育兒故事品牌,由華爸&鳥媽這對夫婦所創立,我們專注為孩子打造高品質且富有娛樂性的故事,滿足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習需求。

Podcast2.【聲音類】聽故事學英文

節目團隊專訪—聽聽故事 唱唱歌 讓英文自然融入孩子的生活

–由志工記者 張童寧 報導

「聽故事學英文,it’s time for a story!」伴隨著烏克麗麗的琴聲,主持人采聿老師現年八歲的兒子Eno為聽眾揭開《聽故事學英文》的序幕。采聿老師過去曾在補習班擔任兒童英文雜誌編輯,那時她參與公司與電台合作的公益性質英文節目,所以她自己製播podcast節目已有一定的經驗。讓聽眾喜歡上英文,這就是她單純又重要的節目初衷。

 

節目目前有〈原創英文故事〉、〈唱歌學英文〉及〈兒童雙語新聞〉三個主要單元。采聿老師通常從自己與三個孩子的互動中得到啟發,成為原創英文故事的靈感來源。她表示人的創意有限,但是若能從生活中或是讀過的繪本中得到想法,就能將幾個舊的概念重新組合為新的東西,這就是靈感源源不絕的秘訣。

 

教唱英文歌時,采聿老師不會因為主要聽眾是兒童而侷限於兒歌之中,她會多方選擇自己喜歡的鄉村民謠、黑人靈歌等各類英文老歌,稍加改編為適合唱給孩子聽的歌詞,並使用烏克麗麗自彈自唱。節目讓聽眾不只是學習英文,也能享受歌曲旋律的美感,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謠。

 

在〈兒童雙語新聞〉方面,「台灣黑熊戴牙套」、「世界最大圓柱型水族箱爆裂」這類有趣的新聞很受聽眾歡迎,而硬新聞如「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兒童較不易理解,采聿老師便以淺顯的方式帶領孩子了解這些重要議題。她以自己的孩子為假想對象,挑選他們感興趣及覺得重要的新聞,並盡量多關注台灣在地發生的事。

 

除了親切溫柔的主持人采聿老師外,她還有個小搭檔—八歲的兒子Eno。三年前,當Eno 五歲時,她便嘗試與兒子一起在節目中唱英文歌,如今Eno已經會讀稿,甚至一起討論故事內容,並在節目中和采聿老師一搭一唱。細數與兒子共同錄製節目的點點滴滴,她認為唱歌、說故事原本就是他們生活中會一起做的事,所以感覺很自然,這也是一種另類紀錄Eno成長的方式。

 

談及台灣學生學習英文普遍遇到的困境,采聿老師指出,缺乏自然接觸英文環境是最大的問題,孩子很容易因為感受不到立即的回饋而失去興趣。然而,當她聽到家長的回饋表示,原本厭惡、畏懼英文的孩子,竟主動要求聽她的節目時,采聿老師總是相當感動。她進一步指出,學校老師負責教導孩子文法、寫作,她則是讓聽眾喜歡上英文,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英文自然不尷尬才是她做節目的宗旨。

 

至於未來的規劃,采聿老師希望能提高〈雙語新聞〉單元的頻率,增加至一個月一集,讓節目更完善。另外,在原創英文故事中加入更多台灣本土文化的元素,讓孩子學英文的同時增加身處環境的認同感。

節目簡介

《聽故事學英文》Podcast透過原創英文故事、趣味兒歌、雙語新聞、聽眾投稿等內容,帶領兒童愉快地接觸英文,增進學習興趣,培養英文語感,讓原本抗拒英文的小孩愛上學習英文。

Podcast1.【聲音類】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

節目團隊專訪—歡樂車乘載著乖乖 讓故事帶你天馬行空

–由志工記者 賀澤佳 報導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至今創作了三百多篇,包含大量經典故事、繪本創作,與依據事實情節改編的故事。主持人鄭哲偉(維多叔叔)表示,小孩子聽不懂大道理也無法理解當今時勢,因此透過故事的形式讓孩子理解並利用角色與孩子進行溝通,透過維多叔叔明亮的嗓音與豐富的音效,讓故事車乘載著小朋友度過溫暖的時光。

 

鄭哲偉回憶當初創立節目的動機:2019 年以前台灣孩子免費聽故事的資源很少,坊間商家所販賣的故事機基本上都由中國大陸的配音員錄製,因此他感到可惜,也疑問台灣怎麼沒有相關的故事資源給小朋友聽?為了補足免費聽故事的資源,他開始著手經營節目。鄭哲偉說,小時候許多父母忙於工作,少有機會說故事給孩子聽,學校老師便請孩子說故事給自己聽,要求孩子上課時背故事,也透過那些故事,讓他體會到故事的魅力,腦中有了很多奇特的想法,成為現在創作的養分,因此他希望能將故事的魅力傳遞給小朋友。

 

鄭哲偉本身是一位資深的音樂電台DJ,他表示與製作Podcast兒童節目的轉換落差很大,由於兩者說話對象、目標群眾的不同,內容、說話的語氣和使用的文字等細節,便耗費了他好幾年的時間去適應和轉變。不過,因為擁有深厚的音樂背景,《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有別於一般的故事頻道,搭配了豐富的音樂和音效,且使用上選擇成人式音樂。他認為迪士尼、宮崎駿的配樂都是很成人化,加上希望大人聽到也會感興趣,因此音樂故意選擇比較大人模樣的音樂,再結合音樂情境說故事,讓孩子們能發揮更多想像力。

 

鄭哲偉表示在經營節目時,遇到最大的挑戰是針對議題發想原創故事的時候,靈感可遇不可求,而他通常在慢跑時出現靈感。在創作的流程中,有些故事情節不符合現實狀況,但他認為故事的演繹是隨著時代而變化,並非所有的經典故事都是鐵律,如果現代的情境不適用這樣的內容,只要精神原意不要有太大的修改,是可以搭配時勢情境做出修正。而節目製作中最特別的是,在發布前會透過不同載具與情境試聽,如:車上、手機、音響等,揣摩收聽的情境,怕有些音效、音樂無法聽到,以確保完整的收聽狀況。

 

「沒想到說故事能獲得這麼多的回饋,簡直超乎想像。」談起與聽眾的互動,甚至將聽眾的回饋創作成故事情節,鄭哲偉分享,曾經有一位聽友確診癌症,卻由於聽到維多叔叔的故事而獲得勇氣,因此他將聽友的抗癌過程紀錄成故事,撫慰人心。有時候也能收到家長特別語重心長地分享家庭中的故事,讓鄭哲偉感到神奇。

 

此外,鄭哲偉特別重視孩子與家長的互動,因此他立志經營「囉唆」的故事頻道,意思是孩子若聽到不懂的,會去召喚爸媽來一起聽。透過置入環節「聲音麵包屑」尋找音效提示,除了提升聽故事的專注力,更解釋聲音的來源知識、「斧頭盃機智大賽」透過故事的延伸,講到神奇的典故,並在故事開頭和結尾提出生活化的疑問,讓孩子在生活情境中與爸媽互動。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基本上是以Podcast為主,維多叔叔期望未來可以轉換其他形式,如:繪本、舞台劇等,更希望呈現連載的故事,不管是改編或創作。此外,維多叔叔鼓勵想經營兒少播客節目的人:「不用想太多就去做,每個人都有特殊的語調,是獨一無二的客製化,只要會說話、注意敘事架構,天馬行空的故事都可以。」

 

節目簡介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以「想像力聽見我們的與眾不同」為主要核心概念,依時序、時節、時事以及家長日常反饋,挑選合適的故事題材。設計不同「說故事」過程的層次,從【故事引言】的點題引導、【故事廣播劇】的沈浸式劇情享受、【聲音麵包屑】的聲音撿拾遊戲與知識性啟發、【故事啟發】提供未完待續、增加親子互動空間,以及【斧頭盃機智大賽】從故事延伸閱讀生活裡有趣的未知小常識。另外,季度性舉辦【聲力軍募集】,親子一同透過該活動的指定配音內容,用手機即可參與故事角色錄音的樂趣,當聆聽者成為說故事的參與者,被動化為主動,讓聽故事這件事別具意義。

公共電視台22.【影視類】神廚賽恩師

節目團隊專訪—美食科學的秘密,「食育」從小做起

–由志工記者 蒲恩惠 報導

公視節目《神廚賽恩師》從 2020 年製播以來,曾獲得電視金鐘獎兩項入圍的肯定;於2021年更榮獲「第20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五星獎頒獎典禮」最大獎「年度最佳兒少節目獎」殊榮,令人不禁好奇這檔兒少節目究竟藏有什麼樣的魅力吸引無數觀眾收看呢?

《神廚賽恩師》一集約30分鐘,節目以台灣人「愛美食」、「愛吃」為切入點,節目策劃的緣起是從製作人與她的孩子間最單純的對話「雞肉用煮的跟用烤的有什麼不同」為出發,她發現料理背後都藏有一大學問!

有別於一般節目,《神廚賽恩師》特色為真人實境秀節目,以寫實拍攝手法、外景實際操作、淺顯易懂的動畫呈現美食歷史,搭配機器人AI小神廚專業敘述,以及納豆哥哥類喜劇方式演出,深入研究與紀錄美食,自然地帶出食育行動與科學領域的完美結合。此節目充分發揮實驗精神,看似簡單的料理其實已歷經無數次失敗,節目展現出努力不懈的求知精神,過程雖然辛苦,但從小朋友的真性情發現,美食佳餚值得被等待,並獲得大批觀眾的迴響與共鳴。

鄭佳華分享,身為節目製作人最大的挑戰是「整合」和「通識」的能力。她坦言在與不同領域專家交涉時,要把所有資訊加以整理、消化是最困難的!為了確保觀眾在製作美食的同時,也能了解其科學依據,節目在統整資訊方面下足了苦功。她期許青少年在解決問題時,能養成「更全面」的思考、「跨領域」的學習,以增加觸類旁通的能力。

她也進一步透露,《神廚賽恩師》新一季將以全新主題「食材變變變」與大家見面,將邀請國際交換生賈斯汀學習中華料理,希望透過不同食材的變化性帶大家玩科學、做美食,從中挖掘精彩且不為人知的奧秘。

節目簡介

《神廚賽恩師》是一個獨特又有趣的廚藝科學節目。從生活料理時常發生的問題為前導,經由校園學生試吃的感受,再銜接廚藝賽恩師-在史達魯和主廚們的帶領實作,讓廚藝、文化、科學深度廣度一氣呵成,真實展現寓教於樂的理念。透過類戲劇手法,劇情能增加該年齡層觀眾的黏著度,隨劇情起伏而距焦,軟化傳統的教學手法,輕鬆吸收多元領域的知識,並擁有實際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MyVideo17.【影視類】鐵農夫

節目團隊專訪—用同理融化鐵打造的心

–由志工記者 林約慈 報導

《鐵農夫》是一部原創幼教動畫片,以鐵製機器人作為主角,描寫它在人跡罕至的森林裡,與劇中不同角色的互動,進而學會同理他人的過程。對於為何選擇機器人作為主角,並以農夫的形象呈現,導演陳威志表示,機器人的冰冷形象,剛好是動畫主軸「同理心」的對立面,更容易呈現機器人如何從原先機械化的反應,慢慢變溫暖,進而形成同理心的過程。製作團隊從實地田野中發現,農夫刻苦耐勞、不畏風雨的精神如鐵般的堅強意志,因而塑造出「鐵農夫」這樣的角色。

整部動畫裡,最具特色的是無口白的呈現方式,然而這也是最具挑戰的部分。因為沒有台詞,所以原先能用一句話傳達的意思,只能透過角色的動作細節表現,甚至需要將這樣的細節貫徹整個作品,才能確保觀眾了解他們想傳達的意義。此外,製作團隊發現,沒有口白便沒有語言的隔閡與翻譯的困難,如此一來也能更容易走向國際。

沒有口白的設計,不僅讓觀眾必須更全神貫注於整個作品,同時也消彌小孩與家長間的年齡差距。當家長陪伴小孩一起觀看的同時,可以一同觀察動畫中因缺少言語、無法明確表達情緒的角色,從角色的表情、行為,以及和其他動物的互動中,察覺他們的情緒、培養同理心。然而每個人對於情緒察覺的敏銳度不同,感受就不一樣,這也是製作團隊想營造一個家長與小孩的討論空間,將角色中具有同理心的相互對待,跨越螢幕傳達給觀眾。

將作品推向國際的路上,製作團隊遇到了一些瓶頸。陳威志表示,在宣傳上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作品原先為孵育計畫的案子,並非商業作品,加上他們公司較偏向純製作的緣故,不擅長行銷宣傳。未來他們希望可以藉由參加國際比賽或影展的方式推廣《鐵農夫》,讓這個作品的精神傳遞到世界各地。

節目簡介

《鐵農夫》是一部透過主角機器人鐵農夫與猴子、小孩,以及各種機器人之間互動,背景迥異的角色下相互扶持,透過主題啟發兒童對同理心了解與認識的現代童話。劇情引導兒童思考對方處境,並透過這樣的投射效應產生感同身受的心情。從自己的感受去嘗試了解對方的狀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成為想法更周全、更體貼、更有愛心的人。

原住民族電視台42.【影視類】kakudan時光機

節目簡介

《kakudan時光機》第五季,透過時事議題企劃出『疫情下的我們「強ㄐㄧㄤˋ』生活』為主題目標。受到疫情威脅,在媒體傳播陷入製播艱困之際,嘗試做「我們可以做的事」,為兒少觀眾謀取更多收視選擇及表意發聲權。鼓勵孩子們用鏡頭記錄疫情下的生活及週遭一切,不論從性別議題的親子關係、部落防疫生活、文化知識傳遞、線上練團,學習克服解決數位下所帶來的訊號接收等問題,讓孩子們真實體驗數位「學習革命」,培養影像的拍攝及展現,培養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與創造力。

LINE TV18.【影視類】叫我野孩子

節目團隊專訪—Call me wild child!上山下海,跟著《叫我野孩子》兒童實境節目,一起出發冒險吧!

–由志工記者 許詠婷 報導

看見自己長期沈溺於3C產品的姪子,陳芝安導演受到啟發:「這個世代的孩童,是不是鮮少放下手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美好了?」憑著這個契機,兒童實境節目—《叫我野孩子》誕生了。以人類取得食物的發展軌跡為主軸,節目從最原始的採集、狩獵出發至種稻、養殖漁業,每一集節目都由一位長住在地的嚮導老師帶領,讓兩位居住在都市的孩子親自走入山、海、田,體驗最真實的「野孩子」生活。

陳芝安導演提到,我們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去登山、健行等等的經驗,但這樣的旅行僅僅是「經過」而已,實際「停留」在當地、想辦法生存下來,才是真正難能可貴、難以忘懷的回憶。製作團隊與孩子都會在實地停留五至七天,捕捉最真實的畫面,以及嚮導老師與孩子的互動。

在節目當中,我們看到許多發人深省的過程,像是孩子從競爭心態到能相互攜手合作,亦或是在互動的小細節中透露出平常生活中各自的煩惱,又或是突發狀況下最直接的情緒表達。陳芝安導演說,之所以會選擇「孩子」作為主角,正是因為他們不如成人在面對不如意時會戴上面具偽裝自己,孩子因為還沒經歷太多社會化,因而能展現最真實的一面,不經裝飾的詞彙、表情,更能帶領觀眾進入情境,反思自身與大自然的連結。

至於在這樣充滿挑戰的製作過程中,團隊如何應對不得已需停機的經驗?陳芝安導演說,製作團隊與孩子的感情都很深厚,畢竟在拍攝期間朝夕相處,但有時候要去讀懂孩子們的每一個情緒則是很大的挑戰,像是曾經遇到一名孩子當下真的不想再做事了,無論嚮導老師、團隊成員怎麼努力地想去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都還是沒有頭緒。陳芝安導演說,即便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挫折的突發狀況,但當她坐下來和孩子再進行更多的對談時,則有一種「真心好想要去瞭解到底孩子在想什麼」的感受,在節目製作的過程中,不只是孩子、觀眾,連製作團隊也受到很大啟發。

目前《叫我野孩子》正在進行第二季的拍攝,回首第一季在校園巡迴時所收到的好評:「感謝您們帶孩子重新找回這片土地上的獨特魅力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這樣快樂地享受時光,未來想必會成為有智慧的大人」、「遺憾自己沒有機會當過野孩子,期待身邊的小孩能成為野孩子」,這些來自觀眾的鼓勵與悸動,都令陳芝安導演與團隊充滿繼續前進的力量。詢問陳芝安導演,是否對這個節目所帶來的迴響有所期待呢?導演說,有時並不是希望觀眾能有立即性的反思,而是期待這些內容能夠在觀眾心中種下一顆種子,未來在某一刻,或許就能開花,讓觀眾回想起這個節目對他們所帶來的影響。

 

節目簡介

都市裡,家家戶戶幾乎都有3C成癮的兒童和不知所措的父母,解藥在哪裡?解藥在大自然裡。《叫我野孩子》是一檔適合小孩也適合大人收看的節目,從狩獵、採集走向農業時代,透過食物帶孩子深入大自然,踏踏實實的在自然裡生活,並記錄孩子最真實的情緒反應,製作出一檔實驗性極高、充滿挑戰及探索感的實境兒童節目。

原住民族電視台43.【影視類】Lima幫幫忙

節目團隊專訪—《Lima幫幫忙》帶社會大眾從歧視偏見走向多元視角

–由志工記者 莊于瑩 報導

 

製作人陳文虎說:「台灣沒有歧視了嗎?我就問!」台灣看似一個很開放的國家,但其中當中藏著許多隱諱。由原住民族電視台製作的節目《Lima幫幫忙》以輕鬆座談的方式,和觀眾討論文化差異下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偏見、微歧視等議題,期望促進大眾用更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也學會尊重族群的差異性。

製作人陳文虎表示,節目雖聚焦原住民議題,但節目面對的是整個社會的觀眾。他希望觀眾看完節目後,可以跳脫漢人中心的角度看待議題本身,這樣才能對原民相關議題有更多的認識。《Lima幫幫忙》不只是做給原住民觀看的節目,也其帶非原住民的朋友來參與及收看節目。

原住民對於歧視所衍生的問題感同身受,因此節目選用外國主持人與原民主持人做搭檔,這個搭配能夠創造出更多元的視角來探索節目、討論議題。節目的選題也非常大膽地討論很多人不敢談的問題,例如同性戀、跨性別、青少年憂鬱、女性議題等等,《Lima幫幫忙》在討論這些議題時,多了一份共感的溫暖,只因歧視所帶來的傷害是無法計量的。

《Lima幫幫忙》在製作預算不多的情況下,受到許多限制,例如目前製作道具需要非常節省,而將來希望能跳脫模板、制式的節目型態,上街實驗做訪談,讓節目內容更豐富,也讓觀眾看到更多元的事件視角。製作人期望該節目能發展成適合0-99歲闔家觀賞的節目,讓除了原住民族群以外的社會大眾也能透過節目重新認識原住民族群,而不是對原住民族群貼上刻板印象的標籤,甚至歧視。

 

節目簡介

「Lima」在南島語系中,意旨「手」、「五」、「幫忙」;節目名稱既含有族語,亦有台灣常用厘語諧音「拜託」的詼諧含意。社會長期對族人文化誤解,文化差異下對原住民有許多刻板印象、偏見、微歧視甚至歧視而不自知。為打破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以促進社會對多元文化之尊重,建立族人形象與自信心。運用「社會實驗」帶出議題,當集議題之社會大眾態度,進而對刻板印象或微歧視的產生,能感受其多元意見與思考。

公共電視台30.【影視類】熊星人-蓋亞能源遺跡之謎

節目團隊專訪—熊星人不只談「再生能源」,未來還要談更多「這塊土地的故事」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台灣也有很多傳說,但我們好像從小就更認識日本或美國的故事」公視科普動畫節目《熊星人—蓋亞能源遺跡之謎》的導演黃有傑說,「熊星人」從公視哲學思辨的兒少節目開始,到這兩季的科普動畫,逐漸成為知名的本土IP,而當前目標是透過節目、漫畫等形式推廣「熊星人」,讓它能在未來說更多在地故事。

 

《熊星人—蓋亞能源遺跡之謎》是公共電視推出的科普動畫兒少節目,與臺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合作,第一季以「地球科學」為主題出發,本季則探討「再生能源」的概念。節目將科學知識融入遊戲關卡,讓觀眾跟著三熊等角色一同闖關,希望帶領國小生在過程中學習並思考與再生能源有關的知識。

 

黃有傑表示,「手機沒電」是許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從此切入能引發觀眾對能源議題的興趣,進而思考環境友善、珍惜資源的議題。他也分享,因為觀察到姪子很愛玩手遊,於是該節目將科學知識融入「遊戲破關」的過程,並安插許多日常生活的情景,希望引導學童跟著主角完成關卡的同時,也自然而然學到科普知識。

 

有次黃有傑出席該節目在桃園動漫節的攤位時,見到許多小朋友不僅認得熊星人,還紛紛圍繞在一旁開心地和玩偶互動。黃有傑分享,當他進一步問這些小朋友有關「再生能源」的議題時,他們都能侃侃而談,當下他非常欣慰,因為這個節目的確成功抓住國小觀眾眼球,也將科學知識順利傳遞出去。

 

從小看Disney長大的黃有傑指出,雖然產業環境讓台灣的動畫很難跟日本或美國比拼,但是他還是希望盡可能讓喜歡動畫的人能有收看本土內容的機會,不然台灣其實也有很多傳說或史料,但我們好像總是更認識國外的文化。於是,熊星人目前透過推出劇場版、台文版漫畫、打造元宇宙體驗場景等方式,一方面欲持續打響IP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透過這個IP,講更多與在地文化、語言有關的故事。

 

節目簡介

為調查事情的真相和拯救拉雅,三熊前往蓋亞星展開任務。蓋亞星上三熊必須透過再生能源相關知識破解謎題,收集能源石,躲避其他邪惡組織,一個充滿冒險、尋寶與解謎的篇章!冒險設定將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及風能四個再生能設計四個解謎關卡,每個關卡涵蓋該再生能源的概念。在解謎過程,理解與思考解謎要素,吸收再生能科普知識的原理。推出台語配音版本,針對台語歌曲,歌詞韻腳皆符合台語精神,在台語推廣上貢獻一已之力。在溫室效應與能源安全疑慮等問題,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受到各界重視,期待孩子觀賞過這部動畫後,了解再生能源的原理與知識,也能理性探討台灣現有環境,一起保護這塊土地並與它友善共存。

公共電視台29.【影視類】台灣囡仔讚

節目簡介

節目透過該校的學生跟主持人亞里的帶領,造訪台灣不同地方的國中小學,深入體驗學校周遭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觀眾透過鏡頭一起跟著孩子們體驗台灣在地不同的生活文化,建立正向的價值觀跟積極的人生態度。孩子們透過對在地文化、藝術的學習,產生對自我文化的認同及關注,進而能尊重、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個人自我認同的價值。透過節目鏡頭,練習並學習表達對事情的觀點及看法,分享他們在學校的生活,進而勇於冒險探索、展現自我。

公共電視台28.【影視類】極樂世界

節目簡介

《極樂世界》以「讓自己快樂,是個再好不過的開始!」為主要訴求,跳脫過去身障紀錄片總是將身障者塑造成很可憐的悲情印象,挑戰用另一種全新的快樂視角,帶大家認識台灣的身障朋友。內容主題涵蓋五大面向:性權平等、工作平權、旅遊平權、文化平權、銀髮平權,透過深入走訪記錄超過二十位隱藏在台灣各地的身障朋友和銀髮長輩,採用零旁白、去悲情、非刻板的敘事表現方式,打破傳統對障礙者扭曲的社會觀感。

公共電視台27.【影視類】聽聽看

節目簡介

《聽聽看》最大的特色,就是節目由本身為聽障的主持人以手語詮釋,聽障編導參與拍攝製作,聽障演員參與演出,內容從聽障者的角度和需求作規劃,播出則以手語、字幕、聲音旁白三種方式同時傳達,讓聽障與聽人朋友都能無障礙的充分接收資訊。

客家電視台35.【影視類】GO!蔬菜小隊!

節目團隊專訪—透過動手做與好奇心,讓孩子重新愛上吃蔬菜

–由志工記者 楊佳臻 報導

《GO!蔬菜小隊!》節目的成立,除了是製作人林逸琇(一休)兒時的經驗外,也是製作團隊發現兒童對於蔬菜有嚴重的「挑食」問題, 因此他們希望透過節目的包裝,使幼童愛上吃蔬菜。在題材的發想上,林逸琇認為直接進到幼兒園與孩子們溝通互動,進而蒐集來的資料是最準確也最珍貴的。節目經常要前往許多農場或農地拍攝,除了自己主動接洽與他人推薦外,有一部分更是農場主人與農夫認同節目的核心理念,才進而促成合作的。

該節目非常強調的一點是要讓孩子「動手做」,無論是親自到田野間摘取蔬菜水果,或是將自己摘到的蔬果帶回來製作成簡易料理,林逸琇表示,透過親自動手做,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在探險的途中充分發揮五感、打開眼界,使孩子們逐漸喜愛上原本挑食的食材,是該節目希望能傳遞的概念。

像是在節目中有位小朋友原本害怕吃酸的食物,但在拍攝「橘子」這個單元時,他因為感到好奇與有趣,自己冒險爬樹摘橘子,雖然剛開始採到的橘子都是酸澀的,但當他終於採到並吃下一顆香甜的橘子時,這個孩子露出喜悅滿足的神情,這樣難忘美好的經驗引發他回家後主動向母親要求想嘗試吃橘子看看,進而發現水果的美味之處。

布偶娃娃「肉肉」作為《GO!蔬菜小隊》的靈魂角色,他是節目中客語的主要發聲者,負責講述客語台詞,在每季節目調整之下,「肉肉」陪伴孩子們冒險、探索、發揮創意,與孩童們有更深刻的互動。節目從2019年開播至今,累積了許多觀眾與粉絲,其中更影響許多孩童,有家長表示,孩子在錄製完節目後開始喜愛吃原本不敢吃的蔬菜,也有家長分享,透過一起收看和討論節目內容,竟大大地改善女兒挑食的問題,希望節目一定要繼續製播下去,陪伴更多孩子成長。

「或許《GO!蔬菜小隊!》就是那個鉤子,可以幫助家長,讓孩子上鉤吃蔬菜。」透過節目持續地產出,林逸琇期待節目可以為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使他們真正地愛上吃蔬菜,改善孩童挑食的毛病。

 

節目簡介

節目以食農教育為目標,拜訪以友善農法、無毒有機施作的果園農家,讓孩子知道「原來水果長這樣喔!」,使孩子容易明白水果採收過程,透過與果農討論,把知識轉化成孩子容易消化吸收的內容。以無用火烹飪為目標,由專家設計合適的菜色,輔以安全的器具使用,讓孩子靠自己的雙手完成一道道料理,從視覺與觸覺,一起見證水果變成料理的神奇過程。

GOOD TV37.【影視類】神奇故事屋

節目團隊專訪—神奇故事屋飄十年書香

–由志工記者 蔣沛妤 報導

好消息電視台製作的兒少節目《神奇故事屋》今年邁入第十年,在十週年特別節目中,特地邀請十年前曾經參與過的小朋友們回娘家。他們褪下十年前的稚氣,長大成為少男少女了。他們表示,感覺長大就是不能像小時候那樣耍任性,要做好榜樣給弟弟妹妹們看。蔡家豪製作人表示,感受到這個節目對孩子們有幫助讓他很欣慰,像是曾經有位小朋友透過製作點心,體會到做事要有順序及輕重緩急;也有小朋友因參與這個節目,使她在課堂中比其他同學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小朋友藉由這個節目找到自己的興趣,以及未來想做的事情,影響他後續的生涯規劃。

由於《神奇故事屋》有些是外景訪談,許多環節因疫情都必須暫停,讓節目錄製遇到不少困難,期待疫情趨緩後能繼續製作更多精彩節目。蔡家豪表示節目主持人劉清彥(阿達叔叔)本身就是位資深的童書專家與兒童文學工作者,在選材方面,劉清彥會去發掘許多優質的台灣本土繪本,讓觀眾知道除了國外的童書,台灣本土也有許多優質的童書創作者。

蔡家豪製作人分享,自己曾經擔任聯合國兒童福利節目的志工,當時是要將手機送給不同國家的小朋友,讓他們拍下每天的早餐並回傳給單位,高所得國家的孩子所吃的早餐,都是我們想像得到的牛奶、麵包、麥片……;反之,所得相對較低的孩子,早餐就沒有那麼澎湃。蔡家豪表示,看到窮苦的孩子採草吃或啃樹皮,讓他非常揪心,所幸藉著媒體傳播的影響力,全球各地的善款紛紛湧入機構,讓他們可以填飽肚子。蔡家豪認為,透過個人微薄的力量,使他人的生活得到改善,甚至讓善心像大隊接力般持續傳遞出去,不僅讓他動容,也讓他立志透過製作台灣優質的兒少節目,讓這份情感繼續地流傳下去。

《神奇故事屋》致力於推廣本土作家的繪本及台灣民俗文化,未來則會規劃從外國人或是新移民的角度來看台灣,並將藝術美感教育帶入節目中,當然節目也會持續推廣閱讀,讓小朋友懂得在生活中尋找答案。

 

節目簡介

《神奇故事屋》裡有一個神奇的通道,這個通道帶領小朋友從紙本圖畫書的內容,來到真實場景裡,讓小朋友們在「實境體驗」中,以節奏明快、輕鬆有趣的互動和對話,帶出節目中、繪本裡要傳遞的信念和教育核心,也能更加的認識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也成為電視機前父母解說故事及互動的示範,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有天也能閱讀繪本走訪各個角落。

MOMO親子台40.【影視類】閻小妹大戰數學魔

節目團隊專訪—數學也能這樣玩?從生活經驗出發解題,「閻小妹大戰數學魔」邀孩子一起破關斬將、玩轉數學!

–由志工記者 許詠婷 報導

黑板上的複雜算式,常令人不知如何下手,數學是許多學生的一大魔王!臺師大數學系林福來名譽教授主持的《JUST DO MATH~就是要學好數學計畫》期望藉由有趣的「遊戲」,令學生不再害怕數學。

節目以各種互動式的活動模組,激發動機和興趣、與生活做連結,為數學的學習之路做「奠基」。本次與冉色斯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閻小妹大戰數學魔》系列動畫,由主角閻小妹帶領,發揮角色間團隊合作的精神,以淺顯易懂的語彙破解數學問題,一步步打敗數學魔,精彩的動畫呈現、有趣的生活實例,讓數學不再是難以跨越的高牆!

對於臺灣數學教育的現況,林福來教授點出「無趣」、「沒用」、「沒信心」是造成學生普遍畏懼數學的原因。某次與孫子下棋的經驗,他體悟到對孩子來說「遊戲,是可以激起學習興趣的」,因此該計劃主軸皆圍繞在「從遊戲中學習」。左台益教授表示,《閻小妹大戰數學魔》不會就此結束,他期望持續以科技結合教學,讓數學具有「實作性」,就像動畫中閻小妹一行人動手嘗試解決方法一樣。

線對稱、比例、機率,是如何轉譯成孩子容易理解的語言呢?身為編劇的臺師大數學教育中心傳播產製組組長賴以威副教授分享,劇本編寫的確具有挑戰性,與平時寫作的習慣不同,因此他參考過去活動模組的課程側錄、童書,以及學生們的反應,瞭解適合這個年齡層的用語與生活實例。冉色斯的蘇俊旭導演也提到,不同的分鏡方式會深深影響數學概念的呈現,因此多次與老師們溝通後,才逐漸建構出合乎邏輯的數學解題過程。

「數學秩序,恢復!」是該節目每一次成功解開數學問題後會聽到的歡呼,節目希望拋開傳統思維,讓數學不只是書本上的生澀語言,而是成為眼前的遊戲挑戰,透過《閻小妹大戰數學魔》擺脫挫敗感,打敗心中的「數學魔」!

節目簡介

《閻小妹大戰數學魔》是首部原創數學教育科普3D動畫,「數學」一直是許多學生害怕的科目,節目消除小朋友對於學習數學的恐懼,也能激發數學思維,進而發展數學素養。內容來自「數學奠基活動模組」為參照,轉化成3D動畫影片,透過遊戲的操作,讓抽象的數學具象化,更能夠貼近小朋友的生活及想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愛,在學習上展現數學的潛能,並進而幫助學生培養實際應用科學的專業知識能力與生活中的數學素養能力。

親子天下YT16.【影視類】樂樂探險去

節目團隊專訪—以孩童視角看世界 探索知識樂無窮

–由志工記者 徐熙婷 報導

「哈囉,我是樂樂!要訂閱我的頻道喔!」在數位影音平台盛行的今日,樂樂可以說是小行星樂樂TV的「台柱」,也可以說是廣受大小朋友歡迎的一位小明星。《樂樂探險去》突破螢幕限制,帶領小小觀眾一起探索台灣動物場館、博物館,甚至是接觸大自然,陪著許多小朋友一起成長。

YouTube頻道「小行星樂樂TV」於2020年開台,是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衍伸的影音頻道。其中,《樂樂探險去》可以說是頻道的元老級節目,由樂樂帶領大家探險,並在旅行的過程中,認識不同動物、地質、玩具等知識。

在取材上,團隊會先評估知識的難易度,然後再進行實際場勘。由於節目受眾為學齡前齡兒童,所以題材會盡量拋棄「大人的成見」,陳世耀製作人分享,有時會以爲某些內容小朋友可能不感興趣,但實際卻相反,所以先深入地瞭解小朋友的世界,才能知道如何讓樂樂帶領小朋友接觸不同的場域及知識。

製作團隊表示,有別於許多兒童節目以真人為主,動畫或玩偶互動為輔的主持方式,《樂樂探險去》是以樂樂這位虛構可愛的五歲小孩為中心,以他的角度看世界,這種概念接近現今流行的VTuber。除了選擇主題之外,塑造樂樂的形象也是一門學問—他活潑、好奇心旺盛,但又有點小調皮,也需要揣摩同齡小朋友的語氣和心境,但發音必須講求準確,以免誤導讀者。

《樂樂探險去》目前僅在YouTube上架,而非傳統電視台製播之節目,因此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更為直接,「樂樂信箱」即是一例。製作團隊表示,小觀眾會寄信來給予回饋,或是與樂樂分享他們自己的作品,這當中也有居住在海外的小觀眾分享自己是透過節目來探索台灣,這足以窺見樂樂的探險已突破時區和地區的限制,陪伴許多海內外小朋友長大。

節目簡介

樂樂為虛擬主持人,以外景結合動態捕捉動畫方式,帶著孩子走遍全台,探索各地,透過樂樂的互動,深入了解各種動物、人文歷史、科學新知等主題。製造實際造訪與動手的場景,讓讀者跟著樂樂認識台灣、接觸文化與感染氣氛,用幼兒的角色身分去見證台灣的美。

大愛電視台38.【影視類】熱青年

節目團隊專訪—當個有感而發《熱青年》,社會議題不再冷冰冰

–由志工記者 徐芷儀 報導

《熱青年》透過年輕人自主發聲的角度,以一種輕鬆幽默的影片內容拍攝方式,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帶著觀眾「熱起來」,去接觸社會上各式各樣的議題。製作人洪駿達指出,很多人認為社會議題很生硬,但也可以很「有感」、「熱血」,所以他希望《熱青年》一改冷冰冰的說教方式,激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興趣:觀眾輕鬆地看完影片後,就能對議題有初步認識,再進一步搜尋相關資料,最終達成「讓更多青少年參與社會議題」的目標。

參與社會議題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洪駿達建議,年輕人如果想要參與社會議題,可以先從身邊感興趣的事件著手,比如家中有寵物、喜歡毛小孩,就可以先嘗試了解與寵物相關的議題(如流浪狗議題),之後再擴及到更大的議題,慢慢地深入了解,漸漸地接觸的視野也會變得更為開闊。

《熱青年》製作團隊每週都會參與多元活動,接觸不同的年輕人,觀察年輕人對不同議題的想像,找到他們的關注點後,製作團隊就會開始討論拍攝主題與形式。洪駿達表示,團隊能夠保持熱忱、持續製作節目的原因在於每一次接觸不同的優秀青年或是團隊時,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對議題的想法和行動,讓製作團隊意識到節目的使命就是讓他們被更多人看見,協助他們傳遞理念。

洪駿達印象最深刻的主題是「溫馨廚房」,這是由一群國高中生所組成的團隊,這些學生的初衷是看到高齡者吃沒營養的飯菜,於是自動自發的煮飯、炒菜,分送給鄉鎮中的獨居老人。其實他們沒有秉持什麼大道理,也沒有預設要做到多大規模,只是覺得可以盡份心力,就去執行。洪駿達相信,無論是哪個年齡,不管是誰,只要有心,社會實踐都能被實現。

節目簡介

《熱青年》2021年紀錄片主題訂為「熱青年的後疫情時代」,挑選12個過去三屆紀錄的團隊,他們分別在教育、環境、社會、偏鄉、地方創生等不同領域中,努力朝自己的夢想前進;疫情時代下,又會帶給他們怎樣的衝擊?他們如何從變局中做出改變、抓住機會?《熱青年》將他們的疫情故事,做成12支紀錄短片,希望從他們的故事,看見年輕世代因應疫情考驗的勇氣與智慧,給予更多人溫暖與力量,用年輕人的主張記錄時代切面。

公共電視台26.【影視類】誰來晚餐13

節目團隊專訪—《誰來晚餐》走進不同的家庭,說不同的故事

《誰來晚餐》從2008年開播至今,已逾14個年頭,是台灣唯一一檔以家庭故事為主題的真人實境節目。節目以家為出發點,期盼透過齊聚家庭成員,再次找回家的連結,並藉由受訪者分享家庭與自身的內心故事,再次從過往中學習、面對與成長,讓擁有相同經歷的觀眾透過節目找到一點希望與溫暖。

節目前半段以受訪家庭分享故事與生活點滴為主,後半段則會邀請受訪者夢寐以求的嘉賓蒞臨,與他們一同共進晚餐,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與人生觀。在第13季的節目中,特別新增子題「私房小宇宙」與四個小單元「私房菜、冰箱大突擊、捨不得丟的東西、就趁現在」,讓長達50多分鐘的節目多了不同的創新與變化,希望藉此激盪出受訪者家庭不同的火花。製作人認為「從飲食習慣便能看出一個人的個性」,透過分享冰箱及個人衣櫃,能夠得知受訪者的生活習慣與性格特質。另外,「捨不得丟的東西」單元,以分享無法割捨的物品來了解受訪者過往的故事與心境,剖析人物的內心,描繪出更立體的人格。

「分享即是幫助」是該節目最大的理念,無論是受訪者藉由分享故事,再次檢視自己的內心情感與過往故事,得到與自己、家人和解的勇氣,抑或是讓擁有相同或類似經歷的人們透過節目得到慰藉及幫助。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經歷,因此「誰來晚餐」的意義便是剖析這些家庭故事,讓我們經由鏡頭畫面實際觀察每個家庭的不同,並且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家庭關係。

作為台灣實境節目的始祖,製作人分享,當時台灣尚未興起實境節目的風潮,他們便構思以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製作方式探討家庭的議題,用真實、不加修飾的拍攝手法,讓觀眾更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意義。製作人表示,他們不只想做無數個關於家庭的故事,更期盼家人間重新展開對話,整理自身的生命史,讓擁有同樣經歷的人們能夠拾起悲傷,在困境中找到力量。

該節目聚焦在家庭關係,為了更貼近受訪者家庭與不干擾其生活,所以長達一小時的節目往往只有兩位工作人員進行拍攝。此外,齊聚家庭成員並不簡單,為求呈現出更好的畫面與故事,經常需要耗費一、兩個月,甚至是整整一年的拍攝時間。每集節目製作都需要付出龐大的心血,以時間換取畫面,雖然艱辛,但製作人卻樂此不疲,因為對他們而言,呈現出更完整豐富的家庭面貌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他們也期待能發掘出家庭中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每個人都有訴說自己故事的慾望」製作人坦言,如何成功說服來賓願意將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家庭故事展現在大眾面前非常困難。尤其真實的人生又比戲劇更加戲劇化,人們往往不願意主動坦露自己的傷疤,製作人也曾被拒絕不下數次,但是她相信每個人都需要可以傾訴內心情感的窗口,而且有人願意好好傾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驗。正因如此,她希望受訪者了解「分享」其實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全新一季《誰來晚餐14》在10月28日開播,有全新的片頭動畫及音樂,象徵全新的開始。該季也策劃許多新興單元,製作人透露,明年的新春特別節目將邀請藝人嘉賓作為社會觀察家,直接走進市場與民眾聊天,詢問他們今天買什麼、打算回家煮什麼等等,並尋求民眾願不願意讓藝人跟著回家拍攝,分享更多家庭故事。       

 

節目簡介

《誰來晚餐》是台灣唯一一個以家庭故事為主題的真人實境節目,每集拜訪一個家庭,並有一位神祕嘉賓蒞臨。面對2021年後疫情時代,《誰來晚餐13》新增子題『我的私房小宇宙』,希望在全球仍充滿著不確定性,出國旅遊難上加難的此刻,讓台灣人對自己的鄉土,有了更多熱情與探索的動力。《誰來晚餐》是全台走透透的節目,踏遍許多大城小鄉。這次要讓受訪家庭帶著觀眾,從家庭的情感和生活經驗出發,拍攝食物、景點、物產、鄰居等幾個面向的『我的私房小宇宙』,讓觀眾更認識台灣各地的鄉土味。

客家電視台34.【影視類】客客客棧-啤劍闖世界

節目團隊專訪—詼諧動畫引人入勝,那些歷史課本沒教的客家文化

–由志工記者 王秝晨 報導

客家電視台與臺灣吧從2016年合作製播《客客客棧》節目,在網路上累積一群忠實觀眾,更受到2017年金鐘入圍肯定,今年也入圍自媒體大獎「走鐘獎」,屢屢獲得肯定。從「翻轉客家」、「親近客家」、「客家人物」到最新一季的「海外客家」,《客客客棧》系列以節奏明快的動畫,搭配主持人幽默口吻介紹了多面向的客家文化,不論大朋友小朋友都深受這些故事吸引。

擔任臺灣吧執行長與節目監製的蕭宇辰提到,團隊會先以欲探討的問題當作核心,再和客家電視台確認節目主軸。起初先從大眾熟悉的部分切入,接著是緣起、發展脈絡、家喻戶曉的客家文化,再來到今年度較新鮮的「海外客家」主題,慢慢引領觀眾更全面地了解客家文化。

節目劇本充滿創意,時常逗人發笑,知識含金量也相當高,但蕭宇辰強調,比起創意發想,「故事」本身最重要。和客語人士交流後,團隊更能了解客家族群在意什麼,加上團隊非客家族群,因此更能嗅出讓觀眾感受到反差驚喜的故事,並試圖利用這些故事揭示具教育性的意義。

除了劇本處理、動畫製作,作為知識性節目,故事正確性也不容馬虎。蕭宇辰坦言,節目若預想八個主題,最後通常會有兩個故事因為缺乏資料而放棄,而這顯示出現今客家文化研究不太充足。團隊在區分出「虛構的」都市傳說與「真實的」故事後,更有獨立研究員調查資料真偽,顧及節目的娛樂性及知識面的真實性,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蕭宇辰認為,客家族群依然有許多故事等待我們挖掘,像是東南亞地區的客家族群就鮮少被人提及。而臺灣吧團隊希望未來節目規格拉升到新的境界,想試著以長片製作進軍OTT串流平台,讓世界各地的人認識到獨一無二的客家文化。

 

節目簡介

節目透過不同角度,以世界史的格局來重新認識這個源流複雜的群體。藉由許多意想不到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帶領觀眾探索這段客家邁向世界、在各地產生不同影響的故事。節目講述「世界客家」的豐富樣貌,內容形式以動畫劇情搭配解釋型旁白,這次臺灣吧角色們穿越時空,尋找散佈在世界各地的客家足跡,和觀眾一起探索客家族群不為人知的故事!結尾加入由主題所延伸的反思內容,包含族群認同、移民與種族問題,增加節目在教育端的深度。

原住民族電視台41.【影視類】酷WAWA

節目團隊專訪—走到哪玩到哪,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遊樂場

-由志工記者 彭采晴 報導

《酷WAWA》是由原住民族電視台製播的兒童節目,該節目以孩童為主角,讓孩童講述族語,體驗大人的工作與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及行動。節目使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紀錄部落孩童執行任務的過程,拍攝的過程中,製作團隊尊重孩童的決定,由孩童自由地發揮與主導。這個勇氣可嘉的幼兒任務實境秀節目,於2021年榮獲「第21屆國人自製兒童及少年優質節目五星獎」的年度大獎——「兒少發聲獎」,更連續兩年獲得電視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獎」與「兒童節目獎」的入圍肯定。

製作人曾桂英表示,在實際拍攝中,家長及師長的存在,會透露出「乖小孩」的期待框架,希望孩子能夠乖巧有禮,無形中壓抑孩子的活力、個性與想像力,相當可惜,像是有一次老師幫孩子們完成道具的製作,但製作團隊其實是希望由孩子們親手動手做道具;有時候家長在拍攝現場,孩子們會變得非常依賴家長,這樣反而影響孩童的情緒及潛力,因此團隊必須跟老師或家長溝通,還特別把他們支開。

導演謝濬澺提到,他曾擔心孩子們遇到突發狀況時可能沒辦法解決,但後來他選擇相信孩子,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夥伴,也讓孩子把他當成朋友,陪著他們聊天和玩耍,才發現其實孩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用他們的想像力解決所有的問題,讓節目更有生命力。

曾桂英希望透過《酷WAWA》這個節目讓孩子去挑戰自我,培養孩子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藉此節目向觀眾展現勇敢做夢、追夢的精神。

 

節目簡介

節目中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挑戰大人認為的不可能,過程中鼓勵孩子,給予他們力量、提供知識和榜樣,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優缺點,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意和主動性。節目改變了大人的觀念,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無限的可能性和創意,以全新態度看待孩子的能力,『不再框架孩子』!

公共電視台25.【影視類】水果冰淇淋

節目團隊專訪—兒少節目長青樹的變與不變:數位時代下的《水果冰淇淋》

–由志工記者 虞富棠 報導

從公視開播至今24年以來,《水果冰淇淋》陪伴了無數兒少茁壯成長,可謂台灣兒少節目的長青樹。面對數位化的浪潮,這棵長青樹又該如何因應呢?《水果冰淇淋》製作人江敏菁指出,想傳遞給給小朋友的基本價值不會隨著時間改變,該調整的是說故事的方式。

「孩子們在成長道路上會面對到很多新事物與挑戰,製作這個節目也是一樣的,我們在面對新事物與挑戰的時候,其實就是讓自己像個孩子一般,保持好奇心,多做嘗試。」江敏菁說明,數位浪潮之下生活越來越便利,《水果冰淇淋》也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以及Facebook粉絲專頁,多了許多創新的形式去陪伴孩子們成長。

江敏菁解釋道,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教小朋友有禮貌、友愛、誠實,這些重要的價值並不會隨著時代而改變。所以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要使用孩童們熟悉的數位形式來說故事,透過節目讓孩童們去思考與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

大部分的大人不會去鑽研、分析孩子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但為了能夠與兒童交流、對話,做兒少節目的人其實都很「凍齡」,必須要保持著一顆單純、好奇的心。江敏菁笑著說,為了更充分理解孩子們的需求,並明白他們現階段的新鮮事物是什麼,有時候自己會像是「奇怪的阿姨」,偷偷摸摸地去觀察現在的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與事物。

由於《水果冰淇淋》的主要觀眾是學齡前的小小孩,某些程度上他們沒有媒體的掌控權、遙控器的使用權,所以節目的經營也需要獲取家長的信任,讓家長認同《水果冰淇淋》是適合孩子們觀賞與學習的,是能夠在大人忙碌時非常放心讓孩子們收看的節目,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大保母。

《水果冰淇淋》一直以來「陪孩子玩,陪孩子想,陪孩子看」的理念始終不曾改變。這樣的理念也成為面對變化的信念,也因為這樣,《水果冰淇淋》才能成為家喻戶曉,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優質節目。現在,孩童們不只能在電視上收看,也能夠使用其他電子產品設備進行觀看,甚至可以補上先前因時間問題無法收看的片段或集數。

節目簡介

《水果冰淇淋》最想帶給孩子們的是快樂、健康及愛,這三樣東西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也是此節目最想傳遞的主要價值。節目透過一個熱情的『水果奶奶』、四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淇淇、琳琳、莎拉、哇嚕』、一間熱鬧的冰淇淋店,一群和睦的好鄰居,天天發生奇妙的事情,這個以水果奶奶為主軸所發展的情境劇,除了具有串場功能外,更提供活潑趣味的劇情故事,帶領孩子一起探索生活環境、人際關係、健康以及安全教育等攸關幼兒的議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44.【影視類】樹人大冒險2

節目團隊專訪—兄妹齊心冒險 對抗山林破壞

–由志工記者 徐熙婷 報導

「哥哥變成樹人了,我怎麼辦?」原住民族電視台的《樹人大冒險》系列動畫,以泰雅族小兄妹尤命和尤瑪為中心,除了以精緻的動畫傳遞手足相伴之情和山林保育的重要性之外,也展現原民文化的生活智慧,首集推出時,更獲得休士頓國際影展的獲獎肯定。

從《樹人大冒險1》中的哥哥尤命保護妹妹尤瑪,到《樹人大冒險2》裡,則是換成由妹妹尤瑪找尋「花精公主」解救變成樹人的哥哥,同時也要攜手對抗專門鋸樹的「鐵鋸魔」的傷害。《樹人大冒險》系列導演蘇俊旭與原民台節目企劃戴榕伸在受訪時表示,感謝原民台的大力支持,節目放映後得到的回饋超乎預期,尤命、尤瑪兩兄妹的故事才得以延續。

作為架空世界觀的奇幻原創動畫,《樹人大冒險》系列雖然沒有原著或史實援引,但團隊以嚴謹考究泰雅族背景聞名,進而從動畫細節中保留了傳統文化的考據。同時,動畫配音也是請專業團隊協助,以生活化的用字遣詞及精準的口語發音,讓情緒及語言不失真。

《樹人大冒險》系列講的不只是手足情深,也闡述環境保護的理念。蘇俊旭導演指出,第二集的反派「鐵鋸魔」有著金屬外觀,長相貌似電鋸般的老鼠機械妖怪,即是以專門盜伐山林、鋸樹的「山老鼠」作為反派設計,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傳達出破壞山林是不好的行為。

該系列節目推出後,不僅從台灣在地躍上國際,得到國際獎項的肯定,刺激精彩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更受到許多大小朋友的喜歡。戴榕伸分享,此部作品曾在原鄉小學放映,小朋友們看完後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想要再看更多的故事,這足以證明節目的成功與可看性。

節目簡介

延續尤命與尤瑪的冒險故事,運用奇幻的風格製作全泰雅族語動畫片。藉以傳承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與生活智慧,更希望透過樹人的冒險旅程,呈現對生態環境的守護與省思,了解並學習原住民族愛惜山林的精神,共同來守護環境。生活在台灣這座小島,坐擁珍貴的自然資源,更應該學習如何與環境和平共處。故事藉由兄妹關係的表現,傳遞與家庭相處的正向情感。如何與家人相處,是兒少成長階段面臨的共同課題,同時讓大小朋友都能學習珍惜家人之間的愛。

大愛電視台39.【影視類】青春愛讀書

節目團隊專訪—愛讀書的孩子不孤單!《青春愛讀書》為書蟲打造交流空間

–由志工記者 林約慈 報導

由大愛電視台推出的閱讀節目《青春愛讀書》已開播六年,透過邀請青少年到節目中與主持人謝哲青、作者或專家討論,除了能釐清閱讀時遇到的盲點外,亦能獲得更多元的意見,更能在專家的導讀下體會更深的意涵。製作人李玟諺說:「《青春愛讀書》就像一個小型讀書會,有時我們看完一本書想找人分享,但周遭不一定都是喜歡看書,或是喜歡同類型書的人,如果我們節目可以讓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加上老師和作家的引導,便會讓閱讀的過程變得不那麼孤單。」

為了使節目的選書能夠保持多元,《青春愛讀書》背後有一個由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他們每年會針對自己專精的領域提出書單,再由製作團隊選書。但如何在浩瀚書海中找到合適的書籍?李玟諺表示,除了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外,為了讓台灣的青少年能與世界接軌,他們也會觀察世界趨勢來選書,例如今年他們選擇比爾蓋茲的《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便是希望青少年走出台灣時,能和其他國家的青少年有著共通的話題。

開播第一年便敲響電視金鐘的《青春愛讀書》並非一帆風順,題材、網路、疫情等因素讓他們面臨多次的轉型與調整。李玟諺提到,節目剛開始皆是以台灣文學作品為主,而且來賓一定是作家本人,然而這樣的模式在運作兩年後遇到了瓶頸,堅持以作者本人分享的設定,而放棄經典文學作品,節目便無法有更多元的聲音一起參與討論。因此,節目逐漸加重各國文學的比例,使節目更有國際觀,激盪出來的火花也能有所變化。

不過除了名人大師,節目仍會特別保留集數給台灣的新興作家,近年台灣本土文壇有許多優秀新人作家,他們就曾邀請新興原住民作家沙力浪、程廷,還有深受年輕一輩文青喜歡的張西。

隨著網路平台崛起,電視台不得不面臨轉型,於是節目也開設YouTube頻道,增加受眾。李玟諺充滿感謝地說,當主持人謝哲青知道節目要成YouTube頻道時,慷慨地將自己在粉絲專頁製作的直播「書房小旅行」同步播放在《青春愛讀書》的頻道上,幫助頻道快速地累積許多粉絲,甚至擴大粉絲的年齡層分佈。

如何讓青少年透過該節目而變得喜歡看書?李玟諺認為青少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種是不愛看書的人;第二種是喜歡看書,但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無法理解的地方;第三種則是喜歡看書,但身邊缺乏知音與他討論書中內容。而《青春愛讀書》就是作為這三種讀者交融的存在,製作團隊希望能讓原本不看書的人看完節目後,引起他對這本書或議題的好奇心,進而拿起書本;同時也提供喜歡看書的人一個討論的場域,釐清心中的疑惑,並和同好聚在一起交換意見。

對於節目的期許,李玟諺希望《青春愛讀書》能成為一個讀書人信任的品牌,讓大家信任他們的選書。他們把各種類型的書彙整起來,放在YouTube這個大書櫃,閱聽人有空閒時便能隨手一抽,拿起來「閱讀」,滿足閱聽人對於閱讀的渴望。

由大愛電視台推出的閱讀節目《青春愛讀書》已開播六年,透過邀請青少年到節目中與主持人謝哲青、作者或專家討論,除了能釐清閱讀時遇到的盲點外,亦能獲得更多元的意見,更能在專家的導讀下體會更深的意涵。製作人李玟諺說:「《青春愛讀書》就像一個小型讀書會,有時我們看完一本書想找人分享,但周遭不一定都是喜歡看書,或是喜歡同類型書的人,如果我們節目可以讓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加上老師和作家的引導,便會讓閱讀的過程變得不那麼孤單。」

為了使節目的選書能夠保持多元,《青春愛讀書》背後有一個由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顧問團,他們每年會針對自己專精的領域提出書單,再由製作團隊選書。但如何在浩瀚書海中找到合適的書籍?李玟諺表示,除了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外,為了讓台灣的青少年能與世界接軌,他們也會觀察世界趨勢來選書,例如今年他們選擇比爾蓋茲的《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便是希望青少年走出台灣時,能和其他國家的青少年有著共通的話題。

開播第一年便敲響電視金鐘的《青春愛讀書》並非一帆風順,題材、網路、疫情等因素讓他們面臨多次的轉型與調整。李玟諺提到,節目剛開始皆是以台灣文學作品為主,而且來賓一定是作家本人,然而這樣的模式在運作兩年後遇到了瓶頸,堅持以作者本人分享的設定,而放棄經典文學作品,節目便無法有更多元的聲音一起參與討論。因此,節目逐漸加重各國文學的比例,使節目更有國際觀,激盪出來的火花也能有所變化。

不過除了名人大師,節目仍會特別保留集數給台灣的新興作家,近年台灣本土文壇有許多優秀新人作家,他們就曾邀請新興原住民作家沙力浪、程廷,還有深受年輕一輩文青喜歡的張西。

隨著網路平台崛起,電視台不得不面臨轉型,於是節目也開設YouTube頻道,增加受眾。李玟諺充滿感謝地說,當主持人謝哲青知道節目要成YouTube頻道時,慷慨地將自己在粉絲專頁製作的直播「書房小旅行」同步播放在《青春愛讀書》的頻道上,幫助頻道快速地累積許多粉絲,甚至擴大粉絲的年齡層分佈。

如何讓青少年透過該節目而變得喜歡看書?李玟諺認為青少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種是不愛看書的人;第二種是喜歡看書,但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無法理解的地方;第三種則是喜歡看書,但身邊缺乏知音與他討論書中內容。而《青春愛讀書》就是作為這三種讀者交融的存在,製作團隊希望能讓原本不看書的人看完節目後,引起他對這本書或議題的好奇心,進而拿起書本;同時也提供喜歡看書的人一個討論的場域,釐清心中的疑惑,並和同好聚在一起交換意見。

對於節目的期許,李玟諺希望《青春愛讀書》能成為一個讀書人信任的品牌,讓大家信任他們的選書。他們把各種類型的書彙整起來,放在YouTube這個大書櫃,閱聽人有空閒時便能隨手一抽,拿起來「閱讀」,滿足閱聽人對於閱讀的渴望。

節目簡介

節目每集針對不同主題邀請各領域導讀人陪伴學生共讀,同時邀約不同類型、喜好各異的同學參與錄影,鼓勵不同成長背景的學生暢聊自己的興趣、理想,相互交流、了解其他同齡學生的想法與觀察。主持人謝哲青鼓勵孩子勇敢說出「心內話」,傾聽孩子們的想法,讓思維激盪出新的火花。專業顧問為節目選書,網羅本土文學、世界經典、以及最新國外青少年出版品,以閱讀為橋樑為台灣孩子打開看待世界新視野。

公共電視台24.【影視類】青春發言人

節目團隊專訪—聽見臺灣少年的煩惱,勇敢挑戰社會迷思

–由志工記者 王秝晨 報導

在資訊速食、短影音盛行的世代,公視節目《青春發言人》反其道而行,希望透過深度討論,刺激青少年思考。節目團隊長期深入校園,聆聽學生內心的聲音,再藉著影音專題策展,成為青少年對社會的傳聲筒。製作人賴彥如表示,青少年族群是能夠獨立思考的個體,應該要「直接」和他們討論有爭議的事,如果避而不談,問題將一直存在,雖然節目製作過程也曾收到許多指教,但《青春發言人》至少往前跨出第一步。

該節目主題包羅萬象,包含新穎的BL同人、饒舌次文化,甚至是自殺等爭議話題。節目邀請青少年和大家分享想法,而為了讓節目真實呈現,企編要和受訪者建立互信關係,盡力將青少年的想法完整地傳遞給觀眾。現在年輕人講求「Real」,從節目中一來一往的對話,能感受出受訪者真誠地交流,即便是較不被大眾公開討論的議題,他們也表現得絲毫不扭捏,也因此節目能在網路上獲得廣大迴響。

讓青少年獨立思考,提供他們發聲管道是《青春發言人》團隊的目標。製作團隊2021年發現青少年自殺率連年攀升,決定討論此議題。與傳播委員、心理專家討論數次後,發佈了「小路的選擇」這個影音專題,希望和大家探討此議題,並幫助大眾釐清想法。製作過程中,製作團隊承接許多擔憂,但賴彥如認為:「挑戰社會價值觀是我們的信念,我們有做好心理準備,批評與指教是我們想挑戰的,而這些擔心應該要有人承擔。」在Youtube播出後,團隊收到許多回饋,感謝他們願意製作這樣的專題,將憂鬱者的經歷感受呈現出來,能感動到同樣的族群,讓大眾多一份理解與包容,完成當初受訪者想幫助他人的初衷。

從2016年製作節目至今,已過了七個年頭,隨著時代發展,節目宣傳方式也不斷地調整。賴彥如擔心大眾愈來愈偏好娛樂性事物,或者是像懶人包,能快速獲得答案,這對講求深度的《青春發言人》而言並不樂觀。不過,這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節目近來就嘗試利用IG的reels宣傳,吸引大家觀看節目。該節目最大的願景是希望臺灣所有的青少年有想要討論的事情、有困擾時,會想到《青春發言人》,這個兒少節目非常樂意提供他們發聲的機會。

節目簡介

節目製作以豐富、多元的影像形式,和青少年探討他們的生活、以及各種社會議題,如:性教育、能源問題、青少年次文化等。節目透過對談、人物採訪、微型紀錄片、調查等各種方式,傳達青少年想法與意見、培養青少年思辨能力。響應現今青少年吸收資訊趨勢,節目推播轉型,透過社群媒體,臉書、Youtube及IG帳號播放,在以集錦方式於電視播出。

公視台語台36.【影視類】收成ê彼一工

節目簡介

在收成的那一天,我們看到了什麼?看到孩子說台語、孩子主動幫忙農務、鄉下的人情味氣息、鄰居都是親戚或朋友熟識,互相照顧、老人勤勞動、生活裡有著信仰與走廟等……。希望藉由農作物收成,帶出孩子、家庭、社區、土地與共有的生活。在節目裡,孩子不是獨立個體,孩子是在家裡、社區裡,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

鏡電視19.【影視類】少年新聞週記

節目團隊專訪—站在新聞臺上的青少年

–由志工記者 吳嘉恩 報導

在眾多新聞類型當中,一群成年人選擇製作《少年新聞週記》,將國際與社會議題、多元升學職涯規劃、職業開箱、校園創意課等,從青少年角度剖析新聞,希望青少年能透過節目培養思辨能力、接受多元的價值觀和發掘自己獨特的才能。

製作人張嘉君說,台灣舊有的教育觀念,囡仔人有耳無喙(叫孩子聼大人的話),只會讓孩子長成大人想要的樣子。放手讓孩子認識自己,找出自己想要成爲的那個樣子,這就是自主學習的理念,也是節目標語「陪你成爲更好的自己!」背後的核心價值。

製作單位有感於當今新聞視角單一,因此節目除了解釋發生什麽以外,新聞角度也是製作團隊費盡心思處理的部分之一。當全台為今年國慶表演團隊之一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爲之瘋狂時,製作團隊就以「學生沒有指導老師,全靠學長姐教授樂器,自律排練學習」作為延伸,提出青少年可能在意的觀點;當伊朗頭巾事件成爲全球焦點時,節目邀請在台伊朗學者錄製,不再從西方的眼光看伊朗,而是從伊朗和伊斯蘭的角度切入,找出解讀新聞的另類視野。

張嘉君指出,其實青少年也想知道同年齡的人在做什麽,與其用第三者的角度觀看青少年的世界,不如提供他們開口表達的機會,從他們的視角詮釋青少年的生命故事。張嘉君相信「生命會互相影響」,把話語權交到青少年手上,提供孩子們一個互相鼓勵和陪伴對方成長的機會。

有人曾問,青少年聽得懂沒有簡化過的新聞嗎?青少年的表達能力足以接受新聞採訪嗎?張嘉君一口反駁這些質疑,「你沒跟青少年接觸過吧?很多青少年的口條和表達能力比大人都好呢!」她舉例,在自學系列報導中,一名高三的學生在攝影棚内暢談對自學的理念長達二十分鐘。

在拍攝過程中,製作團隊發現不少青少年都很有想法和主見,比以前自己年輕時都還要成熟,甚至覺得很多孩子的故事值得大家聆聽,也讓團隊多了很多省思。張嘉君認爲,他們不會對青少年有疑慮和設限,只要他們願意分享,團隊就會善用棚内採訪、外出跟拍等各種拍攝手法協助青少年分享故事。

國中放眼於高中,高中放眼於未來,張嘉君希望可以在每周兩個播出時段,為國中生和高中生做出内容上的區隔,誠心誠意地服務12至18歲的學生。青少年的聲音很微弱,需要依靠大家的認同和支持才有辦法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張嘉君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呵護這個稀有的節目,「我們也會繼續努力,再怎麽辛苦都要把節目撐起來!」

節目簡介

《少年新聞週記》是商業專業新聞媒體經營平台裡,第一個鎖焦12-18歲青少年的新聞話題議題類節目,提供數位新世代的青少年具備能耐、安心健康地活出「最適合自己的模樣!」。節目從青少年最擔心、最想知道解答的話題議題切入,藉由議題引發青少年對於媒體的識讀與思辨。

客家電視台33.【影視類】練習生,衝一波!

節目團隊專訪—《練習生,衝一波!》將邁入第5年 從志工領域轉戰高中社團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練習生,衝一波!》從2018年開始至今已製播超過50集,從第5季開始節目主軸從「體驗志工」轉型成「體驗高中社團」,製作人高嘉鴻說,主持人被設定成「社團裡最菜的社員」,把節目的舞台讓給學生,帶領觀眾從第一人稱視角窺探高中社團的真實面紗,他進一步透露:「每次體驗後,連主持人自己都收穫滿滿。」

該節目過去透過實際體驗,創造青年與非營利組織互動的機會,也期待突破「志工很無聊、不適合年輕人」的刻板印象,如今則轉型成揭開高中社團的多元面貌。節目雖由客家電視台出品,但要找到能操流利客語的高中生實在不容易,因此從第3季開始改由客台主持人主持,藉此維持一定客語比例,也讓整體節奏更順暢。

外傳「108課綱」扼殺社團活力,造成學生為了升學而湧入學術性社團,高嘉鴻實際觀察後指出「確實有這種現象,但仍因學校而異」,像是他們還是接觸過軍事研究、兒童節目、網美、調酒等相當有特色的社團,其中明道中學的「空拍機社」讓他最印象深刻。他表示,由於明道中學的師長本身就在玩空拍機,所以可說是學校上下都熱衷空拍機領域,「老師甚至鼓勵學生用3D列印自己做出空拍機」。

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節目宗旨是盡量把舞台留給學生,而不是由製作單位或指導老師主導,這個堅持也讓學生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現。高嘉鴻回憶,有次在拍攝飛盤社的過程中,主持人不小心腳扭傷了,於是學生馬上調整形式,讓主持人能夠減少移動,後來拍攝結束後學生竟和主持人分享「這就跟人生一樣,隨時要能因應意外調整」,成熟程度令高嘉鴻頻頻點頭。

對於節目的轉型,可以感受到高嘉鴻的滿意,以及實際走進高中社團帶給團隊的驚喜。高嘉鴻分析,志工領域做久了其實每次結局都很類似,但是當我們抱持著向學生學習的心態,跟著社團幹部一起「運作」社團,而不單單只是參與社課時,有如一起「生活」,隨之而來的感觸與收穫是很獨特而深刻的。

然而,高嘉鴻也分享轉型後遇到的困難,像是最需要積極克服的是版權問題,所以製作單位通常會先向社團成員討論其所使用的音樂,事先跟版權商洽談,因此像是經常大量使用版權音樂的熱舞社、熱音社等,就是節目比較難觸及的類型。此外,由於節奏考量,節目通常也以動態性社團為優先,高嘉鴻坦言,這確實是目前選題上的限制。

 

節目簡介

節目特別安排主持人化身為「志工練習生」,前往全台灣的公益社福團體,真實體驗每項志工服務內容,展現多元的志工面貌,發掘出當志工的樂趣、意義與價值。節目呈現善心義舉的正能量,激發青少年樂於思考有關社會責任與自身關係,理解將心比心、感同身受的重要。在面臨事與願違、熱心被誤解、好事變壞事的現實百態時,都是值得兩面省思的社會課程。

公共電視台23.【影視類】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

節目團隊專訪—《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一場與兒童進行對話的省思旅裎

–由志工記者 賴采翎 報導

在「2022台灣國際兒童影展」作為第十屆影展特別企劃而製作的《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是一部動畫紀錄片,「將舊有的歷史內容再製並賦予它新生命、給它新的詮釋」,郭菀玲監製希望可以製作一個能突顯台灣孩童共同生活經驗的影片。作為一部兒童影展中的特別企劃,《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在片長10分鐘的時間裡,導演張吾青巧妙地融合兒童訪談內容與畫作、日治時期明信片數位影像,以及國家電影中心的典藏史料影片,透過媒材的融合製作出這個作品,希望能讓台灣的孩子在影片中看到台灣的景色,並在其中找到自我認同。

天馬行空、充滿想像與傳奇幻想的兒童片或許很有趣,但距離現實太過遙遠,無法呼應孩子生活時空的環境,而《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融合動畫、文獻史料、兒童畫作等元素,在不同媒材的結合上,張吾青導演運用「視覺」與「敘述」兩種方式穿插執行,像是在視覺上,動畫中的男孩與紀錄片中的男孩重疊進行跳轉;在敘述方面,導演將小朋友所討論的內容和對世界的想像的創作動畫化,藉由這兩種方式讓畫面能夠和諧流暢地切換。即便是寫實的紀錄片,與天馬行空的卡通動畫結合後,也能成為一個生動有趣,且具有歷史意義的短片。

該影片大部分是在闡述過去至未來的變化,短片以一百年作為一段明確區分出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單位,讓三者的時間區段更加鮮明,再以兩兩之間的對比,來具體化那些孩童對未來的想像。張吾青導演表示,在設計這樣的時間區段時,對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點彼此之間的想像是非線性的關係:過去之於現在、現在之於未來,甚至是過去之於未來。如此跳耀的設計是希望大家在觀賞過後能對未來有更多的思考與發想,學習歷史除了能了解過去,更是為了要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因為現在的每分每秒都將成為過去,可以改變的正是那些即將成為現在的未來。

為了能夠貼近兒童的心聲,該影片製作團隊訂定了兒童訪問的目標,並成立工作坊直接與兒童進行對話。工作坊的執行方式是以不同年齡層分別訪問與進行訪後創作,訪談過後發現,低年級小朋友所說的內容較天馬行空,而高年級的孩子則是會提出更具體縝密的建設性意見。不論是因為無所畏懼,而突破框架思考的低年級孩童,還是因為自行設置限制條件而提出可執行之具體方案的高年級孩童,都成功表達孩童自己內心的想法。

《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想讓孩童去思考在變化萬千、資訊流通無國界、科技發展飛快的現代社會,什麼才是對人類、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什麼是需要傳承的?哪些又是需要改變的?製作團隊希望透過這部短片使大人自然地與小孩探討議題,讓大家知道——其實小孩並非什麼都不懂,他們是用世上最純粹、最真摯的眼光看世界,看似天馬行空的話語,卻能句句擊中人心,引發人們對當前社會議題的省思。藉由這部影片與孩子對話,讓孩子的聲音得到重視,讓孩子的想法能夠被肯定、被看見。

 

節目簡介

《一百年後的我,你好嗎?》以100年前的台灣是什麼樣為開端,想像100年後的自己和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如果能活100年,想對那時候的自己說什麼呢?影片為第十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特別企劃,結合歷史影音資料、兒童訪談與繪畫作品,架構出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在童言童語回顧過去、思考未來各種可能性的同時,也讓人不經意發現,無論科技如何發達,人與人之間溫暖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客家電視台32.【影視類】喔走!48小時

節目團隊專訪—「沒有挑戰的人生是不會快樂的」48小時戶外體驗突破自我

–由志工記者 莊于瑩 報導

近年來,兒少、成人都有「手機成癮」的問題,而玩手遊、看抖音等更成為兒少日常。該如何將兒少觀眾的注意力拉回到電視裡的優質節目呢?這個問題是許多節目製作人絞盡腦汁想克服的難題。《喔走!48小時》希望讓兒少跳脫網路世界、放下手機,回歸最實際的生活,並展開探索自然、發掘人文、挑戰自我的冒險旅程。

根據研究,歐洲、日本等地區小朋友,若完成小時候必做的50件事情,尤其是參與戶外活動,長大後過得相對快樂。另外,兒童被3C產品圍繞,罹患精神疾病者越來越多,逐漸缺乏與大自然互動的機會。《喔走!48小時》希望激發出觀眾出去走走的動機,感受戶外活動的價值,並且勇於接受自我挑戰,也期望藉由節目傳遞客家語言,讓大眾知道客家話並沒有消失。

《喔走!48小時》是台灣第一個兒童主持的實境節目。前幾季以「競賽」為主軸,後來發覺參與錄製的兒少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並沒有享受歷程。後幾季的節目雖然仍以競賽為最終目標,但更著重過程中「增能」(enabling)元素,讓兒少主持人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我們是玩真的!」從節目海選兒少主持人到節目開拍,都是以最真實的畫面呈現給觀眾,整個過程讓許多兒少主持人意猶味盡。每季的主題是以兒少或家長感興趣的熱門話題來設計節目流程,讓參與的兒少主持人能從拍攝中得到快樂,並突破自我,因為「沒有挑戰的人生是不會快樂的」。

「場地對,節目就成功了一半」,李賢華製作人及黃秋瑋製作人表示,《喔走!48小時》的製作充滿挑戰,因為天氣會直接影響戶外節目的拍攝。再來就是後製問題,要從大量的影像素材中,剪輯出二十幾分鐘的精華,對後製團隊而言是需要經過討論達成共識,才能呈現給觀眾兒少從事戶外活動的原貌。

 

節目簡介

《喔走!48小時》是一部透過任務引導,讓孩子接受各種戶外挑戰,與大自然重新和好、互動的節目,過程中學會為自我安全負責、合作、同理、彼此關懷、解決問題。「海洋系列」規劃跟海洋有關的挑戰,帶領兒童從接觸海洋、親近海洋、進入海洋到愛上海洋,如何安全進入海洋,到後來在大海中悠游自在、體驗各種樂趣。「山林主題」除學習登山技能外,還規劃三個階段的登山考驗,從登山裝備開始思考,學習打包技巧、背包選擇、鞋帶綁法、急難救助、GPS定位、領隊品格等,透過各種登山可能遭遇的困難,從而突破難關、勇往直前的山野精神。

公共電視台21.【影視類】公視主題之夜SHOW

節目團隊專訪—公民不分高低,《公視主題之夜SHOW》讓你暢談公共事務

–由志工記者 吳嘉恩 報導

《公視主題之夜SHOW》以播放紀錄片和電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呈現當週主題,舉辦公民論壇讓與談人和現場觀眾圍繞主題進行深度解析和討論。製作人莊又竑認爲,雖然不同國家的文化歷史脈絡都有所差異,但仍不乏一些與台灣相似的面向及社會問題,因此節目多從國外尋找探討相關議題的紀錄片和電影,作爲台灣的借鏡。

製作團隊會視當集節目主題,決定邀請的與談人類型,以「自殺,到底想殺死什麽?」主題爲例,邀請精神科醫師、精神權益運動者、癌症病人照護者和NGO協會創辦人一起坐在台上,引導現場來賓進行討論。莊又竑強調,無論是坐在台上或台下,與談人或現場觀衆,大家都是公民,但爲了讓參與論壇的所有人聚焦在主題上,節目需要依靠主持人和與談人帶領大家深入主題核心進行討論。因此,製作團隊經常在座位的擺法、與談人和觀眾之間的發言比例等細節來回討論,以彰顯公民論壇的價值和精神。

製作團隊曾在「我們進監獄做什麽?」這一集不開放其他公民入場,僅邀請六名與談人參與錄影。兩位前受刑人、社工、監所管理員和法務部長在節目中摘下頭銜,直接以名字稱呼對方,嘗試讓大家在同一個高度進行討論。對製作團隊來説,這是最理想的公民論壇進行方式。

「從0到100歲,只要是活著的人,我都覺得是公民」莊又竑說,公民論壇是屬於公民的討論空間,不一定需要擁有博士學位或知識份子的稱號才有資格參與,她還説常有高中生會到現場來參與討論。如果對節目的議題有興趣,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論壇、發表意見,激盪出多樣觀點和思考面向。

《公視主題之夜SHOW》討論的範圍很廣,當中包括很多一般節目不會提及的主題,包括香港移民潮、成人片的影響、對身障者的玩笑、學校威權等等。莊又竑認爲,公共電視台有責任把冷門、非主流的議題放在檯面上,讓大家一起面對這些爭議議題,社會才有對話的可能,進而達成共識。

節目簡介

《公視主題之夜SHOW》是一場實境秀,讓嚴肅的社會議題也能輕鬆談!任何人都可以上節目自由地表達意見,直接吐槽提出,保留當下最自然地發生,反映真實的實境節目。邀請公民參與,拍攝他們的生活實踐,讓所有人感同深受,對議題有更深切的體會。融合網路世代最常使用的修圖軟體,舉辦線上問卷調查,蒐集網路公民意見納入論壇討論題綱。邀請不同國家的世界公民,克服時差加入討論,廣納多元文化不同觀點,連線進行國際交流,增進台灣與世界國民外交,做到不分國界的公民論壇秀。在疫情警戒下,以視訊軟體連線,打破時空距離隔閡,取代現場公民進行節目訪談。

客家電視台31.【影視類】音樂關鍵字

節目團隊專訪—「聽」「見」音樂的共鳴 科學也可以感性

–由志工記者 徐熙婷 報導

當你在聽音樂時,會想到什麼呢?「科學」或許會是難以聯想的答案,但客家電視台自製動畫《音樂關鍵字》首創「音樂科學知識節目」,將音樂與科學連結起來,從客語到音樂學,再到當中的科學原理與介紹、音樂治療等等,節目帶領觀眾聽歌、看節目之餘,學習音樂中的科學知識。

「科普」意即將看似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普及至大眾。然而現今觀眾普遍對科普節目有著單調、無趣的刻板印象,因此團隊想翻轉這個印象,最終決定以貼近日常、也是青少年感興趣的音樂題材為主題,製作《音樂關鍵字》。

除了演繹科學知識以外,《音樂關鍵字》的另一大亮點是節目裡與劇情息息相關的原創歌曲。製作人羅亦娌表示,這些歌曲都是與音樂人接洽,充分溝通後的成果,因為除了需要與詞曲創作者們闡明劇情走向、劇本風格等細節,也得考量主角的創作功力與質感,最終才得以完成一首首符合高中生、充滿青春熱血又質樸的曲風。

由於《音樂關鍵字》是全台亦是全球首創的音樂科學知識節目,查找資料、諮詢專業顧問團隊等基礎工作都必須從無到有自己來,團隊必須先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後,才能有效地演繹給觀眾。羅亦娌坦言,這部分是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加上動畫製作耗時整整三年,因此團隊也多次為此感到挫折,甚至想放棄。所幸在共同努力之下,克服困難,完成所有節目的企劃。

羅亦娌以第三集探討的主題「吼音」為例,指出「吼」會牽涉到物理學、心理學及生理學等範疇,這些其實都跟青少年的學科範圍有關,所以藉由動畫「演繹」與「傳遞」這些知識,再透過一首首原創歌曲展現科學「浪漫」與「感性」的一面,這也讓該節目兼具知識與情感。

節目簡介

《音樂關鍵字》是台灣首部以客語發音的原創「音樂科普動畫系列」,以青少年的日常校園生活為創作背景,結合熱搜的音樂主題,找出其背後與聲音相關的科學概念,如:音高、泛音、樂音中的雜質等等,透過生動幽默、溫馨感人的劇情,運用3D動畫串起聲音與音樂的物理學、心理學、生理學,為劇情量身訂做原創客語歌曲,呈現科普知識,展開一段橫越人文藝術與科學思維的旅程。藉此鼓勵年輕人參與、互動音樂科普的探究、實作與實驗,並實踐與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

公共電視台20.【影視類】下課花路米-壯遊闖天下3

節目簡介

《下課花路米-壯遊闖天下3》全系列十六集,前後集次緊密的結構設計,引導孩子們能夠系統性、完整的認識每一系列所規劃的主題。以小背包客「自主旅行」為主軸,探索一個和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世界,也鼓勵電視機前的小朋友能夠走出舒適圈,在陌生的環境中,大膽追夢、挑戰極限,以及如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從艱難的旅行中學習成長。途中更將生態環保、人文歷史等元素溶入壯遊之中,使小背包客們可以更深度探索並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實境節目,反映真實,看見小朋友的堅強及韌性、成長與蛻變,勇敢嘗試並發掘自己的能力。

Podcast4.【聲音類】童話透中島

節目團隊專訪—在空中說故事,帶著聽眾飛進《童話透中島》

–由志工記者 蔣沛妤 報導

在這個講求聲光刺激、視覺爆炸的時代,Podcast節目《童話透中島》是一座由聲音構成的島嶼,藉由純粹而生動的聲音說故事,讓想像力無限延伸,深受聽眾的喜愛。

主持人江志倫笑著說,「當初節目命名的方式是讓讀小學的女兒拿去班上給同學們投票。」在《童話透中島》中,所有的聽眾都是「島民」,登島後便可以讓眼睛、腦袋從聲光刺激中解放出來,自由飛翔在童話的世界裡。

主持人謝佼娟則說,其實三位節目主持人都有自己的正職工作,由於熱愛聲音表演,才會讓他們聚在一起說故事。節目企劃上,會先選擇一篇故事,再以這篇故事為底本,加入具兒少教育意涵的內容進行延伸,長出不同故事。例如:以故事角色的行為舉止做品格教育,或是透過故事情節的設計,安插公民議題等。

該節目不單單只是說故事而已,主持人也會配合各項節慶推出不一樣的節目內容。像是父親節時《童話透中島》曾搜集島民們想對爸爸們說的話,幫忙島民們在空中傳遞出去。其中讓主持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島民爸爸是空軍,他希望爸爸在空中執行任務時可以平平安安。

《童話透中島》除了使用華語錄製之外,近期推出閩南語(臺語)的故事節目。近年來小朋友對於母語越來越陌生,為推廣母語,主持人們絞盡腦汁地撰寫閩南語的企劃腳本。主持人葉又菁為了能夠更準確地掌握閩南語用詞,還去參加閩南語中高級檢定,她表示﹕「寫閩南語的企劃比國語來得更有挑戰性,經常要思考該怎麼講才能讓聽眾好理解。」。」

《童話透中島》今年邁入第二年,三位主持人表示,為了提升節目品質,未來節目將改成訂閱制。有位國小島民在直播聊天室說要去殺豬公來支持節目,主持人們也回應,訂閱付費絕對是大家能負擔的金額,所以開玩笑地說「請各位島民不要濫宰豬公。」

《童話透中島》今年十月中旬才在臉書粉絲專頁進行兩週年「直播說故事感謝活動」,目前也正在規畫現場說故事的實體活動,預計將舉行一些親子活動,讓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同參與。此外,《童話透中島》也將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希望可以帶給聽眾更多精采的故事。

 

節目簡介

《童話透中島》的節目內容以經典童話故事為主軸進行改編,帶領孩子進入想像力的世界。藉由故事前後的人物聊天、討論與思辨,賦予經典童話新的思考觀點,並延申討論與故事有關的科普、安全、歷史地理、文化、國際觀及語文素養等知識。希望能讓小朋友減少用眼時間,輕鬆聽故事之餘同時吸收知識、關懷在地文化,也同時培養核心素養以及迎向未來的眼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0.【聲音類】聽見台灣聲景

節目團隊專訪—停下腳步、駐足聆聽,來自大自然的美妙旋律!《聽見台灣聲景》用心聽台灣!

–由志工記者 許詠婷 報導

「從城市公園,到鄉間田野,聽見台灣聲景,用心聽台灣!」,隨著主持人鳳婷姐姐與小宥的帶領,在《聽見台灣聲景》中,聽眾彷彿身歷其境,在大自然的空間轉換,認識在台灣生活的鳥類,藉由與鳥專家連線的進一步介紹,瞭解該鳥類的特色與習性,讓大朋友、小朋友一起用耳朵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許健挺分台長分享,《聽見台灣聲景》來自大專產學合作的專題,從2020年以來,以24節氣為時間軸,收錄不同的鳥鳴、蛙鳴、蟲鳴,以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作為導引,帶領聽眾進入聲景場域與主題。這一季的《聽見台灣聲景》從彰化分台周遭開始尋覓,延續以往的經驗,以最原始的聲景呈現給聽眾。分台長認為,當收錄的聲景與我們日常的生活環境重疊,更能引起共鳴。節目中的白頭翁、白耳畫眉、冠羽畫眉、褐頭鷦鶯、中杜鵑、小雲雀、紅嘴黑鵯、五色鳥以及小彎嘴,都是與人類同住在低中海拔地區的好夥伴。

蔡鳳婷主持人說,廣播節目的迷人之處有核心三元素:口白、音樂、音效的搭配,當三者融合的巧妙,就能為聽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聽見台灣聲景》的特色就是在於以生動有趣、充滿故事性的方式做到三元素的呈現,即使節目只有五分鐘,令人驚喜的劇情展開,搭配每一個情節轉換的音效、音樂,加上富含趣味的口白互動,既令人印象深刻,又不會搶走聲景主角的風采,能牢牢地抓住聽眾的耳朵,充份發揮廣播的優勢,為聽眾帶來豐富的聽覺饗宴,就好像自己真的走進了那個聲景!

《聽見台灣聲景》實際的製作團隊就只有兩個人:許健挺分台長親自前往場域收錄聲景,蔡鳳婷主持人則負責一切後製與主持工作,非常不容易!《聽見台灣聲景》作為首次獨立製作的作品,蔡鳳婷主持人說,營造「聲」歷其境的感受是一大挑戰,即便認為第一集節目的發揮不如自我預期,但回憶起這段歷程,反倒覺得是一個進步的起點。

兩位製作人平時都有其它專職工作,但憑著想做一檔有趣節目的信念,以及期許兒少能開啟「聽」的察覺力,最終順利地完成該節目。製作途中遇到許多的貴人,像是小宥、鳥專家李建安老師等等,如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起塑造出節目的精彩!許健挺表示,過程中除了學習許多鳥類知識以及連結起自己童年的記憶,重要的是相信節目可以解答、傳播及分享這片土地上動人的生態樂章。我們身處的環境都是聲景,但我們卻不曾駐足聆聽這份美妙,在沈溺於3C產品的生活中,找到聆聽土地、探索自然的感動,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件事!只要我們能守護及保持在地生態環境永續,鳥類們就能依循一年24節氣的節奏,傳唱著牠們的「即興旋律」。

《聽見台灣聲景》不僅將持續更新,更發行互動式鳥類撲克牌文創商品,持續與淡江大學賴婷鈴副教授合作,結合學生們的聲景作品,希望在自然數位教材製作上盡一份心力。

節目簡介

《聽見台灣聲景》節目,以導入「聲音療癒體驗」(ASMR)的意涵,傾聽台灣土地聲景為出發點,試著收錄這塊土地不同場域隨著節氣變化的聲景,節目透過大人與小孩間活潑的對話銜接聲景踏查,搭配音樂及少量的人聲獨白,融合為一則又一則動聽的自然樂章,帶領聽眾享受「聆聽」的樂趣,用聲音「觀看」世界,遠離塵囂,將身心靈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進行一趟聲音療癒體驗。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15.【聲音類】時代劇場

節目團隊專訪—每個時代都有引人入勝的劇場

-由志工記者 彭采晴 報導

《時代劇場》為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所製播的廣播節目,該廣播劇《時代劇場》改編自台南大學戲劇創作系—許瑞芳老師同名著作《鳳凰花開了》,這齣以日本殖民時期至台灣解嚴時期,結合母語及歷史的廣播劇,試著帶領聽眾回到當時的台灣,感受當時台灣在日治前後所發生的種種事情。該節目結合母語及歷史,反映出時代的縮影,最近才剛一舉拿下第57屆廣播金鐘獎「廣播劇獎」的殊榮。

在母語日漸式微之際,年輕世代不願意說母語,對於母語越來越陌生,《時代劇場》希望引領青少年能夠以聽故事的方式學習母語與接觸台灣歷史。《鳳凰花開了》原本是舞台劇的劇本,由於與廣播劇的呈現方式不同,所以製作團隊在劇本上做了一些刪改。

《鳳凰花開了》的歷史背景為台灣皇民化運動時期,相當於民國初年,由於距今已久,為了要忠於原著,用了旁白以及考究歷史,用文字敘述的方式來做補強,像是劇中時常出現李香蘭的歌。此外在考究歷史的過程中也需要訪談歷史人物的家屬,陳惠芳表示,做這些前置作業就是為了讓這齣廣播劇可以更貼近歷史原型,讓聽眾在接觸母語的同時可以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更了解。

陳惠芳指出,拿下金鐘對團隊來說是很大的肯定,這會讓團隊更有動力去製作更精采的內容,未來也會找出優質的素材製播新的廣播劇。吳志濱則是說,不管有沒有得獎,開心個一兩天後還是得繼續認真工作,持續準備更豐富的內容給聽眾,海外有不少聽眾喜歡聽央廣的節目,這些粉絲給予他很多信心創造更好的節目。

節目簡介

今年《時代劇場》選擇「鳳凰花開了」劇本製播,這齣戲劇由臺南大學戲劇創作系許瑞芳老師的著作,由文建會出版。節目以台語廣播劇為創作主軸,透過台灣俗諺語及日常對話,展現台語文日常化的一面,讓青少年聽眾能夠適時融入台灣當年的生活氛圍,以及學習到台灣通俗用語。在廣播劇中更帶入台灣文化與歷史,乃至自由民主社會不同階段的演變進程,讓青少年聽眾在聆聽之後,也可以用聽故事的輕鬆方式增長知識。

Podcast3.【聲音類】聽說有故事

節目團隊專訪—透過故事教會孩子如何面對生活

–由志工記者 徐芷儀 報導

《聽說有故事》的主持人叮噹媽咪以陪伴孩子為出發點,她發現,孩子們在聽故事時總會被誇張、跌宕起伏的聲音所吸引,很快地就能投入到故事的情境當中,脫離大人世界所構築的生活框架,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王國。

《聽說有故事》的每個節目,在開始錄製之前都會經歷兩至三個月的打磨時間,從一開始的劇本撰寫、角色分析、音色設計,到最後的錄製剪接,每個步驟都是經過無數次的討論,為的就是要透過聲音的力量傳達親情、友情、感恩、冒險等核心精神。叮噹媽咪表示,她希望這些故事帶給孩子的不只是當下的感動,她更希望能夠影響孩子們在長大之後可以勇於改變與面對困難。

叮噹媽咪也分享節目製作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礙於節目,只能透過聲音、音效來陳述,所以很需要靠自己的想像力。以原創劇本「我的師父是梅林」來說,當梅林出場時,她必須先幻想自己是梅林本人,輪到波特上場時,則必須切換為波特的角色。因此在錄音時,她常會感覺自己好像人格分裂,錄到最後往往會忘記自己是切換到哪個角色、該使用哪個角色的聲音,於是不得不重來一次。每個角色都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歷程去詮釋,所以在錄製過程中會跟著角色一同經歷抉擇,體會角色的掙扎與痛苦,甚至跟著一起痛哭流涕。

叮噹媽咪表示,製作動機其實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她希望能讓待在家中的孩子們有一個聽故事的管道。於是,她開始嘗試透過手機錄音,向前輩們請教寶貴經驗,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節目收聽人數從原本的幾百人到幾千人,現在每集都有固定四萬多位聽眾收聽節目。

對於未來的規劃,叮噹媽咪則是說,她會持續挑選優良的故事,努力定時更新,也會繼續鑽研原創劇本。她表示,無論是故事意涵還是故事架構,都需要至少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蒐集資料,過程非常不容易,她期許自己未來能夠寫出像「小紅帽」這樣經典的故事。

節目簡介

節目以原創兒童故事、出版社合作童書故事的內容,透過叮噹媽咪溫柔又多變的聲音,帶給孩子許多豐富又有趣的故事,從中國傳統神話到歐洲魔法世界,叮噹媽咪總能駕馭各類風格的童話故事,並帶著孩子一同進入無限的想像世界!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14.【聲音類】開箱職人BAR

節目團隊專訪—打破青少年的職涯困境,《開箱職人BAR》職場的新手指南

–由志工記者 賴采翎 報導

「職業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它是生活行駛的軌道,將會成為你的生活日常」中央廣播電臺節目《開箱職人BAR》的主持人屠潔提到,自己在大學時期的第一次實習就感受到職場的真實,不僅不如外表那樣光鮮,更不如想像中得那般夢幻。那次的經歷不只改變她的人生志向,也確立了《開箱職人BAR》的主題。選擇職業就是選擇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這份職業的工作型態為何、需要具備什麼能力與條件,都是進入職場前不可不知的,所以為了讓青少年在面對職涯選擇時,能夠充分掌握所有選項、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開箱職人BAR》成為替少年量身打造的職涯指南。

該節目以聽眾從「職場關鍵字」猜測來賓職業作為開場,拉開各個職業的神秘面紗。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該份職業,這些關鍵字在答案揭曉的那一刻,強而有力地植入聽眾腦海、打破對該職業的刻板印象。節目每集都會邀請不同的青年職人分享其行業特色與職場祕辛,無論是幸福或辛苦,來賓都向聽眾娓娓道來最真實、深入的內容。

「現代人生活步調過於倉促,都想在短時間內擷取到重點或精華,可是有些情感的交流是需要靠言語遞進、慢慢增溫的」屠潔表示,製作訪談節目時最重要的便是能夠讓受訪者侃侃而談,願意敞開心胸分享,稱聽眾為「學弟妹」、受訪職人為「學長姐」就是《開箱職人BAR》獨特的稱謂設計,藉此營造與聽眾、受訪職人一起坐在咖啡館,傾心交流、分享生活經驗的氛圍,不僅能讓職人更自在地暢聊談心,也能讓青少年聽眾毫無壓力地聆聽。

為了向青少年聽眾傳遞多元視角與創新思維,該節目邀請的對象以青年職人為主,但即便年輕,他們的職場經驗仍相當豐富。屠潔坦言,如何適切引導青年職人說出青少年最需要的資訊、分享簡要卻完整的故事內容是節目製作的一大課題。屠潔希望《開箱職人BAR》能成為青少年選擇志向時,最實用的工具節目,因此每集節目最後,都會讓受訪者向聽眾提點入行的基礎能力與必備要件。

《開箱職人BAR》是自2021年1月於中央廣播電臺開播的節目,而在2022年開始同步發表於Podcast平台,打破「Podcast的崛起可能會成為傳統廣播的衝擊」一說。屠潔表示,節目在一定年限後會在電台下架,但Podcast不會,內容也可以不斷累積,因此上架Podcast平台能更方便聽眾隨時隨地重播或回頭查找內容。

「職業即是生活歷程」身為一位身兼數職,跨足各個行業的主持人、旅行作家、脫口秀演員的屠潔,絕對是主持《開箱職人BAR》的不二人選,「在各個職業吸取到的經驗值,成就我每場訪談,而在切換角色過程中,我也能更全面地了解每份工作的不同面向」,她在《開箱職人BAR》主持的第一年便入圍廣播金鐘獎的「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屠潔表示,該節目對自己來說不單單只是一份職業,更是個具有社會責任的節目,希望能讓青少年在收聽後有所收穫,追夢不是盲目地追著夢想跑,而是跟著以夢想為名的領跑員一同向前,奮力邁向終點。

 

節目簡介

《開箱職人Bar》是專為青少年打造的節目,節目主持人以人生選擇職場的學姐角色出發,透過節目帶領學弟妹們了解2022年現今的職場狀態,主要透過開箱的形式,訪談35歲以下的青年職人,讓12-18歲的青少年聽眾更能窺知真實的職場面貌,了解青年職人特色與認識職場所需的專職技能;透過對話引導,讓青少年聽眾更能確切掌握職場方向,填寫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科系。

財團法人寶島客家廣播電台12.【聲音類】愛思客Me

節目團隊專訪—抓住浮木,尋找出口。《愛思客Me》期待給青少年們帶來一個機會與希望

–由志工記者 方婷渝 報導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講客電台節目《愛思客Me》的兩位製作人曾止妤、張柏謙,透過默契十足的主持功力,加上生動有趣的節目設計,讓他們首次報名廣播金鐘獎便一舉拿下「少年節目主持人獎」殊榮。事實上,張柏謙是第一次嘗試製作廣播節目,他們認為「實現自我」很重要,獲獎讓他們感到非常地幸運,也讓他們相信「做廣播」是一件正確的事情,期待繼續透過節目傳達理念,並向聽眾分享更多人生故事。

「愛思客Me」取自英文的「Ask Me」,當中「愛」字具有客語雙關「要」的含義,象徵「要思考客家」。節目內容以當今青少年相關的議題為主軸,透過客英教學與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青少年輕鬆學習。

談起節目起源,兩位製作人認為時代改變會產生不一樣的社會問題,每位孩子在人生階段面臨到的困境與挑戰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這些經歷也許我們都曾經遭遇過,所以希望藉此節目,讓青少年多去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陪伴著青少年們一同成長。

《愛思客Me》非常注重探討、傳達議題的方式,以及帶給聽眾的感受。曾止妤認為,處理較具爭議的話題時,更需忠於事件的本身,讓同學確實感受到事件帶給這個世界的震撼力。另外,她認為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有許多傷疤,那些傷疤即使我們能理解與明白,但實際上我們都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因此在邀請受訪來賓前,他們必須做足功課,以合適的談話方式讓對方感到自在。

新媒體時代來臨,《愛思客Me》以廣播的形式出發,卻不受限其中,發掘出許多可能性。製作廣播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僅通過聽覺,就充分傳達理念,對此,他們嘗試設計多種的節目內容,用輕鬆有趣的談話方式,讓不懂客語的聽眾也能被吸引。另外,節目在配樂也下足功夫,從開場音樂、中間的廣播劇配樂與插曲,一直到最後的收尾音樂,都非常講究。透過音樂區隔每段節目內容,希望藉此讓聽眾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緒,恰如其分的配樂設計讓整體的聽覺藝術更上一層樓。

「推廣客家文化」是兩位製作人最大的共識,也是製作節目的初衷,期望讓大眾體會到客家文化之美,進而發揚客家精神。未來《愛思客Me》將向下扎根,拓寬年齡層,讓客家文化被更廣泛地聽見與看見。

 

節目簡介

《愛思客Me》取自英文中的「Ask Me」,「愛」也是客家話中的「要」,期望同學們能激發學習力,「要」主動發問和思考,更「愛」上客家!節目主要透過活潑生動的客語情境劇、遊戲以及青少年最在乎的主題開箱,期許陪伴青少年聽眾一起大笑、一起築夢、一起面對生命中的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9.【聲音類】Crazy實驗室

節目團隊專訪—科學不可怕 《Crazy實驗室》帶你進入瘋狂科普世界

–由志工記者 莊于瑩 報導

「數理化」應該是許多人學生時期的惡夢,而《Crazy實驗室》​​就是要來打破這樣的噩夢!該節目希望激發青少年探究科普的熱情,記錄瘋狂實驗歷程,讓科學不再那麼「可怕」,並藉由校園科展團隊的介紹與分享,培養聽眾自然科學的基本素養,讓科學更貼近生活。

《Crazy實驗室》的主持人由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系主任錢偉鈞(K博士)及​​臺中市立臺中女中高一學生亮亮組成,亮亮原是科展小主播,這次轉戰廣播,​​和大學教授一起主持科普節目。在這個「老少配」的組合中,K博士以老師的身份分享科普知識,而亮亮在節目裡以學生的角度負責「打破沙鍋問到底」,蹦出許多火花。

節目雖以科學知識的問與答為主題,但因為不涉及成績、考試,所以來賓只要有疑問或不瞭解之處,就會直接提出,並不會礙於學習壓力不敢發問,這是《Crazy實驗室》想呈現給聽眾最真實的科普問答,把自然科學帶入生活。

主持人在節目中是導引的角色,讓學生科展團隊分享實驗歷程,藉此增進同學與老師、家長甚至校長間的互動,無論是教育現場的感人時刻、值得探討的案例與學習的榜樣等,都帶給聽眾最真切的團隊記憶和有溫度的科學探索。

有別於影像類節目,廣播只能透過聲音傳遞資訊似乎存在著限制,但主持人K博士與亮亮認為用聲音傳遞訊息並不是一種限制,因為許多人並沒有時間去欣賞一整個影片,但若在通勤的時候,透過廣播接收知識,專注度甚至會比影像類節目來得高,聽眾能更瞭解節目中要傳遞的真實情感與故事。

節目簡介

《Crazy實驗室》鎖定少年節目的定位,以crazy之名挑戰廣播介紹科展的可能,節目中老學者與國中女學生的跨世代組合,一老一少「打嘴鼓」,介紹無數的校園科展與團隊科學探索的故事,有火花、有沉吟、有雀躍、有焦慮、有淚有笑,更有共通的堅持不放棄,爭一口氣的科學精神!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8.【聲音類】音樂妙力客

節目團隊專訪—從日常生活走入音樂世界的一盞明燈

–由志工記者 林約慈 報導

由資深廣播主持人施賢琴(小茱姊姊)製播的兒童音樂節目《音樂妙力客》,秉持著推廣音樂的初衷,挑選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音樂,帶領小朋友由淺至深地認識音樂。施賢琴認為,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們透過音樂抒發情緒、與世界對話,小朋友在缺乏引導下,對於台灣本土音樂或古典音樂會覺得艱澀難懂,但其實音樂無所不在,透過常聽到的音樂作為切入點,就能降低音樂的接觸門檻,對音樂的推廣與啟蒙更是一大助力。

《音樂妙力客》除了挑選能與小朋友生活經驗做連結的音樂外,在節目安排上也會針對固定主題做細部延伸,樂曲形式、音樂家生平也多有著墨,將廣博精深的音樂知識化作廣播劇,或與專家對談的方式,幫助小朋友有更好的理解。隨著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每個月亦推出一集認識台灣本土音樂的內容,讓小朋友對自身的文化能有所了解,在國際化的趨勢下,也能推廣專屬於台灣的音樂。

節目的資訊量過於龐大,如何吸引小朋友繼續收聽是許多節目都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音樂妙力客》另有一名具有音樂班背景的小主持人作為節目調性的調和劑。透過小主持人的角度,她可以提供較代表性的看法與意見,而在音樂專業知識上,她能給予回饋與適切的表達,使得整體節目層次更加地豐富。

此外,線下的校園活動是施賢琴推廣節目的管道,她表示她擅長從小朋友形容的回答中掌握他們對音樂的認識程度,當他們使用的言詞變得更豐富具體時,便代表音樂這顆種子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音樂則是在他們心中形成了畫面。「音樂欣賞」這件事非常主觀,同樣一首音樂,每個人聆聽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當小朋友能夠不畏旁人眼光,誠實地抒發自己內心感受時,這不僅是在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更能在分享己見的過程中,協助他們尋找知音。

受到短影音興起的影響,抖音音樂不斷重複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詞成為小朋友圈子的主流音樂,但「抖音歌」音樂性極低,歌詞沒有意義地隨意拼湊而為人詬病,甚至被視為摧殘音樂品味的有害物質。但施賢琴認為,音樂沒有所謂的好壞,世界上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音樂調性與曲式,過去亦有許多音樂風格在當代並不受歡迎。音樂品味的培養並非只遵照特定的框架,而是應抱持著「神農嚐百草」的精神,若能多聽不同的音樂,自然而然就能夠找到自己的音樂品味,亦能建立音樂鑑賞的能力。

雖然現在《音樂妙力客》已完播,但一路走來,施賢琴收到了不少鼓勵與回饋,甚至累積了不少成人忠實聽眾,因此今年開播的《不只是音樂》不僅希望能持續進行音樂推廣,更期望能夠探討音樂背後蘊藏的文化與歷史脈絡,讓音樂不只是音樂。

節目簡介

《音樂妙力客》是以「音樂即生活」的構思下企劃出來的節目,運用孩子們愛聽故事及遊戲的特性,作為認識、接觸音樂的橋樑。經由不同的音符及旋律,建構充滿趣味、豐富的音樂欣賞與學習環境,從不同類型的樂曲及努力不懈的音樂家,把樂曲、各國文化、品格教育及音樂常識巧妙串連,孩子們能從中感悟音樂、學習音樂家品性及增進音樂常識,讓音樂成為涵養孩童成長的重要養份。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7.【聲音類】青春創學院

節目團隊專訪—《青春創學院》陪你一起學習科技知識

–由志工記者 吳嘉恩 報導

《青春創學院》主持人端端(陳端慧)點出,「學院」兩個字反映節目製作理念,也就是不管文科或理科,端端都希望同學們保持開放性的想法,跳脫原本的學習範疇,互相觀察和學習,藉由彼此交流促成跨域合作。因此,該廣播節目邀請國高中職的學生、老師,和專家對談,分享彼此創意學習的心路歷程。

把音樂老師和物理老師放在教室裡一起上課會是什麽樣子?談起創辦節目的初衷,身爲藝術領域專才的端端覺得這是學校很難辦到的事,於是著手準備另類的跨域教學内容,像是結合音樂和科技,看看兩者可以擦出什麽火花。如同節目2019年入圍廣播金鐘時獲得的評語:「誰能夠在錄音室裡做實驗?這個節目就可以!」端端真的在廣播節目上做跨域課程的實驗,促成文理科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達到「為非藝術腦的學生做藝術,為非物理腦的學生做物理」的目的。

端端坦言,自己並不擅長科學領域,讀再多資料都不可能比得上科學專家和老師,她才能擁有和學生一般對科學、科技好奇又不確定的視野,願意爲了節目閲讀大量相關書籍、上網找資料,從零開始學習。有時,她看了七八本書都覺得了解得不夠深入,需要結合網路上的資料才能製作一集三十分鐘節目;有時備課太足,只能在過多的資訊中做取捨,整理出最精華的內容放進節目裡。

從藝術跳進科技領域,端端笑説自己爲了這個節目白了不少頭髮,但她堅信未來就是一個文理雙腦並用的時代。她舉例,曾經有個高中生在錄製節目時接到電話,媽媽在另一頭焦急地說房間的警報器響了不知道該怎麽辦,原來,這位高中生在房間内裝了物聯網的防盜警報器,當有人偷偷走進房間就會大聲響起。科技可以帶來創新,前提在於解決什麽問題、創造哪種生活便利。

《青春創學院》歷經四年,始終一人攬起節目内容策劃、錄音、剪輯、邀訪的端端抱著一顆陪伴學生同行的心,帶他們認識科技領域的工作環境和責任。她希望節目可以提供同學們對科技職涯的想像,讓他們知道科技業不只跟賺錢有關,也有技術瓶頸和職業倫理的問題,讓他們在前往學習科技的路上做好充分準備。

節目簡介

《青春創學院》節目,以創新概念呈現,推廣科技教育--依據教育部中小學課程綱要中自然科技領域為主軸進行規劃,體現「科技來自生活,生活創造科技」。目標聽眾為國高中職在校學生,節目中邀請學生及老師共同參與,並邀請專業達人共同對話,真實傳達創意學習的心路歷程,傳承寶貴的經驗與知識!

Podcast2.【聲音類】欖仁媽媽說故事

節目團隊專訪—大小孩們的樹洞,《欖仁媽媽說故事》伴你一同成長

–由志工記者 虞富棠 報導

《欖仁媽媽說故事》是一個以「永續經營」為理念的Podcast節目,主持人欖仁媽媽說她愛好文學及兒童相關的事物,除了聲音創作外,現階段也正在鑽研、進修兒童文學,希望能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帶給小朋友無盡的想像,傳遞給孩子們萬物皆平等的永續共好觀念。

欖仁媽媽表示,她非常喜歡聲音創作,自己曾在蔣勳老師的節目中找回內心的平靜,高中時也創辦過廣播社。之所以會做這個節目,起初只是因為平時就有說故事給孩子聽的需求,後來才把聲音錄下來讓更多人聽見。

隨著她說故事的時間越來越長,欖仁媽媽笑說,把她當成「樹洞」的家長也隨之增加,她發現原來不僅是孩子們在聽故事,而是所有聆聽節目的人都是「孩子」,不論是10歲或是80歲、小孩抑或家長,她希望聽眾收聽節目後,都能將生活重新歸零,體會生活的美好。

欖仁媽媽的大女兒妞妞姐姐從節目一開始策劃就是主持人之一。妞妞姐姐很喜歡聽故事,也喜歡扮演各種角色,從最初只是單純地唸故事與女兒互動,到現在原創故事內容後,由女兒負責詮釋角色,她不但投入其中,也很享受過程。談及與孩子一同創作Podcast的困難,欖仁媽媽說,「孩子生病」常讓她蠟燭多頭燒,因為不僅要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更要維持自己的工作進度。

對本身就喜愛兒童文學的欖仁媽媽來說,「寫故事」與「說故事」並不困難,反而是後製讓她頭痛,尤其是剪接好的節目須搭配整體的節奏,加上音效、設計橋段等等,需要下更多的功夫,10分鐘的內容要花4至5小時製作。

《欖仁媽媽說故事》其實不是一開始就規劃要做「永續共好」,而是和許多基金會、廣告商互動之後,才慢慢地發展出這個理念。欖仁媽媽說,最大的影響因素還是她的兩個寶貝女兒,隨著大女兒妞妞姐姐的年齡增長,節目的年齡守備範圍也跟著擴大,像從小小孩的繪本走向跟兒少議題相關的故事。欖仁媽媽期許自己把對兩個女兒的愛化作置身投入節目製作的熱情,相信陪伴女兒這條路能走得很長、很遠。

節目簡介

《欖仁媽媽學校》以好玩的原創故事,搭配親子互動間淺白易懂的言語,讓兒少聽眾能在輕鬆的狀況下,接觸國際新聞、性平、共融等多元主題,並使用不同語言(西文/緬甸文/英語/客語/原民語)加以介紹台灣在地文化並推廣至國際。節目結尾帶入親子互動討論觀點,最後透過自身育兒經驗回覆聽眾投書與留言。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13.【聲音類】人生想想劇場

節目團隊專訪—聲音比影像更能激發想像 從廣播劇體驗人生百態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曾在2020年金鐘獎拿下廣播劇獎的《人生想想劇場》,多年來致力透過「廣播劇」推廣台灣文學作品,並從中探討不同年齡、職業會遇到的「人生難題」。雖然當代影視內容成為主流,但是製作人李正純認為「聲音比影像更能構築出豐富的故事形象」,因此他強調「廣播劇」仍是重要的傳播形式。

《人生想想劇場》主要取材自台灣富有文學性的優質小說,主題圍繞人生相關議題,像是本次參與評選的集數即在探討「年輕學生為何自殺」的議題,李正純說,不同於傳統上對下的說教口吻,該節目希望藉由「劇」的形式,將聽眾帶入情境,激發不同世代彼此間的理解,進而達到對話的效果。

李正純指出,影視內容看似多采多姿,但當藉由真實演出後,觀眾對文本的認知就被限制住了,反倒是聲音作品能留給聽眾更多的「想像空間」,因而讓相同的文本發展出更豐富的形象。於是他認為,廣播劇還是很重要傳播資產,雖然因為效益不高導致投入者越來越少,但應該盡力保留。

文學作品如何改編成生動的廣播劇?李正純解釋,文學作品會堆砌許多華美的辭藻,甚至讀者要反覆讀幾遍才能領略當中意涵,因此轉成聲音的傳播形式,就必須有所取捨,讓詞句更貼近聽眾的生活經驗及需求,而廣播從業者的專業就在於如何透過聲音,重現文學作品描繪的情境。

人生難題何其多,能探討的議題也還很多,李正純表示,期待這個節目能持續跟上社會脈動,並挖掘更多多元的議題,擴展聽眾對人生及社會的視野,像是他就透露「宗教和人生」可能會是下個階段想處理的主題。

不過,李正純也點出「台灣文學創作領域萎縮」的現狀,讓《人生想想劇場》在選材上遭遇一些瓶頸,但他樂觀地說,這正凸顯這個節目想推廣文學的責任,希望大家能透過不同的方式,支持台灣優質的文學作品。

節目簡介

藉由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想想人生的諸多煩惱與困境,主要鼓勵青少年發揮所長,成就自己,也幫助別人。本節目製作團隊成員(編劇、導播、音效、演員)皆具有扎實深厚的專業技能,且多次獲得金鐘獎肯定。製作過程力求完美,每一句對白、每一個音效,任何細節絕不妥協,使聽眾能如同身臨其境般,讓廣播劇走出新格局,使收聽廣播劇成為影音平台充斥下最貼心的陪伴!

講客廣播電台11.【聲音類】耳公探險隊

節目團隊專訪—聽見療癒的聲音,《耳公探險隊》的科學家精神

–由志工記者 王秝晨 報導

《耳公探險隊》是客台後生鍾依芹和張凱翔合製與主持的客語「聲音」節目,連續兩年受到廣播金鐘獎的肯定。節目每集選定不同主題,錄製細緻的聲音,介紹相關知識。兩人認識十多年,獨特的默契與互動成為節目一大特色,合拍的主持狀態經常能感染聽眾。節目以ASMR(大腦按摩)概念,帶領聽眾更仔細地聆聽日常中的小聲音,期許在疫情間節目能療癒聽眾的耳朵與身心。

該節目分為三個環節,首先讓聽眾「聽聲音猜主題」,接著進入「知識問答」,最後則是「耳公聽、玩玩看」,透過與主題相關的桌遊或模擬聲音操作,帶領觀眾體驗百變的聲音戲法。今年節目新增「聲音實驗」,從發聲原理出發,像是實驗蚊子怎麼發聲、留聲機的原理,讓聽眾能藉此學習知識。兩位主持人坦言,為了要給觀眾明確的對比,必須安排成功與失敗的實驗方法,所以他們要費盡心思找出成功途徑,可說是目前為止所遇到最困難的挑戰。

節目不只要有娛樂性,也要有教育意義,故節目中使用的資料也應該謹慎蒐集,才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在製作「蠟管留聲機」的單元時,他們特地去研讀發明家的理論知識,確保資訊傳遞正確。而做節目的一大挑戰是如何將內容統整、找出相符合的主題資訊,是故,主持人在腦中自有一套邏輯,除了避免內容錯誤、相互矛盾外,也要營造輕鬆的對談環境,展現節目專業度。

《耳公探險隊》以太空冒險的概念包裝,開場就讓聽眾身歷其境,彷彿真的進入宇宙探索,節目音效都是由凱翔一手打造,只為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空間氛圍。他們表示,由於兩人過去活躍於電視領域,所以很希望將主持電視節目的思維帶入廣播,以聽覺豐富空間想像,挑戰廣播節目的企劃方式,開啟無限的可能性。

依芹和凱翔希望透過節目傳遞「聆聽自己和彼此」的觀念,和他人相處時,要懂得靜下心聆聽,隨著時間推移,更要學習聆聽自己的聲音,分辨出他人要求與自身期望。雖然聽眾族群可能暫時無法領會,但他們期望傳遞出這樣的價值觀,透過《耳公探險隊》,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種子,待日後發芽茁壯。

節目簡介

《耳公探險隊》節目以大量客語呈現,透過撥放日常生活中的聲音,以ASMR(聲音療癒體驗)概念出發,讓聽眾細細聆聽聲音的趣味,並進行任務挑戰,邀請聽眾化身探險隊員,一起探索聲音、新知、趣事!期望在輕鬆笑鬧的過程中,讓聽眾與節目互動,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帶領青少年聽眾朋友學習客語不無聊,挖掘與思考生活中的知識,化身為聲音實驗的探險家。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6.【聲音類】大耳朵探險家

節目團隊專訪—從生活經驗出發,學習法律從小開始

–由志工記者 楊佳臻 報導

近期一舉榮獲第五十七屆廣播金鐘獎「兒童節目獎」與「兒童節目主持人獎」的《大耳朵探險家》,由施賢琴(小茱姐姐)與黃柏諺(柏諺哥哥)搭檔主持,將複雜艱深的法律議題轉化成輕鬆易理解的節目內容,使兒童從小接觸學習法律,並運用與實踐於生活中。兩位主持人皆認為「法律」對孩子們來說很重要,應從小培養法治觀念與法學素養,因此節目將題材與孩童們的生活做連結,主題圍繞在學校、家庭、日常生活,試圖引起共鳴與好奇。

要將法律轉譯成淺顯易懂的語言,切入角度非常重要,除了從生活經驗出發外,節目還以「闖關」的形式串起不同單元。黃柏諺表示,希望透過闖關的方式,帶著孩子透過問題做更多的思考,讓收聽節目的聽眾都能化做「小小探險家」,一同闖關蒐集大耳朵勳章,這樣既有參與感,也能有趣地學習法律知識。

此外,該節目也以「原創」童話故事作為主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帶出法律議題。施賢琴表示,故事都由兩位主持人親自發想設計,有別於傳統經典童話,原創故事在編排故事軸線上保有更大的彈性與空間。而這些童話故事皆以「動物」作為主角,則是希望能讓孩子能用更輕鬆的方式接觸嚴肅的法律問題,因為動物角色,能產生更多發揮與想像空間。

有別於先前製作節目的經驗,兩位主持人皆表示,在錄製《大耳朵探險家》之前,需要先做大量功課。像是事前蒐集與爬梳法律相關資料,設計不同關卡與單元,並進一步和律師討論溝通,修正出最適切並正確的節目內容。另外,每集節目皆會邀請小朋友一同闖關與說故事,即使節目圍繞在複雜的法律問題上,來上節目的小朋友即便沒有寫稿,也能順暢地回應,主要是節目內容貼近生活,可以讓小朋友自然地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兩位主持人更表示,小朋友上節目前也是需要做功課,小朋友拿到問題後,必須先思考過,如此一來,節目既不會流於形式化,又能獲得小朋友真實的想法。

《大耳朵探險家》雖然談論的是複雜的法律議題,但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搭配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試圖營造孩童輕鬆學習法律的環境。兩位主持人分享,每次錄音獲得孩子們最實質的回饋就是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幸福的事。

 

節目簡介

《大耳朵探險家》以故事及遊戲的形式貫穿節目,內容設計三道法律關卡,邀請小朋友進行闖關,並由律師進行專業且清楚易懂的方式解析法律問題,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下,培養孩子的法治觀念,引導孩子進行不同面向的思考,教育孩子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節目尾聲更邀請小朋友分享闖關心得,強化法律重點,增強記憶點。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5.【聲音類】技職MVP

節目團隊專訪—技職不是次等教育,《技職MVP》讓國手帶你「聲」臨其境,探索真正的技職教育

–由志工記者 賴采翎 報導

「希望這些在世界舞台上拿下好成績,成為台灣之光的國手們,能成為我們的典範,並讓大家知道『人生不是只有一條道路,只要找到心之所向並走對方向,即便是在讀書方面較不具優勢的學生,也能透過技能與技術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技職MVP》的主持人季潔說道,從全國賽、國手選拔,一路走到成為國手為台爭光,無論得到任何名次都是國人的榮耀。《技職MVP》透過邀請在國際比賽中表現出色的技職青少年國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讓世人看見台灣技職教育的成果,並藉此幫助面臨升學志向選擇的少年們深入瞭解各個技職學類,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職涯道路。

許多人對現行學制與升學路徑相當陌生,技術型高中甚至有十五群科,還有各種多元入學管道,像技優甄審、技優保送等,這是對聽眾而言會較難懂的部分。因此,該節目會邀請國中生一同錄製,分享從收聽前對該科別的想像、至聽完MVP介紹後的收穫,還會邀請技術型高中的校長作為嘉賓為學生解惑。而為了融合如此多元的內容,轉場音效的設計更是節目引人入勝的關鍵,不僅能吸引聽眾的耳朵,也能引導聽眾一一探究MVP在技職競賽中獲獎歷程。

《技職MVP》最大的特色即在單集中以豐富多元的聲音素材,使聽眾身臨其境地了解該職類的訓練過程。雖然透過外訪採集聲音並將素材帶回,接著再與受訪者、各個嘉賓的口白結合,終能製作出一個單集,是相較其他只有棚內錄製的廣播節目更加困難的選擇,但季潔表示,製作《技職MVP》必須走出錄音室,這樣才能更具體地傳達技能操作的過程,使聽眾對該職類能有更清晰的想像,「因為是做喜歡的事,所以不論多麼繁瑣複雜,我都會快樂地完成。」

成為國手是技職競賽中的最高榮譽,而「MVP」意為「最有價值的選手」。每位創下佳績、表現優異的選手背後,都有著一顆目標堅定、熱愛專業的心,他們犧牲了學生時代應有的娛樂活動,將時間與心力投注在國際賽場上。即便選手爐火純青,但比賽中可能還是會遇到難以掌握的變因,不過只要站上世界舞台,不論名次為何,都是台灣的驕傲。因此《技職MVP》不只邀請金牌選手,所有選手都有受訪機會,但季潔坦言,考慮到廣播節目的限制,除了成績優異的選手之外,還希望邀請來自偏鄉學校的選手,了解如何克服資源上的限制。《技職MVP》看中選手的成功之路與其背後的奮鬥故事,期許能讓每個為台爭光的國手都能被肯定,都有被看見的機會。

「技職教育在台灣是非常弱勢的教育」季潔指出,自教育部開始推廣技職教育以來,即使十年間不斷透過各種方式宣傳技職教育,卻深刻感知「要翻轉國人對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仍有難度」,因此便毅然決定要製作關於技職教育的節目。對季潔來說,不論是《技職MVP》還是《技職翻轉人生》,兩檔在2021年的廣播金鐘獎一舉拿下《少年節目獎》與《單元節目獎》兩項大獎的節目,都是對她耕耘多年的一大肯定。季潔允諾會繼續以己之力為技職教育發聲,而節目的製作也會不斷地更新與調整,以去蕪存菁的方式為聽眾呈現更純粹的《技職MVP》。

 

節目簡介

《技職MVP》節目的製播,希望打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氛圍,透過全國技能競賽金牌以及在國際技能競賽,獲得金、銀、銅、優勝的各職類的最有價值選手的學習、競賽歷程分享,帶領少年朋友了解技職教育15群科的特色與學習生涯進路發展。希望透過《技職MVP》,能讓家長、老師與在升學路上迷惘的同學擁有另外一種選擇,藉由技能學習掌握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Podcast1.【聲音類】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

節目團隊專訪—聽有溫度的故事,讓寂寞都值得被陪伴

–由志工記者 蒲恩惠 報導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涵蓋著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以及題材豐富多元的繪本童書等改編故事,主持人鄭哲偉(維多叔叔)表示,經典童話具有傳承意涵,能創造親子之間的共同回憶。此外,他也擅長將時序、時事、時節巧妙地融入在故事裡,成為不少家長和孩童在疫情期間的溫暖慰藉。

該節目在故事環節裡面設計「聲音麵包屑」互動式小遊戲,主要靈感來自糖果屋「邊撿拾麵包屑邊尋找回家的路」的情節。在收聽節目的過程中,孩童會尋找特定聲音的來源處,並確認聲音正確與否,不僅增添趣味性,也希望藉此激發孩童的專注力及記憶力。另外鄭哲偉也相當重視聽眾回饋,他指出,早期部分節目因為背景音太大而影響收聽體驗,所以重新混音、編輯後,製成「故事返校日」系列,藉此感謝粉絲一路上的支持與肯定。

「陪伴不分年紀,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挫折、不如意的時候,通常會拯救我們的是回想與回憶」談起製作節目的初衷,鄭哲偉希望藉由說故事的形式陪伴聽眾,用聲音的力量撫慰心靈。鄭哲偉回憶說,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忙於工作,只能自己說故事給自己聽,為了填補這份遺憾,自2019年開始著手進行製作Podcast,說故事給大小朋友聽。鄭哲偉分享,他一直都是「Dada阿姨」的聽眾,直至Dada阿姨驟逝,他才知道Dada姨在生病期間仍庫存故事給孩子們收聽,讓他著實感動,他希望延續Dada阿姨的精神與小朋友一起成長。

維多叔叔分享,身為節目主持人最大的挑戰是「聲音的表達方式」。他坦言雖然已經從事音樂電台二十幾年,但「說故事需要轉換表達方式」是他始料未及的!幸好以前擔任電台DJ的經歷給足他深厚的音樂背景,讓他在說故事時能更完善地演出。

有別於一般故事廣播劇,《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特色為內容搭配豐富音樂和多樣的情境音效,以溫暖生動的嗓音,風趣的故事內容,以及發人省思的人生寓意,自然地帶出故事與聲音的完美結合,陪伴大小朋友度過無數的夜晚。

維多叔叔進一步透露,除了《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維多叔叔的故事維修車》外,最近籌備的新頻道《歡樂車ON AIR》將開始更新與發表,這個子頻道會介紹與解讀繪本故事,也會邀請許多親子育兒專家一起交流,經由經驗分享,教大家如何透過「說故事」與小朋友互動,希望藉此和家長更近距離地切磋教養上的大小事。

節目簡介

《維多叔叔的故事歡樂車》,以「想像力聽見我們的與眾不同」為主要核心概念,依時序、時節、時事以及家長日常反饋,挑選合適的故事題材。設計不同「說故事」過程的層次,從【故事引言】的點題引導、【故事廣播劇】的沈浸式劇情享受、【聲音麵包屑】的聲音撿拾遊戲與知識性啟發、【故事啟發】提供未完待續、增加親子互動空間,以及【斧頭盃機智大賽】從故事延伸閱讀生活裡有趣的未知小常識。另外,季度性舉辦【聲力軍募集】,親子一同透過該活動的指定配音內容,用手機即可參與故事角色錄音的樂趣,當聆聽者成為說故事的參與者,被動化為主動,讓聽故事這件事別具意義。

靖天電視台/台灣綜合台媒體,有事嗎?

節目團隊專訪—孩子的角度觀看媒體

–由志工記者 翁靖祐 報導

《媒體,有事嗎》是一齣兒童媒體素養節目,強調與台灣各地小學共創的概念,讓節目視角從孩子的眼界出發。製作人陳奕蓁補充道,《媒體,有事嗎》一集設定在15分鐘上下,是希望能夠讓節目時長更彈性,更有機會配合各種媒體素養教材的優良選擇,讓《媒體,有事嗎》配合課堂出現,使得媒體素養教育能夠更加豐富和有趣。

 

製作人謝旻諺和陳奕蓁談到製作該節目的契機,謝旻諺表示2018年是台灣媒體生態的轉捩點,當時湧現了大量的串流影音平台和節目內容。但他發現,在兒少媒體識讀這方面的內容,仍處於貧瘠的狀態,於是謝旻諺便決定和友人們攜手創造兒少媒體識讀之節目。

 

致力於發展兒少媒體識讀的兩位製作人表示,在數位媒體時代下,希望推廣不挑食、全面閱讀事件的能力,陳奕蓁也談到,曾收到觀眾正面反饋,「《媒體,有事嗎》絕對是每個年齡層都受用的優質節目」。陳奕蓁補充道,現今收看媒體的管道太多,與其限制兒少媒體的使用,不如真正帶領他們去了解媒體的各個面向,進而避免錯誤的學習和認知。

 

在製作節目的過程中,兩位製作人皆同意,在現有的市場找到切入點是相當困難的,面對這樣的問題,也只能逐步去調整節目的走向,陳奕蓁更解釋,在節目的片段設計上捨棄了最原先預設的布偶模式,改用動畫的方式來呈現,希望能夠讓《媒體,有事嗎》更有市場性,陳奕蓁也透露,這些動畫往後更會發展成繪本教材,適用於學校裡的媒體素養課程。

 

兩位製作人大方透露,未來《媒體,有事嗎》的發展會有兩大重點,發展共創性和有在地性價值的媒體;共創性的意義在於讓鏡頭主導權回到孩子身上,有些鏡頭反而是孩子彼此間的拍攝才會出現特定的珍貴畫面;甚至可藉由孩子的角度,成功發揚其在地文化認同價值。

 

節目簡介

100%來自孩子聲音的媒體素養節目,一方面呼應媒體素養的社會缺口,產製寓教於樂價值的內容;另一方面用媒體賦能的方式,邀請曾為媒體環境弱勢的孩子,回歸兒童節目的主角,共創內容,向更多孩子展現媒體的正向影響力。《媒體,有事嗎》節目,是2021年獻給臺灣孩子的禮物。

客家電視台練習生,衝一波!

節目團隊專訪高中生體驗志工生活 用節目串起社會善循環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練習生」指參與志工體驗的高中生,「衝一波」則有奮力投入社會善循環的意象。製作人高嘉鴻過去曾待過基金會,他認為這個節目,藉由實際引介高中生進入志工場域,不只能培養同理心,也同時打破「志工很無聊、不適合年輕人」的刻板印象。

 

《練習生,衝一波!》在螢幕前後都深具意義。螢幕前,除了志工體驗,也創造與不同非營利組織互動的機會,串連社會正能量;螢幕後,觀眾透過節目認識不同組織及議題,深具教育意涵。高嘉鴻表示,曾有觀眾分享他透過這個節目認識綠鬣蜥,才瞭解外來種對環境的破壞有多大;也有觀眾發現「原來當志工其實很不容易」!

 

曾待過商業台的高嘉鴻表示,他很開心能在客家電視台做這個節目,因為除了收視率外,「留下紀錄」也是這個節目的重要價值。例如,今年初藻礁議題在社會發酵時,他們曾做過的藻礁專題就在社會討論上重新被賦予價值;又如高雄城中城大火事件發生後,之前的南機場專題再次收到新的觀眾回饋。

 

不過,這個節目如何彰顯並傳遞客家文化?高嘉鴻笑說,其實客家電視台沒有給製作團隊太多侷限,像是沒有一定得要找跟客家有關的主題或團體。但是他也說,除了主持人是客家人,製作團隊也是具客家背景的團體,所以節目本身就是從客家人的視角去規劃與從事體驗活動,並不背離客家電視台宗旨。

 

事實上,《練習生,衝一波!》從第3季開始就改由客台主持人主持,高嘉鴻解釋,主因是後來發現要找到具流利客語能力的高中生實在不容易,但也因為如此,節目節奏更好掌握、互動也更加自然。高嘉鴻進一步補充,目前做到第4季後發現找新組織也遭遇瓶頸,因此他也埋下伏筆,表示未來可能也規劃新節目型態。

 

節目簡介

全台灣擁有百萬志工大軍,常年無私投入各類公益服務,他們不光補足了政府與民間機構力有未逮之處,更是成就台灣最美風景的象徵之一。然而對青少年來說,再有意義的善心義舉,若只是為了完成服務學習時數所”必須參與的任務”,那實在可惜了,因此《練習生,衝一波!》期望能透過多元的志工服務實境體驗,讓青少年看見更寬廣的服務價值與成就他人的意義,尤其在透過真誠的人際互動與勞力付出後,竟然會有這麼多意想不到的樂趣與成就感呢!

客家電視台奔跑吧!阿公

 

節目團隊專訪—用聲音與科學對話 撕掉艱深的刻板印象

–由志工記者 藍妮蒨 報導

《奔跑吧!阿公》是一部以音樂結合科普知識的客家動畫微電影,為《音樂關鍵字-尋聲》續集,劇情接續到主角阿辰與阿公之間有趣的故事,帶出聲音和運動間的科學影響力,輕鬆療癒的節奏搭配原創音樂,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讓聲音與科學在動畫中對話,以顛覆了大眾對於「科學就是艱深」的刻板印象。

「科學推廣這方面,需要有更多人一起來努力」回歸到《奔跑吧!阿公》的初衷,製作人羅亦娌認為「科學雖普及,但在你我求學期間,對於這件事情好像是會感到很陌生的,科學好像就是科學家的事情,但其實科學跟人民息息相關,科學間接也是一種態度與基礎知識與創造力的培養。」

羅亦娌分享,科學與音樂間的巧妙連結是遠超乎我們想像的,但科學本身就相當複雜,要運用簡單的方式結合劇情動畫呈現,這是她在製作中面臨到最大的挑戰;儘管困難,但她仍秉持著「科學很多人做,但我想要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信念致力製作《奔跑吧!阿公》,拉近科學與人們之間的距離。

《奔跑吧!阿公》片長十多分鐘,觀眾除了能感受到阿辰與阿公間有愛的互動外,羅亦娌更大膽挑戰在這部作品中,嘗試將傳統客家小調元素進行全新改編,實在令人欲罷不能;至於接續一系列的作品,羅亦娌也透露,將以阿辰為中心,展開關於家庭、夫妻或主角本身的愛情等故事,帶出「聲音與音樂」其實是最浪漫的「科學」。

節目簡介

《奔跑吧!阿公》是『台灣首創音樂科普動畫微電影』,將聲音與音樂相關的科普知識,濃縮在短短十分鐘的故事裡,以明快的劇情引導出科學原理,配搭原創音樂,讓觀眾感受到生活裡無處不在的「聲音與音樂」其實是最浪漫的「科學」。

原住民族電視台uninang健康站

節目簡介

本節目秉持社會責任與服務部落之使命為宗旨。『透過醫療、生活資訊、部落文化的專家與來賓對談與分享,提供正確的醫學、生活資訊,傳遞多面向的諮詢、提升族人朋友們正確及最新的資訊並為健康把關。』 多元文化內涵的主持群,針對每集不同議題設計情境劇,説、演、唱、跳,發揮專長增加節目觀眾的新鮮感,也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為提供兒少優質之節目,規劃了性平教育相關內容邀請來賓及性平專家、親子教育專家透過聊天分享,啟動資訊自然輸入腦部功能,完成電視的寓教於樂功能。讓來賓及觀眾藉由節目學習父母孩子如何雙向溝通、如何讓自己遠離危險碰觸,以及找回身體的自主權。

東森幼幼台超級總動員

節目團隊專訪—多才多藝嘉年華 全臺笑聲集合啦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超級總動員,大家來動員」由鍾欣凌、郭彥均主持的《超級總動員》,在今年獲第56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提名,雖然最終飲恨,但它早已成為國小學生的家常話題。東森幼幼台製作部經理王慧真就分享,她經常接到許多國小老師請託,希望讓學生上《超級總動員》,作為難忘的畢業禮物。

 

《超級總動員》主要邀請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組隊參加,節目過程中會安排各類挑戰遊戲讓兩隊彼此PK,考驗來賓的體力、耐力、創意跟默契,在激發勝負慾的同時,也經常引來滿堂笑聲。此外,由於經常有球隊、樂隊等特色組隊,因此節目也會安排表演時間,讓來自全臺各地的國小學生得以交流、切磋。

 

王慧真回憶,當時會發展這個節目主要是想突破過去「針對學齡前」的頻道型態,但是這也不是純粹的「綜藝節目」,因為節目宗旨也包括讓小學生展現不同的才藝,並且透過團體競賽的方式,理解「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

 

《超級總動員》早已成為家常話題,王慧真舉例,過去曾有一位學生非常想參加,但是受限於一定要5個人才能報名,因此他竭盡全力找不同班的人組隊,最後終於如願報名成功。還有一次是來自金門的國小生,他們為了參加週日錄影的節目,竟自費搭飛機、包車前往,也不管回到家睡不到幾小時就要上課,可見吸引力之大。

 

王慧真坦言,近年收視狀況各種因素的確有受影響,但是每次在錄影時與兒少朋友們相處總是能獲得很大的能量,也提醒自己與製作團隊當初投入時的初衷,自然會產生使命感。

節目簡介

《超級總動員》提倡及提供各學校展現才藝表演之平台,鼓勵小學中高年級同學藉由本節目之團隊競賽,賦予同學話語權,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學習公平競爭、團隊合作,本節目設計各項關卡,均由體適能專家及專科教師為顧問師資群,融入STEAM 教育理念,由製作團隊持續創新各項挑戰關卡。

公視台語台旺來西瓜仙拚仙第二季

節目團隊專訪—臺語益智難上加難?學語言比你想的更有趣

–由志工記者 徐珮華 報導

「青青校樹,菝仔蓮霧,王梨西瓜攏有......。」這首由《青青校樹》改編的「地下畢業歌」,琅琅上口的旋律在校園中流傳了數十年。《旺來西瓜仙拚仙》便是借用當中的鳳梨與西瓜,並加上俚語「仙拚仙,害死猴齊天」的前半句,融合了通俗語和豐富的視覺意象,呈現出兩隊選手鬥智比拚的意涵。

 

節目自2019年開播以來,已連續兩年獲得兒少節目4.5星獎的肯定,但這其實是製作人孫芳鵑第一次製作益智節目。回憶起發想題目的過程,她表示難易度的掌握是最大的考驗,參賽者的臺語程度不一,出題方向又得符合有趣、生活化的核心理念,團隊在過程中需不斷反思難度是否恰當、題目有沒有意義,同時把關其正確性,畢竟節目本意並非考倒小孩,而是希望他們能在遊戲過程中習得臺語文化。

 

為了顧全「聽、說、讀、寫」四大面向,節目共設計了10多種遊戲關卡,團隊在遊戲推出前也都會進行試玩,工作氣氛相當歡樂且融洽。談到最有趣的一項遊戲,企編王薈雯笑著回應是考驗溝通與表達能力的「梳妝打扮」。前期準備時,需由團隊成員穿著題目要求的服飾並模擬動作,再交由插畫師繪製為節目上呈現的圖卡;正式錄製時,也常因為孩子表達和理解上的落差,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與笑點。

 

除了節目的播出,團隊也以線上遊戲、學習單設計、校園宣導、教師研習等方式推廣臺語文。孫芳鵑表示,學習單沿襲了公視一直以來的傳統,行有餘力便會設計並公開於網路上提供練習,而既然已經研發出一套遊戲模式,不如順勢規劃教師研習的活動,共同思考如何將資源實際應用在課程中。

 

節目播出期間,陸續收到觀眾們的支持與反饋,對團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肯定。長期深耕臺文領域的王薈雯認為,近幾年臺語臺設立、臺語相關活動與網路資源亦逐漸增加,反映出已有越來越多人關心這片土地,在她看來是非常正向的發展,也期盼民眾持續關注本土語言與文化,將傳承的精神延續下去。

節目簡介

節目每集邀請各地國小學生8人,分別組成「西瓜隊」和「旺來隊」,挑戰各種語詞遊戲「梳妝打扮」、「你就莫磅去」、「食看覓」、「聽看覓」,以及生活數學「擉算盤」等搶答競賽。 節目企畫了特別單元,邀請全國各地的「神秘關主」來出題,讓觀眾聽聽不同的人如何講流暢、漂亮、典雅的台語並且學習各行各業的智慧。 節目創造了台羅拼音「魔字壁」、「喙齒疼」、「摃膨鼠」三種魔王題,鼓勵小學生善用語音工具來學習精準的台語詞彙和諺語。

原住民族電視台Alang,我的名字

節目團隊專訪—讓珍貴的部落故事不被遺忘

–由志工記者 沈沛育 報導

「Alang」是太魯閣族語「部落」的意思,節目透過全族語的母語觀點,跟著當地耆老認識部落遷移歷史以及傳統地名的故事。製作人余曉萍一開始認為這樣全族語的紀錄節目,只有部落耆老會看,但是後來得到許多年輕人的回饋,他們從小就聽長輩說這些故事,也無私分享更多素材給製作團隊。因此《Alang,我的名字》不僅達到記錄目的,更喚起原住民青年的共同回憶,一同響應傳統地名文化的反思。

 

余曉萍是太魯閣族原住民,因此一開始就以太魯閣族作為切入點,從自己熟悉的語言開始記錄。第二季時,加入了萬榮鄉當地的布農族、阿美族部落,因此必須找翻譯老師協助訪問,增加了製作的難度。她希望透過這個節目,打破原住民族只有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告訴更多人,原住民族豐富的文化,這塊土地上不是只有漢人的歷史,並且在恢復族名的轉型正義下,也希望能恢復傳統地名。

 

談到製作上最大的困難,余曉萍說,這些耆老的年紀都在60-90歲之間,曾經遇過還來不及記錄,或是還沒看到節目播出,耆老就已經離開人世的狀況,等於是在跟時間賽跑。「這些老人家都很珍貴。」余曉萍說,不管環境怎麼變化,他們一直都守在部落,傳承這些故事、用自己的力量回饋部落。

 

《Alang,我的名字》第二季已經全數播出,目前沒有第三季的規劃。余曉萍坦言,當然會想要繼續做下去,因為有很多故事還沒被記錄,完整知道部落歷史的耆老已經不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存這些語言和文化,才不會讓這些記憶被遺忘。

節目簡介

為原視自製全族語節目,主要是針對秀林鄉的太魯閣族的部落,為提供原住民族青少年從看影片學習族語外,也可以認識部落傳統地名與原住民族的地理歷史文化,還有目前部落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文化產業的發展。 自從通過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後,原住民族語成為國家語言,政府為推動族語學習,辦理族語能力驗證制度,許多在學學生都有中初級的族語能力,甚至是中高級,除了提升族語能力外,也增加對部落地理與歷史的文化認識,提升青少年自我認同。

客家電視台奧林P客

節目團隊專訪—勇敢說願意學!客語不只侷限在黑板上

–由志工記者 藍妮蒨 報導

 

《奧林P客》至2007年開播至今已經來到第15季,客家電視節目部兒少群執行製作林逸琇說明,節目起初是藉由廚藝過程學習客語,慢慢轉變到認識客庄的人文產業,如今則是讓孩子透過遊戲,沉浸在客語的氛圍裡,藉由肢體開發其創造力、想像力與表現力,提供課堂外的學習管道,讓教育不只侷限於黑板上。

 

《奧林P客》特色在於以遊戲結合感官動作,培養提倡客語學習,製作人洪精陽認為「語言沒有對錯和輸贏」,節目目的並非要參賽者或觀眾看完節目後就可以馬上提升客語能力,而是希望他們因這節目覺得客語原來可以這麼好玩,進而在生活中願意接觸客語,勇敢說、願意學,淺移默化的喜歡上客語,這也是他製作《奧林P客》的初衷。

 

巧妙地運用遊戲融合客語元素的形式,讓《奧林P客》獲得廣大好評!節目播出後不只是孩子收穫滿滿,不少學校師長也借鏡該節目的闖關方法,實際運用在課堂上,使客語能夠自然地融入教育中。

 

明年節目將迎接第16季,洪精陽透露,下一季節目將會開始去思考怎麼樣透過5G的應用,在後疫情時代創造新做法與新科技做結合,做法仍在構思中,但他也期盼未來更好的方式,也可以嘗試進入到校園等地,將外景辦得更盛大,讓更多人可以參與其中,也讓更多人看見《奧林P客》。

節目簡介

《奧林P客》,由奧林太空總署指揮官郎祖筠,領軍來自地球台灣各客庄的菁英小勇士勇闖邪惡星球,迎戰設計重重關卡、詭計百出的大魔王徐淳耕,展開好玩又刺激的精彩對決。小勇士以剛毅不撓的精神和體力,鬥勇、鬥智、鬥客語,突破各個關卡,奪回能量石。

東森幼幼台YOYO點點名

節目團隊專訪—YOYO的招牌菜 「點點名」走過20個年頭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YOYO點點名》從2000年開播以來超過20年,雖然已轉變成多元化的節目類型,但「帶動跳」仍是永不改變的招牌菜。東森幼幼台製作部經理王慧真說,兒少的口味變複雜、專注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點點名》也朝向抽屜式發展。

 

王慧真指出,「歌唱、動跳」一直都是受學齡前兒童喜愛的重要元素,所以當時以此作為出發點,發展出YOYO家族哥哥姐姐帶動跳的形式,廣受歡迎。不過隨著網路發展,王慧真分析:「兒少的口味變重、專注時間變短」,因此節目必須規劃更多元的內容,並且把每個單元的時間縮短,演變成如今「抽屜式」的型態。

 

能夠有這些觀察歸納,王慧真認為,這得力於東森旗下有經營幼兒園,得以直接進行實地訪談蒐集意見,如透過觀察孩童看節目時的態度表現,洞察其好惡。王慧真進一步分析,她認為東森幼幼台擁有豐富兒歌資料庫、高人氣的哥哥姐姐,以及整個團隊對兒少的熱情,都是堅持下去的動力。

 

王慧真笑說,她也很訝異YOYO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的確收到很多父母回饋,希望多宣導如勤洗手、戴口罩等觀念,因為爸媽講幾百次都抵不過哥哥姐姐講一次。但是,認知到具備強大影響力的同時,任務就不只是陪伴孩童成長,更得擔負起教育使命。

 

面對網路平台崛起、產業環境衰退,兒少節目的挑戰更為嚴重。對此,王慧真表示,內部也都會掌握網路上的流行內容,試圖理解現在孩童的興趣,作為參考,同時也開始規劃與客家相關之題材,希望能持續精進「在地化」的目標。

 

節目簡介

《YOYO點點名》為台灣電視史上首創幼兒律動節目,至110年已製播21年。 透過肢體的律動可以使幼兒的身心得以舒展。藉由兒童律動專家規劃結合幼台哥哥姐姐親自示範,以親子律動來訓練幼兒的手腦發展、增進親子互動。在長達21年的製播,我們求新求變,以兒童喜愛的收視元素,增加豐富多元的特色單元,以期達到寓教於樂的功能。

公視台語台逐工一句

節目團隊專訪—將台語帶入日常 讓母語遍地開花

–由志工記者 沈沛育 報導

《逐工一句》用短片、多集數的方式,希望年輕世代從每日講一句台語開始,找回上一輩的語言文化脈胳以及對母語的認同。製作人陳怡君提到,台語歷經被貼上低俗、上不了檯面的黑暗標籤時期,導致許多人不願意繼續使用。她期盼透過輕鬆有趣的情境演繹,讓觀眾像是看故事一樣,感受到台語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提及到節目的靈魂人物「又仁」,陳怡君表示,當初在創造了很多角色之後,就想要找一位能夠發揮角色特色,又會講台語的主持人,因此很快地就想到又仁。除了活潑的腳本之外,因為又仁和節目中的「黑衣人」皆為劇場出身,所以拍攝時,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互動和表現,這些有趣、可愛的過程讓製作團隊逐漸成長。

《逐工一句》在網路上收到許多迴響。除了有觀眾每一集都認真筆記,更將之上傳雲端與大家分享;也有母語非台語的年輕人,因為對生活周遭常聽到的台語很感興趣,所以開始收看節目。這些回饋除了讓節目受到肯定之外,更讓陳怡君感動的是,不管觀眾的母語是什麼,他們都展現著願意珍視不同民族語言的良善。她說:「這些人,都是一顆又一顆很重要的種子。」

然而節目新穎的呈現方式,對許多長輩而言仍稍嫌嬉鬧,並非全然可以接受。面對這些不同意見,陳怡君表示:可以理解這些難以吞嚥的心理轉折,因為他們對台語的愛和焦慮跟自己是一樣的。她希冀長輩們可以理解,我們這一代人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讓自己的母親的語言走得更久、走得更遠。

今年因為疫情無法拍攝,陳怡君反而有較多時間進行節目行銷,如:高雄捷運、高雄市教育局數位學習網、僑委會全球華文網,都是節目的推廣管道。她期望未來《逐工一句》不只在網路、校園中被看見,也能觸及更多群眾。「希望可以開花的地方越來越多」她這麼說著。

節目簡介

《逐工一句》台語文教學節目,每集 3-4 分鐘揪觀眾輕鬆學台語。視覺以對話框為概念出發,並與英文字母Q(question)相似,向大眾宣告:「語言的本質即是因疑問而產生的溝通,要說好一個語言沒有捷徑,多講多聽多問多練習就對了!」 節目融合獨特台式風格、借重主持人「又仁」戲劇表演魅力及百變角色串場。教學題材貼近生活,採行線上線下雙軸行銷,不僅企圖喚起民眾對台語的記憶、進一步期望打開閱聽人對台語的興趣。

公共電視台聽聽看

節目團隊專訪—照亮憂谷的手之語

–由志工記者 張紘齊 報導

  23年前,《聽聽看》製作人魏如君,因對手語相當有熱情,所以立志想進入公視參與節目《聽聽看》的製作,一轉眼的時間,節目已要邁向第26年。魏如君表示,在20幾年的歲月裡,以手語這項語言串連起不同的故事,以積極的眼光去呈現身心障礙朋友的生命,《聽聽看》不只是個電視節目,也是回饋社會的人文系統。

  《聽聽看》節目秉持著樂觀、陽光、獨立的元素,使身心障礙朋友有使用媒體的權利,不只是讓身心障礙朋友的故事被看見,更希望他們親自為自己發聲。如何與身心障礙朋友溝通並達成共識,使他們願意站在攝影鏡頭,魏如君說,許多身心障礙朋友會表達自己其實沒這麼優秀,她會鼓勵他們,要對自己的努力有信心。魏如君深信,身心障礙朋友之所以沒辦法與他人站在同個位置,是因為大眾眼光的問題,絕非身心上的缺陷。如果今天必須改變大眾對於身心障礙的標籤,她期待身心障礙朋友們各自成為自己的好榜樣。

  《聽聽看》主持人也在各項獎項獲得肯定,不過近年來,主持人的傳承上出現了挑戰。魏如君說,因為助聽器的優化,學習手語的人減少,而學習手語的難度與如何使聽障朋友願意長期配合節目的拍攝都是一道道的難關。在未來的計劃裡,《聽聽看》會將更多的手語帶入街頭,使更多人接觸到這項語言,也將節目的溫情與陽光回饋到社會當中。

節目簡介

聚焦關懷身心障礙朋友、堅持以手語為本位的《聽聽看》,長達20多年的淬煉,並一步步見證「手語」被納入國家正式語言的新時代。為了擴大節目的服務層級,同時也提升節目的製作多元性,除繼續深耕服務原有之身障族群、以及通過不同角度切入身障老人議題,來喚起觀眾共同關懷各障別老人的食衣住行育樂,更將積極以節目為平台,拓展身障朋友的社交圈和國際視野,希望能夠透過節目的鏡頭,讓全世界看見身障朋友的真善美,也鼓勵更多身障朋友不斷跳脫障礙的桎梏、挑戰自我!

東森幼幼台YOYO好好玩

節目團隊專訪—成績不是最重要 《YOYO好好玩》帶你玩出成就感

–由志工記者 饒辰書 報導

如果一天只能看電視30分鐘……—那選YOYO好好玩可能最划算!《YOYO好好玩》在短短半小時內,包含小短劇、勞作教學、故事時間、外景節目等環節,不僅豐富多元,也富含教育意義。東森幼幼台製作部經理王慧真說,製作這個節目的動機是發現社會觀念轉變,應運而生。

 

《YOYO好好玩》屬於寓教於樂型的節目,主軸圍繞著知識傳遞,如以「為什麼會打噴嚏」、「可以帶貓咪出門玩嗎」為主題,透過短劇或外景節目帶領兒少認識自我及跟運動、寵物有關的事物。另外,節目也會安插勞作教學與故事時間,除了提供能輕鬆在家動手作的內容,也利用動畫讓故事更生動。

 

會專注在運動及寵物這兩個主題,王慧真解釋,除了近年風潮漸增外,也觀察到家長不再「成績至上」,運動得來的成就感也逐漸被重視。此外,透過企劃寵物類型的主題,不僅傳遞生命教育的概念,也期待深植「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

 

《YOYO好好玩》也曾見證過體操國手的成長,王慧真分享,因為練習非常辛苦,所以拍攝時小朋友幾乎都在大哭,但當被問到要不要繼續,他們卻都回答肯定。王慧真接著說,更沒想到幾年後真的在奧運殿堂上看見他們的身影,這件事情不僅讓她感到與有榮焉,也更加肯定這個節目的價值。

節目簡介

《YOYO好好玩》鎖定“運動”以及“寵物”這兩項時興的主題為主力單元,一方面希望在運動場上,呈現出兒童在各種不同運動領域所付出的努力與成就,另一方面則希望在哥哥姐姐與寵物的自然互動中,呈現出人與動物間用心靈交流的默契,讓孩子們由外在的體魄到內在的心靈,都能全方位健全發展。

公視台語台無事坐巴士

節目簡介

你還記得追著巴士跑的焦急與無助嗎?當你有了人生第一部車(機車、汽車、腳踏車),你還會站在路邊等巴士嗎?如果捷運車窗外頭總是一片漆黑,你會想念那個有路人行走、有農人耕種、會被雨潑淋和陽光照耀的巴士窗景嗎?《無事坐巴士》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以巴士作為故事軸線的行腳節目,但又不是一個單純的行腳節目,因為我們想要透過坐巴士這件事,找回一次專心做一件事情的純粹;透過講台語這件事,喚醒大家心底對於土地歸屬感;再藉由主持人的引領,感受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發現裹藏在平凡裡的驚喜與層層回甘的美妙。如果有一天,坐巴士成為日常裡最閒適的一方風景,無事就會是理所當然的靜好。

公共電視台水果冰淇淋

節目團隊專訪—不論哪個時代,陪伴孩子的初心不曾改變

–由志工記者 翁靖祐 報導

台灣本土最長壽的兒童節目《水果冰淇淋》目前正往第24年邁進,日前10/27(三)在本會與其現任製作人林瓊芬的專訪下,談及了許多節目背後的故事。其中最讓人動容的是林製作人所說:「或許現今數位時代帶來了許多變革,但《水果冰淇淋》的初心仍是陪伴那些還未長大的孩子,讓奶奶的故事可以伴隨他們慢慢成長,不要急著長大」。

 

林瓊芬談到節目中由趙自強所演出的水果奶奶,其原型來自趙自強對奶奶的情感。在許多家庭裡,奶奶總是與父母不同,對孩子格外仁慈、疼愛,這也是許多家庭裡得以看見的溫馨之處。水果奶奶便是以這樣的概念創造,希望能藉由水果奶奶來陪伴台灣所有孩童長大。

 

水果奶奶是許多台灣人心中的「國民奶奶」,而林瓊芬也表示,為了能讓「國民奶奶」能夠更加雋永的流傳,目前正計畫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現與演出水果奶奶,如日前獲選為「2021臺中國際動畫影展」閉幕片的《妖果小學-水果奶奶的大秘密》,就成功地將水果奶奶動畫化,引起不小迴響。

 

在《妖果小學-水果奶奶的大秘密》裡,除了能看見動畫化的水果奶奶外,更結合許多台灣在地水果、和傳統妖怪等可愛角色登場,有助於讓孩子們更加熟悉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林瓊芬也大方透露,動畫化的水果奶奶,未來也很有機會出現在更多作品之中,也請各位觀眾期待之後的作品。

節目簡介

《水果冰淇淋》從1998年開始製播至今。節目中水果奶奶領著四個幼稚園年齡的小朋友—淇淇、琳琳、莎拉、哇嚕,一起在節目中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公視台語台台語青春Báng-gà

節目團隊專訪—傳唱台灣這個島嶼的故事

–由志工記者 翁靖祐 報導

 

《台語青春Báng-gà》是公視台語台於2021年1月所推出的企劃,內容包含了15首歌曲和15篇的微小說,每一首歌曲都有對應的動畫,並和小說劇情相互呼應,是非常創新的一種嘗試。而這15首歌曲皆由台語搖滾歌手流氓阿德演唱,並且也能夠在各大音樂串流平台聽見,節目製作人林瓊芬在(10/27)接受本會採訪,談及諸多這次企畫的嘗試。

 

林瓊芬說明,選擇以台語歌曲結合動畫與微小說這樣的方式呈現,一方面希望藉由歌曲醞釀的傳唱魔力,讓台語有更多機會和年輕世代產生連結;而微小說的嘗試,除了預算考量外,也考量到文字的流傳性以及其未來仍能保有多元發展性。林瓊芬也坦言,當初很擔心這種呈現方式是否會讓觀眾無法習慣。

 

在篇幅不大的微小說裡,製作團隊納入了許多議題的討論,如:環境、種族;林瓊芬也透露,在製作的過程中,會不時與團隊提議要不要再加入某個議題的元素。這些嘗試也成功讓這十二篇故事融合了許多台灣本土經常討論的議題,成為具有濃厚台灣文化氣息,能與台灣年輕世代連結與共感的作品。

 

《台語青春Báng-gà》的故事目前雖沒有計畫發展成卡通,林瓊芬表示,若將來能有機會,不會排斥將這次的企劃進行更多元的發展;也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透過類似這樣的企劃,漸漸發展出更多完整且精緻的文化搖籃,讓台灣的文化和感動能夠被傳承。

 

節目簡介

傳唱的歌曲是語言文化的搖籃,滲進人們的潛意識裡,沉澱成共同的記憶。 《台語青春Báng-gà」》製作出15首原創台語流行歌曲,期望台語持續被傳唱的同時,聽見的人可以感動記得,並創造屬於台灣年輕人特有的共感連結。 15首歌曲的創作發想以發生在「蟲島」的奇幻情境作為串聯軸心,在音樂影像的設計概念下交織出一部微小說——「蟲豸島的歌聲」。 小而美的製作團隊集結了充滿熱情,極愛台語的年輕人,大家一起發揮各自所長,讓這一場實驗奇想蔓延成形。

GOOD TV神奇故事屋

節目團隊專訪—《神奇故事屋》兒童繪本的好嚮導

–由志工記者 張紘齊 報導

 「期待下一代可以有更多實際的機會接觸台灣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這是節目製作人孫葆媛對台灣兒童教育的目標,節目《神奇故事屋》是將「閱讀」與「實境」的事物連結在一起,透過閱讀繪本,不僅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內容,也實際透過五官去發現與體驗故事中的真實面貌。

  在面對選書及發想主題內容問題時,製作人孫葆媛回答:「節目主持人劉清彥老師是位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他知道台灣有很多本土繪本,描述台灣風土文化及民情,劉清彥老師本身也有許多相關創作」所以過去的節目製作中,團隊會帶領兒童去認識台灣各行各業的人物與文化,例如: 繪本《五福臨門》(劉清彥老師著作)是介紹對台灣貢獻良多的已故眼科醫師陳五福的故事,他在偏鄉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並創設協助視障者重建生活與職業技能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節目也帶著兒童到宜蘭羅東探訪他所成立的眼科診所,藉由閱讀與實境體驗,讓兒童認識陳五福的故事,了解就算在困難的環境中,依舊有選擇去實踐愛的能力。

製作人孫葆媛回應製作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表示,是繪本授權的問題。「我們面臨到無法有經費持續維護繪本在節目上的使用權,這問題也間接導致我們過去有些節目無法繼續播放。」在未來希望可以藉由其他方法,讓節目可以持續的讓觀眾收看。

不過好消息是,節目製作人孫葆媛分享:「有許多收看的家庭非常感謝我們的製作,因為節目可以在家庭旅遊時,可以帶領兒童實際參與節目的內容,這帶給他們許多幫助。」現代父母擔憂現今科技發達,兒童使用3C產品的時間很長,但《神奇故事屋》在家庭教育上發揮了實質的影響力,讓故事實際成為孩子認識生活的好教材。

 

節目簡介

神奇故事屋裡有一個神奇的通道,這個通道帶領小朋友從紙本的圖畫書的內容,來到真實場景裡,讓小朋友們在「實境體驗」中,以節奏明快、輕鬆有趣的互動和對話,帶出節目中、繪本裡要傳遞的信念和教育核心,也能更加的認識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一方面也成為電視機前父母解說故事及互動的示範,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有天也能閱讀繪本走訪各個角落。

原住民族電視台酷WAWA

節目團隊專訪—「小朋友能完成大人認為他們完成不了的事」 一個以孩童為主體的節目

–由志工記者 嚴子晴 報導

一群念幼兒園、國小的孩子,能夠完成什麼事情呢?《酷WAWA》的製作人曾桂英就透過節目告訴大眾,他們能策展、種想吃的蔬菜、還可以賺錢購買母親節禮物,只要給予孩子們足夠的自主性,他們就可以用許多大人意想不到的方法達到目標。

做一個以孩童為主體的節目一直是曾桂英想嘗試的,他認為孩子們小時候都充滿創意,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在家長、學校制度的壓抑底下失去這項珍貴的資產,希望透過《酷WAWA》給孩子們自己作主的機會,讓他們決定自己想做什麼、要怎麼做。節目並且融合原住民族語復興的理念,跟台灣各地的族語學校合作,以原住民孩童為節目主角,在拍攝的同時,也展現出原住民族語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應用的可能性,讓族語教學不只是停留在課本中。

為了回應《酷WAWA》的宗旨,讓孩子有百分百的自由,每一集的主題都不是由製作團隊設定,而是他們跟孩子們建立關係,彼此混熟之後,一起討論出想做的事情,製作團隊也會全力配合,確保孩子的想法能夠充分實現。這樣的理念,在實際拍攝中也遇上不少問題,曾桂英認為最大的挑戰就來自於無法放手的大人們。常常節目錄製到一半,老師們出於對孩子的擔心,總會有意無意地想引導孩子按照他的想法進行,甚至光是老師的在場,都有可能帶來無形的壓力,這些干擾都是製作團隊需要想辦法降到最低的。

如果仔細觀看《酷WAWA》,就會發現畫面中的主角永遠都是孩子。看著他們上山下海,收集食材做一道喜歡的料理,或是練習唱歌跳舞,展現舞台魅力,即使沒有大人的協助,有時候中途會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討論到熱絡之處看起來下一秒就將要打起來,但是孩子們隨性的步伐,最終仍一步步帶領他們走向自己設定的終點。

節目簡介

小孩是天生的工程師,創意十足且擅長解決問題。而部落的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有田鼠溪魚為伴、海螺水草為伍,跳水、抓蝦、設陷阱是他們平常的玩樂,追逐、爬樹、採集是他們的興趣,所以擁有都會孩子所沒有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酷WAWA》是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挑戰大人認為的不可能。我們給孩子探索的空間、給他們認識自己的機會、也給他們成長的可能性……。而節目內容從角色模仿、表現自我到克服障礙,都是孩子們自己喜歡並由他們自己討論出來的內容。拍攝過程中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們表現獨一無二的自己,也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原住民族電視台kakudan 時光機

節目團隊專訪—電視節目作載體 保存文化資產不再只是口號

–由志工記者 嚴子晴 報導

「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我腦海中許多的傳統文化,下一代該怎麼找尋。」因為九十五歲外婆的一句話,成為恩樂‧拉儒亂製作《kakudan時光機》的契機。kakudan是排灣族語的「文化慣習」之意,希望透過電視媒體的力量,讓原住民的青少年乘著由傳統文化搭建成的時光機,認識過去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原住民祖先們的生活面貌。

《kakudan時光機》自2017年開播至今來到了第四季,在傳承原住民文化命題之下,每一季都各自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來幫助製作團隊進行更深入的發想。而從第一季到第四季的主題變化,其實也代表著恩樂‧拉儒亂一路走到現在的心情轉折。節目第一季以「考古」為題,挖掘先人們過去的足跡,並藉此延伸原住民歷史的縱深。但是在製作團隊收集資料,探訪各地部落耆老們的過程中,恩樂‧拉儒亂對於老一輩生命凋零的速度感到心驚,「我可能上個月還在跟這個老人家聊天,下個月他就走了。」,意識到許多珍貴的傳統文化可能就此消失不見,危機感讓他決定第二、三季的節目以式微的文化為主題,希望透過節目,養成青少年對部落中文化議題的關心。

 

第四季的節目中,恩樂‧拉儒亂加入了永續議題的探討。他認為當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危機是不分族群,每一個人都應該共同面對的課題,希望能夠透過節目的拋磚引玉,在認識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之餘,也將其賦予新的價值:更加友善環境、強調人與土地互相尊重的生活方式,值得生活在地球生態遭遇嚴峻考驗的我們做為參考。

 

「問十個孩子的心得,至少會有八個人說希望趕快長大,為文化的傳承付出更多。」來自參與節目拍攝的原住民青少年真切的心聲,是恩樂‧拉儒亂持續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時光機帶領孩子們認識過去,也在他們心中種下願意積極認識自身文化的未來。

節目簡介

暖化衍伸問題不僅在極端氣候強度和頻率增加,也包括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打開電視、報紙、收聽廣播…我們只會看到或讀到這個主題「氣候變遷」,但現實中,卻沒有多少人在談論身處在這個危機中的我們,要如何從日常去實踐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應用。因此;節目《kakudan時光機》希望能拋磚引玉,透過低碳永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探索,讓青少年理解我們台灣有多少再生能源,藉由台灣原住民族祖先的智慧,發掘更多可以有助控制地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跟學習,節目也結合科普教育及原住民族觀點,引導青少年如何透過各種「替代能源」來提高能源轉型的使用效率,因為這絕對是對付氣候變遷的主要關鍵,也是節目第四季製播「再生能源找生機」最大目的,哪怕透過一個小實驗,節目很努力也試圖從做中學的啟發中,埋下綠能扎根愛地球的正確觀念。

原住民族電視台跟著dapin去旅行

節目團隊專訪—真實體驗才能深入了解

–由志工記者 顏俊祥 報導

《跟著dapin去旅行》主要發想自製作人Sayun Bilang過去在澳洲打工度假時工作及生活的經歷。Sayun Bilang談到,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一起共事、生活,令她深刻地體會到不一樣的文化及生活樣態,透過長時間的相處,她對不同族群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跟著dapin去旅行》裡,製作團隊帶著不同的旅行者走進部落,與當地住民一起工作、生活,藉由實際體驗經歷不一樣的文化、族群精神及生活理念。Sayun Bilang表示,希望透過節目,讓觀眾對於台灣社會當中不同的族群能有更深入了解,進而減少因不了解而產生的誤會,甚至是不尊重。

節目造訪的部落除了遍布台灣各大鄉鎮之外,甚至還遠至海外部落。問到節目如何發想每集主題,Sayun Bilang表示,節目的重心是以人為本,製作團隊會先找尋有趣的人物,並瞭解他/她的故事及成長背景,進而再為他/她尋找合適的部落去造訪。此外,Sayun Bilang也分享,對的人和對的地方很重要,因此製作團隊在過程中必須保有耐心,並等待“Vuvu”的安排。(“Vuvu”,排灣語,意即祖父母級的長輩或是在天上的長輩。)

談到過去拍攝印象最為深刻的事,Sayun Bilang分享到節目第五季56集的旅行者張貴詠。張貴詠當時剛畢業於高職,而她對原民文化深感興趣,因此節目就安排她造訪台東下賓朗部落,讓她與當地的卑南族一起生活,深度體驗部落文化。到了拍攝的最後,張貴詠表示,透過好幾日在部落的生活及體驗,她確定了未來的志向就是要離開自己所生活的都會區,到台東讀書、學習與生活。

最後,問到《跟著dapin去旅行》對於兒少觀眾會有何啟發或幫助,Sayun Bilang表示,希望能觸及到青少年,以較為貼近他們的方式,帶領他們去認識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或族群。Sayun Bilang也認為,台灣雖是多元族群的社會,但實際上對於不同的族群及文化的包容度還稍嫌薄弱,因此期望藉由《跟著dapin去旅行》增加青少年對於不同族群的認識及了解。

節目簡介

《跟著dapin去旅行》自104年首播至今已邁入第五季,秉持著節目核心價值,期待透過旅行者的視角,帶著觀眾進入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透過工作與生活,學習並認識族人的在地態度與精神,進而翻轉大眾對原民既有的刻板印象,這也是我們這群由原民與非原民共同組成的團隊,視為最重要的價值!

客家電視台女孩上場

節目團隊專訪—單純擁抱夢想的你是什麼樣子?

–由志工記者 藍妮蒨 報導

《女孩上場》是台灣少數挑戰由真實球員以全客語演出的電視劇,劇情背景依託於來自苗栗楠鄉乙組女籃勵志尋夢的過程;在這部戲劇中,製作人陳南宏摒棄營造冠軍隊伍的強者光環,反以細膩角度寫入友誼、愛情與親情等元素,來貼近青少年在社會現實中的境遇,以球帶出球員在追求自我價值與夢想的青春之情,詮釋永不放棄、回歸初衷的信念。

每一位懷抱著夢想投身其中的人,不盡然會一帆風順,陳南宏提到《女孩上場》每位球員亦是如此,到底是為了快樂而打球,還是覺得贏球才是你想打球的動力,反覆糾結也許曾萌生放棄的念頭,「但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記得當初開始的原因。」陳南宏說,每個人生命中都曾有過很想堅持下去的一件事情,但無奈被環境、家人朋友所否定而放棄,因此《女孩上場》正召喚出這樣的記憶,讓觀眾能有共感,進而為此勇敢。

除了找尋初衷,《女孩上場》更真實體現了夢想、升學道路與親子間的矛盾衝突,這也是陳南宏非常鼓勵親子共同觀賞《女孩上場》的原因,他認為,台灣教育環境多處於在一個比較否定的氛圍裡逼著孩子持續往上成長,但鼓勵向上本身並沒有錯,該重視的問題是,家長應該要給予孩子選擇,不然我們永遠都只是在給一個答案,小孩不怕受傷,即便在跌倒中,他也能學習怎麼自己站起來,因為他想要再擁有夢想。

「當走到困境時,回想當初單純擁抱夢想的你是什麼樣子?」陳南宏透露,有別於第一季,接下來第二季將隨著女孩們的成長,跳躍到職業球團的經營,帶出在職業球隊中該如何看待賺錢跟打球本質這件事,以及社會認可「有用的人」的定義到底何在,故事線也可能更聚焦於探討自我與社會價值觀之間的關係。

節目簡介

《女孩上場》是一部由真實球員演出的電視劇,取材自這群球員為贏球拼命的花樣年華,關於女生小團體亦敵亦友的競爭心態,以及愛慕、友誼和永不放棄的信念。女孩上場的台詞「就算我們會輸,也要她們贏得很辛苦」,也帶出學生運動中輸贏不等於一切的核心。本劇亦透過楠鄉女籃的八個成員,利用以球帶人的表現手法,透過日常練球、住宿和比賽等高中生活,呈現不同個性的高中女籃球員,在青春期的心路歷程。許多國高中女籃的觀眾也受到劇中角色的鼓勵,並感動故事中的團隊精神與自身極為貼近,獲得來自戲劇裡的正向啟發。

客家電視台GO!蔬菜小隊!

節目團隊專訪—從孩子的經驗出發 三步驟讓孩子愛上蔬菜

–由志工記者 嚴子晴 報導

什麼原因決定了我們喜歡吃哪些蔬菜呢?《GO!蔬菜小隊!》的製作人林逸琇回想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下田種空心菜,親手收成後再吃下肚覺得特別美味,這份記憶也讓他對空心菜的喜愛延續至今。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林逸琇希望可以透過節目,製造小孩子與蔬菜良好的互動經驗,藉由親自下田、採摘蔬果並且料理,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節目開拍前,製作團隊曾到幼稚園進行田野調查,聽取小孩子的心聲,他們發現其實小孩挑食,不一定是討厭蔬菜的口感,而是覺得它們的外型很恐怖,例如:大人覺得口感甘甜的玉米,對小孩子來說卻是奇怪的生物。於是製作團隊設計出蔬果模型,讓孩子們可以先熟悉模型後,再進到農場觸摸實物,用熟悉感降低他們對蔬果外觀的恐懼。

節目還會讓小朋友親手料理從農場採下的蔬果。林逸琇觀察,小朋友喜歡自己完成的料理,還會愛屋及烏的喜歡上其中用到的食材。他提到曾經參與節目錄製的小朋友,原本不喜歡吃芋頭,卻因為覺得製作芋泥球的過程很有趣,結束錄製後還主動跟家長說下次想挑戰吃鹹味的芋頭。

料理環節的背後還藏著滿滿的巧思,每集節目中使用的食譜,其實都是製作團隊自行設計的,不需要冗長的步驟,用烤箱、電鍋簡單加熱就可以完成;為了讓小孩覺得有趣,料理的過程著重對食材的組裝,像是讓孩子用小黃瓜把玉米筍捲起來,過程中他們會想像自己是在做火箭,給予他們發揮想像力的空間;料理的環節也提供家長另一個選項,不一定要帶孩子去農場,利用去菜市場採買並料理的方式,也能一同參與孩子認識蔬菜的過程。

《GO!蔬菜小隊!》除了是製作人林逸琇自身童年的縮影,另一方面他也透過節目,讓許多孩子們能夠跟他一樣,回憶起童年,想到的是充滿蔬果香與家人陪伴的美好感受。

節目簡介

來自肉肉星的肉肉,在第二季《GO!蔬菜小隊!》,重返地球,跟著小隊員親身探訪,種植各種作物的農園,在蟬聲唧唧、豔陽燦爛的夏日午後,透過五感,享受找到蔬菜的驚喜快樂,體驗製作料理的樂趣。

客家電視台喔走!48小時

節目團隊專訪—48小時戶外體驗課 不只鬥智更要鬥勇

–由志工記者 徐珮華 報導

翻開臺灣節目史,分隊競賽、冒險挑戰等題材或許已成為你我的收視日常,但你曾經看過以「兒童」為主體的戶外實境節目嗎?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背後,自然環境與人文互動成了被忽略的重要素養,為了讓孩子跳脫書本與網路、將生活回歸到真實世界,《喔走!48小時》規劃了一系列的任務挑戰賽,近期將與節目開播四年來的第10批參賽者,攜手前往未知的冒險旅程。

從本島、離島到國際,陸地、山林到海洋,節目每季皆有不同的主軸,需隨主題尋找合適的場地,並與帶領活動的達人教練討論各項競賽的目的及成效評估方式。腳本撰寫完成、團隊開會確立內容後,便須出動12至14位工作人員,以7至8臺攝影器材進行正式拍攝,再由剪接人員將每集近30小時的素材濃縮為24分鐘的節目。每季從主題發想到後製完成,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

其中,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工程浩大的後製作業,除了如何從大量的素材中篩選畫面,每個事件該以什麼角度切入、以順敘或倒敘法呈現,也都需要團隊的共識。此外,拍攝時難以預料的天氣狀況也是一大問題,不過只要確認安全無虞,冒雨進行拍攝也會是選項之一。「遇到下雨也是一種挑戰」製作人黃秋瑋笑說,或許預期外的經歷才更能體現節目的真實性,也考驗參賽者們面對不同狀況的應變能力。

節目以競爭及合作的形式串起整季競賽,孩子們既是對手也是朋友,雖然優勝名額有限,不過也在過程中建立起革命情感,彼此間的互動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黃秋瑋回憶,孩子們經常不藏私地互相分享闖關技巧,也曾有孩子因夥伴無法晉級而落淚,不難看見他們在旅程中培養出的深厚感情。經歷了不同挑戰後,在性格上的轉變也令人驚喜,例如從不善表達變得侃侃而談、排斥大自然到能夠自在地接觸生態環境,以及在節目中學會自我省思等等。

「『玩』是很重要的!」黃秋瑋表示,當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情緒當中,對於各方面的發展都有所助益,也鼓勵家長們放手讓孩子嘗試從未體驗過的事物,只要給他們機會,相信都能做得比想像中好。

節目簡介

《喔走!48小時》是台灣第一個完全以兒童為主體,不設成人主持的兒童戶外實境節目。每一集都有任務要完成,從是否接受任務開始,到執行任務的規劃、分工、至最後完成,都由兒童主導。 每一季會從全台灣海選出12-15位孩子,接受各種挑戰,海選的標準不僅是能力、更注重個人特質,讓每個孩子觀看本節目,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孩子們透過與大自然、人文環境的互動,認識自己、學習團隊合作,一起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考驗體力、耐力與智慧,融合少年培力、自我表達與環境教育的實境節目。

客家電視台巷弄裡的吉光片羽

節目團隊專訪—透過素人導演的鏡頭來關心議題

–由志工記者 嚴子晴 報導

水電行、麵攤、理髮廳的三色旋轉燈,以及貼滿了寫著大大的「售」的房屋廣告,濃濃的台式風格,彷彿每個人家裡走出來的路口都有這麼一條街道,不過以上的場景並不是在台灣的某條路上,而是在客家電視台所製作的《巷弄裡的吉光片羽》中的節目場景。在這裡,每集節目都會播放由素人導演拍攝的紀錄片,並邀請相關人物到節目現場進行分享。

「我們想透過一群從來沒有拿過攝影機的人,透過他們的眼睛來關心議題。」製作人羅亦娌談到節目最重要的核心關懷,在於介紹臺灣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以外,也希望從有別於專家學者的看法,從跟坐在電視機前的你我一樣的社會大眾,他們的眼中,看到什麼樣的社會議題,又會如何去呈現。因此,節目中曾播放過由一群宜蘭的小學生所拍攝的《田.滿》,探討當地的農舍問題,也曾放映由一位國中老師拍攝的《那年我15歲》,紀錄一名欲休學的高中生,他在經歷了怎麼樣的心路歷程後做出這個決定。

除了讓素人導演製作的紀錄片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兩位製作人羅亦娌、黃介筠更努力在影像與對談構築出的空間,找到一般民眾可以更認識這些議題的方式。黃介筠笑說:「每次事前準備的開會都像是小論文發表。」有時候素人導演在影片中交代的不夠清楚的部分,就需要節目製作團隊找資料、訪問專家、閱讀相關文獻,才能針對紀錄片想傳達的主題找到可以延伸討論的內容,並在節目中呈現給觀眾。

羅亦娌認為,這個社會因為有許多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推動他們想做的事情,才讓它變得更美好,紀錄片中的主角就是其一,拍攝這些紀錄片的人們亦是,希望透過《巷弄中的吉光片羽》中提醒大眾,我們習以為常的尋常街景,可能就藏著許多不平凡的平凡大眾。

節目簡介

《巷弄裡的吉光片羽》就像隱於街道巷弄間的珍貴寶物,以此作為節目名稱與主要精神,因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時代,每個人的眼中,都可能是臺灣的一部份,這些都足以讓大家窺見並理解這婆娑世間、人情物理的蛛絲馬跡。畢竟,常民紀錄片的饒富深意及珍貴,通常就是社會你我的切面之一啊!

公共電視台下課花路米-博物館大驚奇

節目簡介

博物館中各種文物或典藏都有來歷和故事,幕後的典藏方式與科技、修復的傳承與創新、策展的巧思與創意,給予人們不同的啟發。博物館與時俱進,更多的進步價值,隱含在各專門博物館的策展、保存、教育推廣的設計中,讓我們跟著超級導覽員小兵、湘涵、亞里一起深入博物館幕後,發現一個接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大驚奇吧!

公共電視台誰來晚餐12

節目團隊專訪—走進台灣各式的家庭日常

–由志工記者 龍俊佑 報導

公視節目《誰來晚餐》從 2008 年製播以來邁向第13個年頭,曾2度獲得金鐘獎肯定;尤其《誰來晚餐》第12季今年更榮獲《第56屆金鐘獎生活風格節目獎》,令人不禁好奇這檔實境節目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

《誰來晚餐》12季製作人賀照縈回想得獎當下的心情,她謙虛笑瞇瞇地說,「因為入圍的節目都很優秀,得獎當下我們真的很驚喜,也很開心。」

《誰來晚餐》一集55分鐘,節目形式為每集探訪一個台灣家庭,採訪家人生活點滴。在節目前半,通常會先介紹家庭成員的組成、日常生活,並在節目後半邀請到該家庭成員心目中的夢幻嘉賓登場,一起與家人們共進晚餐。

有別一般節目,《誰來晚餐》特色為真人實境秀節目,以寫實拍攝手法、搭配不慍不火的旁白敘述,深入觀察與紀錄受訪家庭的日常點滴,自然地帶出每個家庭間面臨的衝突與挑戰。此節目獲得大批觀眾迴響與共鳴,甚至讓觀眾深感「我們家就是這樣」而帶來內心的療癒。

賀照縈分享,身為節目製作人最大的挑戰是「團隊溝通」和「選擇題材」。她坦言尤其在選擇題材時,要與編導們詳細溝通故事主軸與核心價值,確保觀眾能明確了解節目想傳遞的內容,最重要的是,讓受訪對象感到舒服與尊重。

她也進一步分享《誰來晚餐》第13季新增的子題「我的私房小宇宙」,希望透過人們分享居家附近的私藏景點,從中挖掘精彩而不為人知的故事。

節目簡介

《誰來晚餐》是公視13年的老節目了,它的主軸是「家庭關係」,每集介紹一個家庭故事,並在節目的後半段邀請一位來賓拜訪這一家。 但在2020年,我們做了大幅改版,整季緊扣著「就趁現在」的核心價值,包括:片頭曲、節目架構、來賓出場方式都完全翻新。為了發掘各式各樣生活風格的家庭,製作單位全台走透透,拍攝唱歌仔戲的家庭、美濃返鄉青農的家庭、住在荒野自給自足的家庭、扮裝皇后的家庭、年輕夫妻生五胎的家庭…等等。 那麼,每個家庭『假如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最想跟家人做什麼事呢?』製作單位陪伴每一集的受訪家庭,完成這假設性的「末日心願」並記錄整個過程。在實際拍攝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許多多驚喜而觸動人心的回答及行動。

公共電視台匠新匠心

節目簡介

《匠新匠心》不僅是單純紀錄傳統工藝師的技法及故事。紀錄片中除了探索傳統工藝「新」價值之外,更挖掘傳統工藝師們內涵的「心」。紀錄片中除了有傳統工藝師們的傳統技法及人生故事之外,更帶入現代元素,利用跨界合作的方式,透過不同文化、年齡、階層、職業或是互相對立的兩方,橫跨時間與空間,藉由互相觀看而產生不一樣的火花。傳統工藝師與跨界的現代藝術家捉對辯證,各自堅持,在互相碰撞、學習的過程中,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撞擊,我們看到的不是任何一方的妥協或是認同,而是在各自的藝術人文價值與技術基礎上,找到屬於作品更多的可能性,更找回當初創作的初心及熱情。傳統工藝師與現代藝術家透過對話,呈現對人文、對藝術文化的堅持與情懷,正是紀錄片中最感動人心的地方。

公共電視台一字千金-妙筆生花行大運

節目簡介

一字千金特別節目共規劃五集,此五集將聚焦在「各領域名人」,為後續製播的第11季第12季《一字千金-妙筆生花風雲榜》作為前導節目.特色是藉由名人他們的臨場機智、妙語如珠,再加上對中華文字的造詣,將節目的層次向上推升,亦可發揮承先啟後的效用,保留一字千金發揚文化之美的精神,進而開啟新的視野,為開創「新一代」一字千金的雄心壯志暖身,為趣味又親子闔家共賞的益智實境節目。

公共電視台神廚賽恩師

節目團隊專訪—廚藝也能結合科學?一窺美食背後的科學秘密

–由志工記者 徐珮華 報導

從探討名畫為何有名、「美」在哪裡的《非常有藝思》,到分析成語故事、思考其成因的《成語賽恩思》,以及此次探索烹煮原理、進行實作體驗的《神廚賽恩師》。回顧製作人鄭佳華的節目製作經歷,不難發現都圍繞在「跨領域」、「科學」的概念上,讓人不禁好奇,科學在她心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重要性?

對於鄭佳華來說,科學是能理性解決問題的方法,當證據攤在陽光底下,會發現所有千古流傳的烹飪技巧其實都有理可循。例如:蛋炒飯中的蛋白質與還原糖,會因在高溫下產生梅納反應而飄香;冰花煎餃皮的麵團使用熱水揉製,破壞了麵粉中的蛋白質,卻也因此製造出皮薄且脆的口感。

為了在鏡頭前忠實呈現實驗過程,製作團隊得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確保一切符合預期才正式錄製,卻常因錄影準備時間、攝影棚內溫度等因素影響實驗結果,其中又以「勾」的單元最令她印象深刻。當時已準備好以四種不同原料製成的勾芡,等著在錄影時測量其濃稠度,卻因食材擺放過久造成實驗結果不準確,只得重新花費時間烹煮,後續又因現場調燈耽誤到時間而重蹈覆轍,一來一往耗費許多心力。

除了實驗部分相當繁雜外,短短半小時的節目也包含了校園試吃的「美食辨試會」,以及上山下海的戶外實作橋段,十多分鐘的外景常常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拍攝。鄭佳華回憶,曾經將處理了三、四個小時的料理帶到試吃現場,卻因為食材變涼而影響口感,難以區別出四種烹煮方式的差別,也曾在大熱天穿著潛水衣採集海菜、為實際做出炕窯雞而從白天拍到夜晚。節目製作時長會依主題而異,包括原物料是否當季、外景能否順利進行等,每集從企劃到拍攝完成,最少也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雖然辛苦,但鄭佳華認為非常值得,自己也在過程中獲益良多,希望能透過節目將通識的概念推廣出去,並鼓勵大眾試著以跨領域的思維解決問題,同時期盼閱聽人能更重視兒童節目、跳脫校園場域學習。節目第二季已在拍攝中,她也透露將會突破第一季以烹飪手法為核心的模式,加入酸、甜、苦、鹹、鮮等五味為主題,做出不一樣的設計。

節目簡介

《神廚賽恩師》是個以類戲劇的方式,整合文化、廚藝、科學、以及食育等多項知識的兒少科普節目。有棚內戲劇、實境外景、故事動畫,三種不同的影像呈現方式,卻能運用趣味、喜感的手法讓多元知識銜接流暢,加上節目為傳統廚藝與科技結合的反差風格,更能吸引兒少族群,學童從跨領域的知識中,進而提升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在國內校園與親子團體皆獲得熱烈迴響推薦。節目亦在馬來西亞Astro電視台播出。

公共電視台台灣囡仔讚

節目簡介

《台灣囡仔讚》節目每集介紹一所國中小學,透過該校的學生跟主持人亞里的帶領,造訪台灣不同地方的國中小學,深入體驗學校周遭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讓觀眾透過鏡頭一起跟著孩子們體驗台灣在地不同的生活及文化,帶領觀眾建立正向的價值觀跟積極的人生態度。孩子們在熱心教育的學校師長們設計的創意課程中,可以看到孩子們透過對在地文化、藝術的學習,產生對自我文化的認同及關注,進而能尊重、包容多元文化,建立個人自我認同的價值。被拍攝的孩子們可以透過節目的鏡頭,練習並學習表達對事情的觀點及看法,透過分享他們在學校的生活,進而勇於冒險探索、展現自我。

公共電視台我家住海邊

節目簡介

《我家住海邊》是寫給大自然的一封情書,也是投遞給未來主人翁的瓶中信,藉由認識與紀錄八種「即將消失的傳統漁法」,看見身為海洋民族曾有的生活樣貌,及與大海相親相愛的故事。透過節目延伸的線下VR體驗,讓更多下一代身歷其境感受海牛就走在身邊、討海人在船上有多晃…等,也許孩子一時間未比懂得太多,但能像埋下一粒種子,在接觸、體驗以後,發酵成珍惜的心及珍貴的養分。「留下什麼,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

大愛電視台妙博士的異想世界

節目團隊專訪—實地探索 兒少帶你認識生態環境

–由志工記者 顏俊祥 報導

《妙博士的異想世界》是一個以探索自然科學及生態環境為主題的兒少節目,透過兒少實地訪談及探索的方式,《妙博士》試圖引導觀眾對平日生活周遭環境與生物有更深入了解。節目製作人馮秀齡表示,《妙博士》其實是為主持人方菊雄先生量身打造的節目,基於方先生對地球生態的高度關懷,以及他研究室裡一群熱愛自然生態的兒少助理,於是團隊便有了這樣的節目發想,即開創一個以兒少為目標,並以生態環境為主題的節目。

 

而在《妙博士》裡,主要角色如主持或訪問是由兒少擔任,問到製作團隊如何與兒少孩子們合作,以及在合作過程中會面臨的挑戰時,馮秀齡表示,團隊會依據孩子們的個性安排不同的合作組合,並分派不同的節目任務。新選上的孩子必然比較稚嫩怕生,面對拍攝會感到緊張,因此團隊必須容許有出錯或一再NG的情況發生,讓孩子能在實作中學習經驗及成長。

 

談到過去拍攝印象深刻的事,馮秀齡想了一會,分享今年三月團隊前往旗山溪拍攝台灣水鹿的經驗。拍攝途中經過阿里山公路時遇上了森林大火,導致團隊必須冒險繞行山區小路前往目的地,崎嶇的路程,加上森林火災,導致路況極差,也令隨行團隊感到膽戰心驚,而拍攝結束後,還得依靠道路救援下山。

 

最後,對於《妙博士》未來的節目計劃為何,馮秀齡透露,因應氣候變遷的議題,慈濟基金會將與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舉辦「2021環保防災勇士PK賽─台灣盃環境教育學科電競大賽」,透過線上電競遊戲大賽向全台灣國小及國高中推廣氣候變遷、資源環保、災害防救等議題,而《妙博士》將會參與在當中進行拍攝和訪問。

節目簡介

節能減碳、保護環境,探索自然科學、揭開生態奧祕,妙博士邀請大家一起學習與實踐!如何在生活中愛護地球、破解流言、保育萬物?拯救地球危機,不能再等待,跟著妙博士,一起行動做環保、科學救地球,每個人小小的一念心,就可以扭轉未來的命運!

大愛電視台小主播看天下 WOW!

節目團隊專訪—培力兒少認識社會議題

–由志工記者 顏俊祥 報導

《小主播看天下WOW!》參與訪談的有節目製作人譚傳安、導演楊裕明、節目企劃江季芳、白一嶸及王詠萱。

《小主播看天下WOW!》節目企劃白一嶸表示,同儕的影響力是非常顯著的,因此節目發想,希望藉由小主播們同輩的觀點,讓兒少認識到特定的社會議題。此外,也藉由讓小學生們參與節目的製作過程,擔任如:主播、旁白、記者等要角,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錄製節目的各種技能,這算是培育未來人才的好方式。

談到製作團隊如何培訓小學生們擔任要角及培訓過程中與孩子們的溝通技巧,導演楊裕明表示,製作過程主要以邊做邊學習為主,透過實作而非說教,讓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式。此外,楊裕明認為,與孩子們溝通必須要有信任,並以他們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才能克服團隊與孩子們年齡差異的挑戰。

《小主播看天下WOW!》所觸碰的主題非常多元,問到團隊如何讓小主播們理解相關議題並進行拍攝時,企劃江季芳表示,製作團隊會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進行引導,透過生活周遭環境、熟悉的事物,引領參與的孩子們了解特定議題,並表達想法。例如〈我把野菜變好吃了〉這一集,團隊就帶領濂洞國小的孩子們重新認識校園周遭的野菜,並創意發想新烹煮方式,將原本自己不愛吃的野菜變為自己愛吃又好吃的食物。另外,企劃王詠萱以相對生硬的環境議題為例,為了讓孩子不排斥理解,團隊近期便以類實境方式進行拍攝。例如〈節能減碳大挑戰〉這一集,團隊就讓孩子們在沒有確定腳本的狀況下進行大挑戰,讓孩子們在拍攝過程中體會到環境議題的重要性,從而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小主播看天下WOW!》由大愛電視台所製作,主要以十至十二歲兒童為受眾群,目的在於提供台灣兒少最適合的節目資訊,並期許孩童們能藉由這個節目表達自己的聲音,另外,也培養孩童們看世界的觀點。隨著近年全球氣候變遷,環境議題、生態保護及災害防治成為各國社會重點討論的議題,《小主播看天下WOW!》製作團隊認為,台灣社會是時候將對此議題的關注化為行動,並非只是紙上談兵。因此,製作團隊也表示,未來節目內容將著重在氣候變遷、環境議題、生態保護及災害防治等相關內容,藉此期許台灣兒少能對環境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付諸於行動。

節目簡介

節目中攝影棚內的小主播、小主持、小蔬童,與外景的小記者,以及節目旁白配音員,全數由小學生來擔任,以此培養孩子表達意見與感受的能力,並透過採訪關心與觀察地球村上的大小事。節目自109年8月改版,除保留原「新聞轉播站」 單元外,原有外景專題再細分為:「校園大調查_小主播各校走透透查訪孩子們的所思所行」、「校園What’s new_校園內的新鮮人事物」、「小主播出任務」、「我的志工日記」、「看見孩子的力量」;另外新增於攝影棚錄製的「小蔬童廚房」單元,以培養孩子自主能力,在純蔬食的料理環境中愛護眾生,善待地球。

大愛電視台熱青年

節目團隊專訪—與社會對話 讓年輕人看見自己的影響力

–由志工記者 沈沛育 報導

《熱青年》節目以紀錄片系列和出走系列影片,帶觀眾看見臺灣各地青年如何用創意和實踐力改變社會。貼近年輕人的拍攝方式和網路宣傳,希望能讓同年齡的觀眾看見自己的可能性,實踐對社會的想像。節目關注「環境、教育、社會」三大面向,並搭上時事潮流,在日常生活中開啟與社會的連結。

製作人洪駿達過去就曾做過紀錄片形式的節目,但他發現,要在網路上吸引年輕人,不能只從自身觀點挑選題材,而是要跟著社會趨勢,找出觀眾有興趣的主題,才能引起共鳴。網路上跟觀眾的互動也非常重要,影片下方的留言、分享,還有觀眾給予的建議、回饋,讓他真的感受到節目能跟社會溝通,而不再只是單方面的傳遞資訊。

談到這些熱青年的特質,洪駿達說,他們都是很有想法及行動力的年輕人,想到什麼就馬上去做,大人有時候想太多,反而會畫地自限。即使之前拍攝過的團隊有一些已經解散,但還是經常能看到這些年輕人用其他方式繼續為社會付出,從他們舊有的經驗中發揮新的能量。《熱青年》除了想要讓年輕人學習這些「熱青年」的創意和積極,也要將遇到困難時的正面態度傳遞給觀眾。

洪駿達表示,希望未來《熱青年》能作為一個橋樑,讓更多年輕人加入熱青年的行列,或是讓有能力的人願意挹注資源給他們。同時也期望能增加熱青年彼此之間跨領域的交流,也將嘗試把臺灣團隊帶到國外。之後節目製作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會在大主題之下,用各種形式探討主題的各個面向,不只是透過原本的影片呈現,也會舉辦實體活動、講座,希望觀眾對議題有更宏觀、完整的理解。

節目簡介

《熱青年》節目紀錄臺灣在地青年,從「看見問題」、「付諸行動」、「挫折改變」到「創造價值」的心路歷程,每集皆耗時6-8個月完整拍攝,節目鏡頭真實呈現「熱青年」長期深耕臺灣在地,發掘社會議題,並且親身創意行動、實踐改變,在一次次面對失敗與挫折的過程中,如何將熱情轉化為力量?同時發揮青年影響力,集結號召人群投身改變?本節目不只紀實呈現臺灣島嶼的人文風情,更見證人與人、與動物、與社會、與環境之間,重建情感關係連結的故事,藉由青年熱血行動打造臺灣「共好」社會。

大愛電視台青春愛讀書

節目團隊專訪—閱讀與對話—叩問生命中的成長

–由志工記者 張紘齊 報導

《青春愛讀書》以提問、對話與分享來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製作人鄭雅音表示,如果只有閱讀,會只是單向的接收書中傳達的訊息。節目中,由學生先閱讀製作團隊所選的書籍,將問題帶到節目上來,透過主持人、作家或導讀人與他們對話。相對地,主持人也會向學生提出問題,在雙向的提問、對話與分享中,建構學生更立體的思辨能力。例如:你覺得書中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是甚麼?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

鄭雅音表示,節目會以書籍來帶領孩子在成長的難題中去尋找:我是誰?我要成為甚麼樣的人?「這是我們的閱讀核心。」她說。《青春愛讀書》選書方式會根據每年的趨勢,再請教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幫助篩選,過去節目會讀一些經典文學,如:《小王子》、《西遊記》、《悲慘世界》,透過不同時空背景的作品,來回答上述的問題。

近年來電視產業式微、網路媒體發達,大眾的接收資訊習慣改變,尤其節目的目標收視族群,是更常用社群的青少年,因此,今年節目成立YouTube頻道,想要透過不同的小短片在社群平台來與年輕人互動,也在每週三舉辦直播來扣合當下的時事議題。

鄭雅音表示,《青春愛讀書》未來會把眼光放在世界中的孩子,因為疫情的關係,全球化的趨勢更明顯,孩子未來要面對的挑戰不再是本地,而是世界各地,鄭雅音也期待節目接下來去培養孩子如何在未來的環境中去面對這樣的挑戰。

節目簡介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蔓延,台灣囝仔如何面對未來的變化與多元需求?大愛電視台《青春愛讀書》節目以「推廣閱讀教育」為使命,從105年開播以來陪伴上千位青少年共讀,從棚內錄影到前進校園、走讀臺灣,引導孩子們思考,培養獨立思辨的能力,進而成為終身學習者,成為更好的自己!

GOOD TV貓道上的哲學家

節目團隊專訪期待哲學思辨向下紮根

–由志工記者 張紘齊 報導

「思考原來是這麼有趣!」這是節目《貓道上的哲學家》在籌備節目前,有位兒童參加節目團隊舉辦的哲學思辨營隊所分享的心得。節目《貓道上的哲學家》開播至今,歷時兩年,以故事內容為討論主題,藉由主持人的各種提問,引領兒童思考,產生出不同個體之間思想的交流。製作人李賢華認為,人人都是哲學家,尤其兒童的想像力還未被環境侷限,她相信大人可以從兒童身上找到更有趣的思考方式!

李賢華進一步分享:「在歐美的教育環境中,對於哲學思辨都有固定的課程安排,但在國內,雖然思辨素養在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在升學體制的環境中,無論是學校或社會都忽視思辨教育,也導致台灣開始創立哲學思辨補習班,思辨教育變成了有錢人的權利。」節目的願景,是希望台灣每個兒童都能接觸到思辨教育,甚至搭配節目另外的企劃,讓師長也能有教材推廣思辨教育。

思辨過程需要時間,《貓道上的哲學家》節目時數不長,好處是能配合目前大眾使用媒體的習慣,疑慮是節目片段必須取捨每個兒童的發言,因此需要考慮到兒童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李賢華說明:「在節目拍攝前,我們會先帶領兒童做事前的思考討論,過程中也會教導他們學習互相尊重彼此不同觀點,讓他們在節目進行時,已經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了解他人想表達的內容,長時間下來也建立了良好的團隊關係。」

為了更深入的回應節目的使命感,節目期待收看節目的兒童,在家或是學校也能與節目一起發想思辨內容,李賢華計畫,未來會邀請收看節目的兒童以拍攝影片或投稿的方式,向節目提問與對話,讓哲學思辨之旅行走入台灣的每個角落。

節目簡介

《貓道上的哲學家》是一個帶領孩子思辨的節目,[貓道]是「劇場」與「攝影棚」的象徵,孩子則是天生的[哲學家],孩子們進入攝影棚中的小劇場思考、對話,就像從貓道上看下來,總會有不同的視角。 本季節目以「台灣在地故事」與「聖經故事」為兩大主題,藉由主持人不斷地拋出各種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知道,一件事情的發生,並非只是表面看到的樣子。而這些問題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讓孩子透過不同的觀點與推論,刺激思考,漸漸找到自己的答案。藉此,培養孩子思辨力,同時,當孩子自己被說服之後,才能真正內化在他們的生命中。

大愛電視台伯源哥哥的祕密屋

節目團隊專訪—在《伯源哥哥的秘密屋》 孩子們說出不敢說的秘密

–由志工記者 龍俊佑 報導

每一次錄完節目孩子都會跟我們抱抱,跟伯源哥哥拍照,還會跟爸媽說,錄影怎麼這麼快,我還想要繼續聊啦!孩子們令人莞爾的對話,製作人莊桂梅笑著說:「我們跟孩子們就像朋友,會互相分享心情。」

大愛電視《伯源哥哥的秘密屋》於2019年開播,今年邁向第二個年頭,該節目除了巡迴全台校園,讓孩子們在秘密屋裡說出不敢說的秘密,期待孩子們認識情緒、面對情緒、放下情緒。尤其節目組特別邀請教養專家、腦神經科學專家、心理師等專家學者當最佳後盾,協助老師跟家長們一同了解孩子內心世界,解決孩子們生活裡的大小煩惱!

製作人莊桂梅坦言,做兒童節目最具挑戰的事情是將淺顯易懂的道理,透過孩子們的觀點出發,轉譯成他們感興趣或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有效溝通,例如:做人要有責任感、不要說謊是人人知曉的基本道理,但節目會避免一昧的以大人的口吻告訴孩子們他們應該知道的事情。莊桂梅也分享:「每次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令我們深感欣慰,也是對我們的一大鼓勵。」

節目企劃林彥君表示:「我們將上節目的孩子不只當來賓看待,而是當作自己的親弟妹;尤其青少年會比較壓抑自己的心情,不願意將煩惱跟爸媽說;但我們站在孩子角度去想,必要時會進一步了解孩子們的煩惱並給予適當協助。」節目企劃吳庭伊也分享:「從每一集節目中,在協助孩子們增進自我覺察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我自己也都在成長學習,獲益良多。」

節目簡介

由台灣第一個兒童情緒節目演變而來的《伯源哥哥的祕密屋》裡即在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情緒後面的想法和需求,並透過討論與分享解決問題。希望能為孩子增能,培養他們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MOMO親子台動物大聯盟

節目團隊專訪—帶領孩子們了解善待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的重要

–由志工記者 龍俊佑 報導

「記得去年12月,我們播出蛇類那集,有觀眾投書表示蛇很噁心相關意見,不希望節目播出。」製作人古金文分享,當介紹社會上較具爭議性的動物時,對於製作團隊而言是一大挑戰。

MOMO親子台於2020年9月推出嶄新節目《動物大聯盟》,透過鏡頭精彩紀錄動物百態,並以幽默風趣、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孩子們一起認識動物習性與自然生態;在瞭解多姿多彩動物世界的同時,也向孩子們傳遞人們與動物之間有著緊密的連結,藉此倡導愛護大自然及生態永續發展的觀念。

古金文表示,在《動物大聯盟》前兩季節目製播上遇到的兩大挑戰,分別為「爭議性動物的介紹」與「外來種入侵議題」。有些人本身對蛇類的印象是害怕與恐懼,對此古金文表示透過節目內容特別編排,希望能突破家長及孩子們心中對爭議性動物的負面印象。他強調如何以觀眾能接受的方式介紹爭議性動物,一直是製作單位努力的重點。

對於節目未來走向,古金文表示會強化動物與人們之間的關聯、介紹面向將更為廣泛,再加上透過「你知道蜜蜂跟螞蟻是近親嗎?」等有趣問答,將許多大人們看似沉重的環境議題巧妙地帶入孩子們日常生活,同時讓孩子們了解善待小動物及愛護大自然的重要。

另外,古金文也表示,《動物大聯盟》相較於2016年同頻道推出的節目《動物大明星》,收視族群不僅只有學齡前孩童,也包含學齡後孩童(年紀5歲以上),在介紹動物的知識含量上也會比較高。

節目簡介

是以4K拍攝的動物生態兒童節目,以多角度涉略動物常識,探討其生態環境、食性、棲息天敵,並將觸角延伸至特殊行為與不為人知的秘密、深入剖析有趣的動物世界。讓兒童透過節目,更進一步認識動物百態,並將正確的動物保育觀念帶入,藉此傳遞與學習如何與大自然裡的動物共同生活在這珍貴的土地上,發揮寓教於樂的節目精神。

MOMO親子台MOMO玩玩樂第十一季

節目團隊專訪—玩樂與學習並沒有「標準答案」

–由志工記者 藍妮蒨 報導

 

《MOMO玩玩樂》開播至今陪伴孩子走過11個年頭,在全新一季朝向抽屜式發展,希望家長能帶著3-5歲的孩子,在家中透過日常隨手可得的物品,跟著節目「肢體遊戲」、「一起動動腦」與「一起找一找」單元,一邊玩樂一邊培養自主生活自理與主動探索的認知能力。

「孩子的能力其實遠超乎我們可以預期跟想像」楊佳茹點出,社會中普遍家長多抱持著「孩子還太小」、「他會受傷」等觀念,其先入為主的眼光,過於期盼讓孩子給出「標準答案」,可能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獨立學習與嘗試的機會。

雖然孩子在面對未知的東西會有點排斥,但很多時候藉由嘗試後會發現孩子是喜愛且富有成就感的,這也是楊佳茹很鼓勵親子共同觀賞《MOMO玩玩樂》的原因之一,透過節目設計的單元,放手讓孩子著手嘗試,培養自主思考與想像,也能學習在活動中不依賴、不依隨他人,進而激發出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至於《MOMO玩玩樂》第十二季的規劃,楊佳茹說,製播上受疫情影響,孩子無法前來錄影,暫時沒有很積極的去規劃,但未來節目會更收集現在孩子更感興趣或流行的議題,很有機會把這些元素與理念帶到節目裡呈現給觀眾。

節目簡介

《momo玩玩樂》是針對學齡前的幼兒所設計的節目,這階段孩子的成長學習特別著重他們好奇心的探索、生活習慣的建立、語彙表達的練習,因此節目除了有動動身體的體能遊戲,還有針對生活認知設計了「一起動動腦」單元,用互動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建立基礎認知,並將生活常規與生活自理設計了「一起找一找」單元,讓孩子親自動手做,幫助孩子建立生活經驗,透過不同的遊戲單元帶著孩子玩樂與學習。

客家電視台吹過島嶼的歌

交換音樂,交換南島生命的氣息 吹過島嶼的歌帶著觀眾從南島的母親之島---台灣出發,跟著島嶼的音樂人一起,乘著太平洋的樂風來趟探索南島的音樂旅程。

客家電視台奧林P客

《奧林 P 客》,由奧林太空總署指揮官郎祖筠,帶領來自地球的菁英小勇士突破重重難關,節目中指揮官會適時給予鼓勵、信心及勇氣,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領袖!而邪惡星球的外星魔王徐淳耕,則是不斷地出難題給奧林太空總署,極力希望用盡各種關卡擊潰正義的一方! 節目設計以四到六年級的國小學童來組隊進行闖關,一隊共五名,參賽的小勇士被授予搶回奧林星球能量石的任務,必須同心合力挑戰外星魔王的闖關賽, 奪回被搶走的能量石,以維持銀河系的和平。

客家電視台大小遊客趣

《大小遊客趣》由各行各業的客籍菁英領軍,帶孩子遊憩客家庄,體驗傳統文化 與沿途風光,在過程中重新發現客庄之美與文化新價值,細細品味美好的人、事 物。發現之旅讓親子間情感更濃密,體認互助與溝通的重要性,共同發現新觀點! 每一次的交流都是陪伴成長的印記。

東森幼幼台YOYOMAN小學堂

0-5歲為幼兒語言快速發展時期,由日常生活熟悉的內容,結合活潑有趣的動畫內容,透過外籍老師的正確發音,讓學齡前兒童輕鬆學習,節目內容也循序漸進規劃各種主題:

1. 日常單字:學齡前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與學習力,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不熟悉的語言與文字,YOYOMAN小學堂以孩子生活為出發點,將單字片語生活化,讓小朋友自然學習反覆練習。

2. 生活片語:生活中各種有趣實用的句型透過哥哥姐姐輕鬆的對話演出,讓小朋友彷彿身歷其中,小朋友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提升邏輯思考力及想像力,良好的表達能力也讓小朋友學習語言中勇於表達而充滿自信!

3. 英文歌曲:輕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英文歌曲,搭配可愛的動畫內容,小朋友跟YOYOMAN及YOYO家族的哥哥姐姐開心唱歌跳舞玩遊戲,學習各種經典好聽的英文歌曲。

東森幼幼台YOYO點點名(S19)

《YOYO點點名》為台灣電視史上首創幼兒律動節目,已製播超過18年。藉由親和力強的幼台藝人哥哥姐姐親自示範,親子律動同樂增進感情,並訓練幼兒的手腦協調。因為已經長達有18年的製作,製作單位也求新求變,除了持續製播最長壽的親子律動單元之外,希望以兒童喜愛的收視元素為原則,增加豐富多元的特色單元,以期達到寓教於樂的功能。

東森幼幼台原來如此

每集節目中,吳政迪與月亮姐姐及番茄姐姐會在節目中提出自己生活中的困擾,由香蕉哥哥所扮演的博士角色來做解答。
吳政迪所扮演的是客家人的角色,所以會伴隨在節目中做一句生活客語的教學,讓觀眾可以在看節目輕鬆學習生活知識外,也能多認識我們的客家話。

卡通頻道卡通Go Go客第二季

《卡通Go Go客–第二季》以客家青年返鄉創業為題,實地探訪客家青年以新科技和經營模式創建的客家景點。這些客家新景點,或以新行銷手法增加曝光度,或改良傳統農耕方式,或以新科技改善舊有經營方式,都旨在傳承客家文化,讓更多人發現客家庄。
卡通頻道將原創卡通元素,融合進互動遊戲和主持人對談裡。結合卡通元素與客家文化的呈現方式,更增添節目的趣味性,引起親子家庭進一步瞭解客家文化的意願。

公共電視台德哥與皮皮

主要描述在海濱的一家咖啡店,年輕老闆菲菲即將實現她的咖啡店夢想,沒想到好友歐仔的闖入帶來一場科學意外。菲菲的兩隻愛貓,化身成「小貓人」德哥與皮皮,就此展開兩人、兩貓的奇幻之旅。

公共電視台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不只是美食,更是一個充滿美妙人事地物的節目!從爆炸頭老師探訪過的市場、以及他的五感體驗紀錄,豐富有趣地爆炸展開。跟隨老師「沈浸感」的腳步,前進這一個個庶民小宇宙。
邀請大家從各種不同角度,隨著主持人,一同潛入八個台灣老市場,感受在地文化、庶民人情的溫度,探訪體驗市場裡無與倫比的趣味!

公共電視台熊星人和地球人第二季

《熊星人和地球人》是首次融入哲學思維,陪伴7-10歲孩子培養思辨能力的實驗節目,全劇以傾聽兒童思維到培養獨立思考為製作核心,陪伴兒童學習讓看事情的角度更加客觀與多元。
每集故事引導孩子面對<驕傲與自卑>、<環保與開發>、<記憶與遺忘>…等13個不同的哲思議題。劇本編寫是製作初始的大難題,除了得努力搜尋當集哲學資料之外,更須與哲學顧問多次討論,選用於劇情中融入讓孩子有感的生活經驗,不僅內容取材獨特,更極具兒童節目製作的實驗精神。

三立台灣台週三愛玩客

旅行是種生活態度,運動則是生活時尚,三鐵好手 CEO (Jason) 攜手健身達人演員(賴東賢),用運動家精神環遊全世界,最刺激的挑戰、最溫暖的互動、最不思議的發現,組成一趟趟有故事的旅行,讓生活不只是活著,而是有滋有味的美好。

MOMO親子台MOMO這一家第三季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他們每日的生活當中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難題,甚至是困擾和挫折。《MOMO 這一家》由親子台的哥哥姐姐以三代同堂的戲劇
方式,呈現日常生活中親子間、同儕間、周遭生活中所會面臨的不同狀況。

MOMO親子台MOMO玩玩樂第九季

《MOMO 玩玩樂》節目除了玩樂,更重要的是要讓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包括認
知能力、創意聯想力,生活認知學習…等等,透過節目單元的設計,將這些成長
中必備的知識自然而然融和其中,小朋友快樂地參與其中,家長更是放心!

MOMO親子台MOMO歡樂谷第十二季

《MOMO 歡樂谷》節目主要是以幼兒律動唱跳為主軸,讓幼兒透過最喜歡的唱唱跳跳,幫助大小肌肉之發展、訓練身體協調性,也可以讓小朋友增加活動量!而且也可以藉由歌詞認識更多的辭彙,幫助語言發展。

MOMO親子台MOMO理財教室

利用孩子們最喜愛看哥哥姐姐們演戲的心理,以及聽故事的特性,以戲劇呈現
方式來吸引孩子對節目的喜愛及理財知識的吸收。

MOMO親子台動物大明星第七季

《動物大明星》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導引小朋友認識動物,紀錄動物多元的面貌,開啟小朋友的求知慾,在動物的世界裡大開眼界,對動物能有更深
刻的認識和了解。

MOMO親子台紙箱做玩具

孩子是天生的玩玩具高手,透過自己動手做玩具,發現玩具的構造與變化一定能帶給孩子無窮的樂趣!節目利用家中常見的素材-紙箱來製做玩具,把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扭蛋機、遊戲機、彈珠台、足球台…等等縮小製作成迷你桌上型遊戲機,而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可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手腦並用的最佳活動。
除了一個主題玩具之外,節目中還設計了一個簡易的三分鐘玩具,運用簡單的材料與做法,很快地就可以完成一個好玩的小玩具,是手工較不靈活或是年
紀尚小的兒童也能動手做的趣味小玩具。

GOOD TV烤箱讀書會

GOOD TV為了提倡親子共讀、快樂閱讀,全新打造了一個專屬的節目《烤箱讀書會》,日本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主席松居直先生說:「閱讀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管大人或小孩,每個人都喜歡做有趣的事,如果能將閱讀和有趣的事結合在一起,應該就能創造充滿趣味的閱讀經驗,在這個節目當中,主持人阿達叔叔(知名繪本工作者-劉清彥老師)以及宣榕姐姐(星光大道歌手-李宣榕),將帶領小朋友動手做點心,利用烘焙時間,與孩子們共讀一本圖畫書,並在童言童趣中探索生命。除此之外,還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同樂的歌舞律動,讓更多大小朋友透過電視,共同參與這個充滿樂趣又有益身心的閱讀活動。

原住民族電視台跟著dapin去旅行

每集帶著具備不同專業背景的素人旅行者,到原鄉部落進行3至4天的「打工換宿」旅行,透過不同專業背景與觀點,發覺原鄉部落不同之面貌。在部落挑選上包含產業、人文故事、文化習俗及社會觀懷等原鄉在地真實事件,發覺族人留在原鄉發展所堅持的理念,看見原住民族在面對隨著時代變遷下的家園,如何找到留在自己土地上的方式。將原鄉的當代生活型態及文化精神,透過節目傳播出去,讓觀眾因認識而學習,創造具價值的文化產業。

原住民族電視台pito,pitju,mpitu’7個為什麼

我們去學校上課囉! 這一季我們帶著六個動畫人物走進校園,去到教學阿美語、排灣語、泰雅語、布農語還有太魯閣語的五個族群語言的學校,跟著族語老師與小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一起唱歌,呈現俏皮與新穎的族語教學方式。在課堂中認識書寫文字的發音,還有複習每集的主要單字。

東森幼幼台超級總動員(S15)

【年度五大獎項–兒少評審團獎】

《超級總動員》持續累積製播已達十年。為全台唯一為全台小學4-6年級中高年級學生量身打造之校際競賽節目。
提倡及提供各學校展現才藝表演之平台,鼓勵小學中高年級同學藉由本節目之團隊競賽,培養個人勇於挑戰、學習公平競爭,每集皆會邀請不同學校同學進行才藝表演,提供給他們表演舞台。本節目設計各項關卡,均由體適能專家及專科教師為顧問師資群,融入STEAM 教育理念,由製作團隊持續創新各項挑戰關卡。

公視台語台旺來西瓜仙拚仙

這是台灣囡仔參與電視節目學習台語文化的新契機!

節目以國小學童為主體,主持人Janet 和葉欣眉與參賽學生之間幽默、平等互動,鮮活地展現了小學生的台語能力和純真活躍的樣貌。

節目設計企劃的「生活語言+益智+遊戲」的形式,創造了一個小學生能夠輕鬆活潑展現能力的環境,同時也能引發電視機前的觀眾群同步練習台語!

這個節目的努力,也讓兒孫和父祖輩之間差點遺失的母語情感文化有機會得以重新連結。

公視台語台台語百面通

《台語百面通》為一新創以兒少為主要觀眾的台語節目,是由公共電視與霹靂國際多媒體合製的,屬於寓教於樂性質。每集節目含棚內布袋戲演出、外景達人專訪及線上遊戲競技,融合傳統與流行元素。希望在共60集的節目中,藉由各種領域(包括人文、自然、藝術等等)生活式的台語學習,拉近下一代與母語的距離,顛覆學習台語的各種可能。

大愛電視台OH!這就是美

臺灣投入美感教育的節目,大多都是勞作DIY或是繪畫技術創作的教學,《OH!這就是美》希望由生活美學出發,因此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個面向,帶領孩子們開發美感經驗。如餐桌食器的選擇運用、衣服穿搭的比例原則,或是欣賞台灣廟宇之美、或利用花草妝點生活之美...,節目裡不賣弄深奧的美學原理,而是經由實際的操作讓孩子心有所感,自然而然的運用在生活之中。

公共電視台藝窺究竟

《藝窺究竟》系列節目,花費了一年時間,拍攝台灣各級學校到各地的社團的美學教育,拍攝足跡從台灣的台北、高雄等都會城市,遠到需要一天交通的偏鄉,如金門、澎湖、花蓮,用真誠的鏡頭語言與被感動的心,拍攝紀錄這些孩子與老師在藝術路上勇往直前的故事。

公共電視台藝窺究竟

《藝窺究竟》系列節目,花費了一年時間,拍攝台灣各級學校到各地的社團的美學教育,拍攝足跡從台灣的台北、高雄等都會城市,遠到需要一天交通的偏鄉,如金門、澎湖、花蓮,用真誠的鏡頭語言與被感動的心,拍攝紀錄這些孩子與老師在藝術路上勇往直前的故事。

公共電視台藝窺究竟

《藝窺究竟》系列節目,花費了一年時間,拍攝台灣各級學校到各地的社團的美學教育,拍攝足跡從台灣的台北、高雄等都會城市,遠到需要一天交通的偏鄉,如金門、澎湖、花蓮,用真誠的鏡頭語言與被感動的心,拍攝紀錄這些孩子與老師在藝術路上勇往直前的故事。

公共電視台台灣囝仔讚

《台灣囝仔讚》節目每集會介紹一所學校,而為了能更貼近傾聽孩子們的聲音,節目以全外景拍攝的方式製作呈現,主持人會親自到每一所學校跟著孩子們一起體驗在地不同的生活及文化,藉由該校同學們的帶領,讓觀眾及主持人可以更深入的體驗到該校周遭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在跟著同學們一起學習才藝表演的訓練過程中,真實貼近的紀錄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歡樂、碰到的問題、最後展現出來的成果及心情感受。

公共電視台水果冰淇淋

這是一個完全以三至六歲幼兒思維和觀點為出發的節目,內容規劃符合幼兒學習,講究圖像的創作流露出奔放的視覺創意,深獲幼兒喜愛,也廣獲家長和幼教老師的支持。

公共電視台就是愛運動

《就是愛運動》節目製作宗旨在傳達簡單、有趣的運動概念,節目中透過主持人與學童的互動及親自體驗讓運動變得容易上手、更多元、更有趣,借此希望能激發學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並提供體育老師更多創新的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喜歡運動並將規律的運動習慣帶回家庭,養成終身運動之習慣。

公共電視台誰來晚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苦中作樂,如同片尾所說....快樂就好」
「我本身的家庭也有點像,只是我家的更複雜一些些」
「替男主角加油!! 孩子不該活在父母的期待底下!」

以上都是《誰來晚餐》粉絲們的留言‧許多觀眾看完節目後,都覺得自己的人生也被洗滌了一次,因為自己的家庭關係跟《誰來晚餐》的東道主們多少有點像呢…

這些家庭有個共通的特質:願意分享他們真實的家庭故事,而分享家人相處的智慧,也許是利人又利己的事呢!

透過《誰來晚餐》的拍攝、採訪的過程,東道主們分享自己的故事,重新整理自己的生命史,也許能有更深的體會或得到自我療癒‧
以過來人的角度,分享你的經驗智慧給觀眾,使得許多也有共同經驗的人獲得支持,這樣的分享就是一種助人工作呢!

大愛電視台叩叩叩到你家

生在台灣,長在台灣,你認識台灣嗎?台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各個角落,你曾探索過嗎?都市、鄉下,山上、離島,生活大不同,跟著小主播的腳步,上山下海拜訪朋友,一起來認識台灣!

大愛電視台小主播看天下 WOW!

《小主播看天下WOW!》是專屬於小朋友的園地,透過實地探訪親身體驗,讓小朋友學習到課本學不到的知識,更深入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

大愛電視台伯源哥哥的秘密屋

面對環境的複雜化,情緒教育愈來愈重要,大愛電視台是台灣第一個將情緒教育注入兒童節目的電視台,希望能為孩子增能,培養他們為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當我們童在一起》到《童在一起+》,今年則推出最新企劃《伯源哥哥的祕密屋》。節目特別搭建一個實體的祕密屋,讓有煩惱的孩子能在密閉安全的空間跟伯源哥哥講心事。並由戲劇手法,由伯源哥哥演出主角人物的情境,電視機前的孩子更能感同身受。

MOMO親子台運動練習生

哥哥姐姐依當集運動項目介紹規則,場地種類,器具規格等,每集依照不同的運動主題,拜訪運動達人或運動小神童,以輕鬆有趣的方式體驗運動項目並與達人較勁。
另拜訪明星運動員或教練,在專業領域的訪談介紹中,經驗傳承予小運動員,並分享個人努力奮鬥的過程,且對熱中運動的小朋友給予勉勵正能量,讓觀
眾能更深入的了解各種運動的精神與宗旨。

GOOD TV神奇故事屋

《神奇故事屋》描述在阿達叔叔的書房裏頭有一個奇幻通道,凡是在這個書房裡讀過的繪本,皆可以透過這個隧道進入到繪本的世界裏頭。故事屋就像時空任意門,帶他們到一個個不同的繪本中旅行。於是,孩子們跟著阿達叔叔進入繪本探險、拜訪台灣各領域的專家、破解歷史的祕密、跟著動物專家上山尋寶……,每一次的冒險都緊張刺激、精采得不得了!

原住民族電視台kakudan 時光機

「kakudan」為台灣原住民排灣語「文化、慣習」之意,希望透時光機穿梭歷史時空,讓台灣原住民族式微的文化,找到實踐的道路。台灣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已經生活了八千年,祖先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及族群智慧。惟因過去的歷史,原住民面對殖民教育與同化政策的長年摧殘下,不同時代的遷徙漢化與日治時期殖民政權的干擾,使得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存續面臨斷層與式微的挑戰。然而處於文化逐漸式微的困境,更面對長者生命迅速的凋零,如何教育下一代有正確的文化知識與視野?如何把傳統說得更清楚?這是節目製播的最大重點。

客家電視台GO!蔬菜小隊!

《GO!蔬菜小隊!》走訪幼兒園,收集了解孩童對蔬菜的想法喜好與想像,以115位大班孩童的想法為基礎,陪著孩子一起想像,創造出「肉肉星」與主人翁「肉肉」。透過「肉肉」向地球尋求幫忙,請孩子化身「蔬菜小隊」完成拯救八隻小怪獸,採收蔬菜製作料理的任務。 節目從體驗出發,將目光拉至客庄田園,讓大班至一年級的孩子在田間探險,碰觸泥土,學習辨認,動手採收最新鮮的當季蔬菜;並透過簡單安全的自己動手做,烹飪煮食,將親手採摘的菜,做成好吃料理。採一把菜,吃一口自己做的料理,從泥巴到嘴巴,更進一步與蔬菜建立關係。

客家電視台聽故事,打嘴鼓

七歲左右的孩子,會有什麼想像的世界?又過著什麼與眾不同的人生呢?《聽故事,打嘴鼓》透過六支精緻的動畫,帶出孩子的想像,也帶出孩子的獨特人生。這六則奇想的故事裡,有想飛上天的魚,有長得歪歪的樹,還有可以畫出彩虹的巨人…看了這些故事後,孩子們丟出充滿創意的心得又觸發了什麼獨特的想像呢?在真實世界裡,也有孩子的生活,和這六支動畫的世界觀很接近喔!

客家電視台練習生,衝一波!

【年度五大獎項–社會關懷獎】

節目採全程實境記錄方式拍攝,每集由一名高中或高職學生前往一個公益社福團體進行為期2~3天的志工服務體驗;節目敘事方法則跳脫傳統訴諸悲情、灑狗血或歌功頌德的刻板印象,並讓學生回歸到最單純且真心的志工練習生角色,透過他們的實境體驗與感受,忠實呈現受幫助單位或族群的現況、心境與需求,並展現出那群長期獻身志工服務者,淡然卻堅定的使命感。

客家電視台喔走!48小時

《喔走!48小時》是一個創造機會讓孩子們從各種挑戰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戶外實境節目,並從中體會合作與競爭的關係。節目以兒童為主體,不設定成人主持,而是由每一季海選出來的孩子擔綱,接受不同任務,並透過與自然、人文環境的互動,學習知識與技能。節目融合少年培力、自我表達與環境教育,同時考驗體力、耐力、膽識與智慧。

客家電視台小O事件簿

【年度五大獎項–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特別獎】

以兒少為主體,討論社會時事、家庭與校園議題,以及當代流行話題。內容穿插外景拍攝與攝影棚座談,讓不同形式的媒介,透過不同立場的兒少與成人,相互激盪,對每一集的設定主題提出深入且生動的看法。

公共電視台就是這Young!

《就是這Young!》是個關於信念、關於勇氣的節目,節目中真實記錄刻劃一群勇於做自己、勇於挑戰、不斷堅持夢想、努力實踐的兒少。節目全無旁白,而是讓主角們用自己的話介紹自己,說自己的夢想及故事。

公共電視台出發騎幻島

旅行之中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真實的性格,那麼已經有自我想法的小孩跟父母會是最適合的旅伴嗎?親子之間會擦出平常不曾出現的火花、火藥味嗎?《出發騎幻島》告訴你:當親子旅行遇上單車環島壯遊,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出發騎幻島》1200公里的奇幻旅程,將徹底顛覆你對環島及親子之旅的想像!

公共電視台小孩酷斯拉

【年度五大獎項–兒少發聲獎】

《小孩酷斯拉》節目名稱取「酷死啦」之諧音,蒐集世界各地7-15歲的各領域最酷小達人故事。節目以第一人稱角度,以微紀錄片方式讓孩子自述對於自己喜愛領域的熱情以及面臨的挑戰。本節目一共十三集,共有二十個故事,題材多元,主題涵蓋:競技運動、哲學、賽車、音樂、魔術、舞蹈、自然生態、身心障礙等,除台灣之外,並有多集外國主題,期待經由收看本節目,讓7-12歲目標觀眾從多元主題中擴大視野,以國際角度建立世界觀,引導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培養面對未來應具備的關鍵能力。

公共電視台下課花路米–博物館大驚奇

「聚焦自然科學,放眼人類未來」是《博物館大驚奇》第一季的製作宗旨,八集走訪了台北、台中、新加坡、沖繩、京都、柏林、貝爾法斯特七個城市中,老少咸宜、適合親子共遊的博物館,獲得難能可貴的體驗,分別是:(1)德國柏林自然史博物館、 (2)英國北愛爾蘭「鐵達尼號博物館」、(3)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4)日本沖繩美麗海水族館、(5)新加坡濱海灣花園、(6)新加坡動物園、(7)國立台灣博物館、(8)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公共電視台下課花路米—壯遊闖天下

【年度五大獎項–年度最佳兒少節目獎】

《壯遊闖天下》是《下課花路米》小背包客系列PART2,共計十八集。海選出來二十一位10-13歲的孩子,從認識自己的家鄉-台灣開始,分批在北、中、南展開三場背包之旅。在經過國內組團隊合作,解決旅途難關的淬鍊,其中的九位孩子,被挑選出來分三組繼續前往尼泊爾、泰國及澳洲,展開人生第一次沒有爸媽相伴、只有陌生旅伴同行的國外壯遊。

MOMO親子台安全小寶貝

生活中有好多安全問題,是兒童一定要知道的,比如:防範陌生人、人身安全、居家安全、校園安全、地震火災等等…。節目將生活中會遇到的安全相關狀況,分類設計到節目中,由幽默的手偶劇導出問題,哥哥姐姐趣味帶領找出答案,讓兒童認識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的安全,進而潛移默化,提升自我保護意識,當個注意安全的小寶貝。

大愛電視台青春愛讀書

節目於2016年開播至今,利用影音媒介搭起紙本書與兒少之間的橋樑,2019年節目前進北、中、南、東共計十三所校園,與六百多位學生進行近距離互動,透過主持人、學生及導讀人三方重讀經典書籍。豐富的知識學養為節目穿針引線,增加深度與廣度,讓同學對文字、議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公共電視台聽聽看

《聽聽看》自節目開播以來即聚焦關懷身心障礙朋友,長達20多年的淬鍊,一步步見證「手語」被納入國家語言的新時代。《聽聽看》提供多元化生活資訊的節目,以節目為平台,拓展身障朋友的社交圈和國際視野。

民間全民電視台快樂故事屋

《快樂故事屋》為民視自製兒童節目,透過情境短劇、繪本導讀、音樂律動等單元,讓小朋友從聽故事中潛移默化學得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培養優良品格與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進而提昇加強文字運用的能力。

高點電視台大地之子

到部落的一堂課!
青年志工與原鄉青少年交流,透過文化、語言、活動體驗等方式,增進彼此之間的認識,作為青年生涯預備上的夥伴,共同學習、成長,拓展視野。從中亦體驗不同職業,透過職業導師協助與經驗分享,讓未來的人生有進一步的累積。

客家電視台奧林P客

2020新一季的《奧林P客》,由奧林太空總署指揮官郎祖筠,領軍來自地球的菁英小勇士勇闖邪惡星球,迎戰詭計百出的大魔王徐淳耕,展開好玩又刺激的精彩對決。小勇士駕駛太空梭,帶著剛毅不撓的精神和勇氣,與魔王鬥勇、鬥智以突破重重關卡來奪回能量石。節目中小勇士在面對各種挑戰及誘惑時,指揮官適時給予信心喊話,提振小勇士力抗魔王的決心。但是陰險狡詐的大魔王,不斷祭出難題,承擔地球和平重責使命的小勇士,又該如何接招應對?

東森幼幼台原來如此

台灣的學術界及聯合國UNESCO已經一致認定台灣本土語言「瀕臨絕種」!當大家都在宣導尊重環境的同時,更應該要愛惜及傳承珍貴的語言文化。
「為什麼?」的思考,是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所渴望知識的原動力,而語言學習,對於學習力正強的孩子來說,更是輕而易舉的過程。
本節目每集三到五分鐘的生活內容,以輕鬆有趣的對話內容,不管是大人小孩,大家都可以輕鬆學習知識、常識。
主持人吳政迪與月亮姐姐及番茄姐姐提出自己生活中的困擾,由香蕉博士角色解答。藉由吳政迪客家小哥身份,在節目中介紹生活客語的教學,讓觀眾可以在看節目輕鬆學習生活知識外,也能多認識我們的客家話。

MOMO親子台寶貝愛做菜

《寶貝愛做菜》節目,由主持人帶領家長及小朋友,從認識食材、料理過
程,到試吃時間,過程中的互動充滿溫馨趣味,不但能增加親子關係,也能讓
觀眾在輕鬆愉快、無壓力的氣氛中學到一道適合親子同心協力完成的料理。
《寶貝愛做菜》每一集都拜訪一個家庭,介紹爸媽或長輩的拿手菜,除了
讓寶貝了解下廚的辛勞,並從過程中體會父母透過食物傳達給孩子滿滿的愛,
讓寶貝有興趣進廚房,讓寶貝愛上做菜。

GOOD TV幸福學堂

鑑於當今社會在兩性、婚姻、家庭、人生規畫等觀念紊亂,當今電視頻道上也缺乏深入討論,故本節目特別邀請到在家庭議題琢磨研究,並於社工系、心理系、家庭教育科系等大學任教20年以上資歷的老師授課,並與10位素人來賓進行座談,每集錄影前與老師進行1~2個月的內容企劃,針對人生各大階段,包含兩性、婚姻、親子、教育等全人發展議題,由大師有系統的教導。為增加節目可看度因此亦於節目內設計10分鐘的主題劇,讓現場討論更加生動活潑,透過對談與戲劇,將家庭與生活縮影放置在節目中討論,老師們傳遞適合當今社會的幸福家庭與價值觀。

GOOD TV幸福學堂

鑑於當今社會在兩性、婚姻、家庭、人生規畫等觀念紊亂,當今電視頻道上也缺乏深入討論,故本節目特別邀請到在家庭議題琢磨研究,並於社工系、心理系、家庭教育科系等大學任教20年以上資歷的老師授課,並與10位素人來賓進行座談,每集錄影前與老師進行1~2個月的內容企劃,針對人生各大階段,包含兩性、婚姻、親子、教育等全人發展議題,由大師有系統的教導。為增加節目可看度因此亦於節目內設計10分鐘的主題劇,讓現場討論更加生動活潑,透過對談與戲劇,將家庭與生活縮影放置在節目中討論,老師們傳遞適合當今社會的幸福家庭與價值觀。

GOOD TV幸福學堂

鑑於當今社會在兩性、婚姻、家庭、人生規畫等觀念紊亂,當今電視頻道上也缺乏深入討論,故本節目特別邀請到在家庭議題琢磨研究,並於社工系、心理系、家庭教育科系等大學任教20年以上資歷的老師授課,並與10位素人來賓進行座談,每集錄影前與老師進行1~2個月的內容企劃,針對人生各大階段,包含兩性、婚姻、親子、教育等全人發展議題,由大師有系統的教導。為增加節目可看度因此亦於節目內設計10分鐘的主題劇,讓現場討論更加生動活潑,透過對談與戲劇,將家庭與生活縮影放置在節目中討論,老師們傳遞適合當今社會的幸福家庭與價值觀。

GOOD TV烤箱讀書會

GOOD TV為了提倡親子共讀、快樂閱讀,打造了一個專屬的節目《烤箱讀書會》日本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主席松居直先生說:「閱讀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管大人或小孩,每個人都喜歡做有趣的事,如果能將閱讀和有趣的事結合在一起,應該就能創造充滿趣味的閱讀經驗,在這個節目當中,主持人阿達叔叔(知名繪本工作者-劉清彥老師)以及宣榕姊姊(女兵日記 朵拉班長-李宣榕),帶領小朋友動手做點心,利用烘焙時間,一起共讀一本圖畫書,並在問題引導中,在小朋友們的童言童趣中探索生命。讓更多大小朋友透過電視,共同參與這個充滿樂趣又有益身心的閱讀活動,共創親子間、師生間美好的閱讀記憶。

公視台語台寶島鼓仔燈

台灣俗語是展現及傳承人民生活中的生活智慧及經驗,表達人生觀,具有教化人心,傳授知識、生活經驗以及見證歷史的功能,亦能夠反映出民間基層的文化習俗、價值觀…等;其簡短且具韻律美感的表達方式,最足以做為猶如古代說書人吸引觀眾接近並駐留。
節目以俏皮睿智的台灣諺語作為開場,以輕鬆詼諧卻直指人性的台灣諺語,為觀眾打開接下來30分鐘的台灣文化洗禮大門。
本節目每集都有一個台灣文化的單元主題,邀請專業人士、地方耆老、文化工作者到現場,跟主持人以輕鬆的現身說法,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觀眾明白這些眼熟的、知道所以卻不知道所以然的台灣文化,凸顯台灣各地生活習俗、語言特色、風俗習慣的獨特樣貌,並反映時代現象與社會結構的內涵,並透過台灣各地俗語的故事與民俗采風介紹,帶領觀眾認識各地風俗文化,進而深入認識台語之美與台灣寶島的多元風貌、並保存了台灣400年來歷史文化及常民化傳統的轉變。

公視台語台光榮島轉來

以一句小時候常常會講的台語一個順口溜「真厲害,真厲害,出國比賽! 著冠軍,提金牌,光榮倒轉來!」,將選秀型節目命名為《光榮島轉來》,讓全台灣各地的小朋友除了透過台語表達自己的才藝與創意外,更讓會講台語的小朋友能夠提升們信心,將才藝發揚光大,讓台灣成為才藝光榮島。

原住民族電視台ilol的味道

《ilol》是阿美族語想念、思念的意思,《ilol的味道節目》以探訪山林自然食材,找回令人懷念的部落生活方式呈現。
《ilol》語音近似「遺漏」,這一季節目的核心就是要找回部落遺漏的味道,因為時代的進步及時間的久遠,很多過去老人家對待自然山林的方式與料裡食物的方法,都逐漸被大家遺漏或遺忘了。

原住民族電視台TATA跳舞吧

《TATA跳舞吧》是部落原住民青少年舞蹈競賽的外景節目,此為國內首次將族人歡樂聚會、青少年會編排舞蹈,娛樂耆老長輩的節目,完整表演搬上舞台,創造獨具原民風格的綜藝節目。

原住民族電視台ila部落住一晚

家人之間有許多美好回憶都是透過旅行建立的,本節目在主持人Voyu蘇達的帶領下,邀請知名藝人及公眾人物,如資深王牌主播沈春華、名作家劉克襄、善心名醫江坤俊、瑞典型男奶爸方馬丁、中法混血網紅亞歷山大一家人、知性主持人廖科溢、客家妹陳明珠、熱愛旅行四寶媽等,攜伴他們的家人一同前往部落旅遊,透過二天一夜的部落生活,認識並欣賞原住民各族文化之美,提供觀眾只有原鄉部落才有的深度體驗之旅,真實感受在地生活的幸福與美好。

大愛電視台人文講堂

《人文講堂》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節目除了觸及兒童及青少年的受教育權和生命權,更對其參與權與話語權有不少題材著墨。

大愛電視台TRY科學

號召全民TRY科學,活化每個人潛在的科學基因。
生雞蛋握掌心,為什麼連壯漢都捏不破?!
一片口香糖,要怎麼打開沒拉環的易開罐?
科學基因不限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科學現象不分校園、街頭、辦公室或客廳,
《TRY科學》戳醒你不找答案不行的好奇心。
《TRY科學》放大生活中有趣科學現象,將吸引眼球的科學實驗以機智問答的PK設計,結合科學MAN尋找答案的邏輯推理,讓科學生更生活接地氣。

大愛電視台伯源哥哥的秘密屋

現在兒童與青少年的煩惱真不少,該如何引導孩子去思考與面對呢?《伯源哥哥的秘密屋》是一系列探討孩子生活困擾與增加情緒應對能力的節目,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成為為孩子傾吐心事增加能力的加油站,同時也是父母更了解孩子想法的園地!

東森幼幼台超級總動員(S17)

《超級總動員》持續累積製播已達12年。為全台唯一為全台小學4-6年級中高年級學生量身打造之校際競賽節目,12年來已經超過400間全台小學參與。節目中以環遊世界的概念進行包裝,讓同學自行執骰走到不同國家挑戰遊戲,挑戰成功就能獲得該國家積分,並由主持人分享不同國家的趣味知識,讓觀眾可以在有趣又好玩的節目氛圍,輕鬆學到新知識。
《超級總動員》提倡及提供各學校展現才藝表演之平台,鼓勵小學中高年級同學藉由本節目之團隊競賽,賦予同學話語權,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學習公平競爭、團隊合作,本節目設計各項關卡,均由體適能專家及專科教師為顧問師資群,融入STEAM 教育理念,由製作團隊持續創新各項挑戰關卡。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悠遊字在(4)-人倫篇

《悠遊字在》讓 孩子可以從節目裡「字」的內涵,和「文化故事」中,去學習怎麼跟自已相處,怎麼跟別人相處,怎麼跟環境相處,體悟「生命」和「品德」教育的內涵。

原住民族電視台masan caucau成為真正的人

《我,存在-原住民影像記錄》深入台灣原住民族群各個面向,探討族人當代的教育現場、文化、生活、傳統慣習與現代社會各種衝擊等議題,長期紀錄,並用紀錄片方式拍攝,透過影像,思考主體文化精神,呈現族群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公視台語台無事坐巴士 台泰由你遊

本節目主要關注具有豐富文化與特色的社區,由泰籍和台灣人共同主持,透過兩位喜歡探索自然和在地文化的主持人,以行腳的方式將自己家鄉的精神和特色介紹給民眾認識。節目介紹的地點著重於社區共識的部分並以永續發展為目的,帶領觀眾更進一步的了解當地居民如何保留在地文化,並展現其獨特性。

公視台語台無事坐巴士

你還記得追著巴士跑的焦急與無助嗎?當你有了人生第一部車(機車、汽車、腳踏車),你還會站在路邊等巴士嗎?如果捷運車窗外頭總是一片漆黑,你會想念那個有路人行走、有農人耕種、會被雨潑淋和陽光照耀的巴士窗景嗎?《無事坐巴士》是台灣電視史上第一個以巴士作為故事軸線的行腳節目,但又不是一個單純的行腳節目,因為我們想要透過坐巴士這件事,找回一次專心做一件事情的純粹;透過講台語這件事,喚醒大家心底對於土地歸屬感;再藉由主持人的引領,感受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發現裹藏在平凡裡的驚喜與層層回甘的美妙。如果有一天,坐巴士成為日常裡最閒適的一方風景,無事就會是理所當然的靜好。

公視台語台旺來西瓜仙拚仙

《旺來西瓜仙拚仙》是為鼓勵國小學童在生活中運用台語文而設計的益智遊戲節目,由 Janet 謝怡芬和葉欣眉來搭檔主持。
Janet+欣眉 台語寶庫大探索!
Janet在美國生長,是以台語為母語的麻省理工學院高材生;欣眉是彰化土生土長的台灣金頭腦,兩位的共通點就是幽默開朗,有12萬分的熱情參與學習!
小學生為主體, 旺來(王梨)VS西瓜鬥陣台語拍通關,
節目廣邀台灣北中南東各地國小中高年級生組隊來比賽!

公視台語台台語百面通

《台語百面通》從日常生活出發,探索生活中的臺語用法,外景特派員會帶領大家拜訪最專業的百工達人、學習最道地的臺語。此外也有最蝦趴的臺語RAP,讓大家透過動感節奏加深對臺語的印象, 更有PaGamO線上電競帶領我們跟著跩鴨一行人挑戰魔王,召喚霹靂英雄。

公共電視台一字千金鬥字英雄會

一字千金開播至今邁入第9季及第10季,為台灣唯一文字趣味益智競賽節目,前八季已經累積全台灣忠實鐵粉十數萬計,也行銷瘋靡至新馬地區,繁體字怎麼能被簡體字取代呢? 以往前八季有字音字形高手參賽,往往都能通關到底,取得絕佳成績,但本季第9季起在題目設計上,更加多層次的設計,出題從字的四面八方出發考參賽者對字的立體思考能力,為了讓寫字成為一種趣味的事情,考的不僅僅是會寫,還要會運用,從拆字、詞彙、成語運用以及想像力上多面向檢視國人的語文能力,而最後的冠軍往往都不是傳統的比賽型選手,而是面面俱到的「鬥字英雄」。

公共電視台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

《熊星人-希堤星系迷航記》是台灣首部針對地質科學的動畫,經過轉換的科普內容與趣味的星際冒險故事結合。故事從太空三熊於地球完成任務後開啟,三熊返回熊星途中遭遇隕石撞擊,意外迫降在希堤星系的板塊運動劇烈的法爾星上,自此開始了一連串的星際冒險。緊湊的劇情除帶給孩子高度娛樂性之外,更將蟲洞跳躍、氧氣量、天然能源種類介紹、地震基礎知識、岩漿庫、盾狀型火山等科學知識巧妙融入,帶領大家進入思考滿滿的科學世界中。

公共電視台台灣囝仔讚

《台灣囝仔讚》節目每集會介紹一所學校,而為了能更貼近傾聽孩子們的聲音,節目以全外景拍攝的方式製作呈現,主持人會親自到每一所學校跟著孩子們一起體驗在地不同的生活及文化,藉由該校同學們的帶領,讓觀眾及主持人可以更深入的體驗到該校周遭的學習環境、生活故事及社團才藝,在跟著同學們一起學習才藝表演的訓練過程中,真實貼近的紀錄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歡樂、碰到的問題、最後展現出來的成果及心情感受。

公共電視台誰來晚餐

『公視《誰來晚餐》每一集拜訪一個家庭,並邀請他們的夢幻嘉賓,共進晚餐…』
每一個家庭都有獨一無二的故事。本節目如實紀錄一家子的個別的生命成長、轉折經歷,也深入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與他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所面臨的課題:
餐桌上吃飯的現場就是家人與客人交換意見、分享生活經驗的最佳時刻,在節目的後半晚餐時刻,嘉賓的造訪為家庭帶來意外驚喜,也讓客人體會台灣家庭樸實的庶民生活,並在這個家庭的餐桌上分享彼此的人生經驗、智慧。

公共電視台水果冰淇淋

《水果冰淇淋》是一個針對學齡前兒童設計的節目,除了好聽的動畫故事、琅琅上口的歌曲之外,也設計了布偶劇場,讓小朋友一起了解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知識以及待人接物的社交生活。
節目的靈魂人物是始終如一的存在──水果奶奶,她是帶領孩子們探索世界的領航員。常有小朋友問:「為什麼水果奶奶都不會生氣?」其實,我們並不是塑造一個不會生氣的大人,而是,一個會解決問題和紓解情緒的大人。我們希望透過水果奶奶的智慧,陪伴孩子們學習、認知、模仿,進而陶冶出好的心性,在未來的成長過程,讓自己變成一個可以面對生活難題、處理情緒、謙和待人、有智慧的大人。所以,節目中安排各具特質的孩子們--淇淇、琳琳、莎拉、哇嚕、小怪獸船長等,跟著水果奶奶的腳步,一起優游於生活中的美好與不完美、分享彼此的開心與煩惱。

大愛電視台小主播看天下WOW!

《小主播看天下WOW!》是專為兒童青少年打造的時事節目,所有的小主播、小記者與配音員,都是小朋友來擔任,期望能培養兒少播報新聞、表達意見、發表個人感受的能力,呈現最接近兒童的觀點,讓小朋友學會看新聞,關心地球村上的大小事。
2020節目新單元─小主播出任務,透過探訪偏鄉,讓小主持人跟著志工的腳步,關懷社會各個角落,走訪臺灣最美的風景,讓小主播透過探查,關心自然生態環境,守護地球最珍貴的寶藏。

MOMO親子台快樂小農夫

《快樂小農夫》節目帶領大家走出戶外,實際體驗農夫辛勞,種植或採摘
、食用安全無污染之新鮮蔬果。除了可以增加對農作的認識、參與勞動了解農
作得來不易、能珍惜食物外,也得到活動筋骨、身體力行的機會、增進家庭親
子間的樂趣;除此之外,也在節目中傳達「友善環境、永續經營」的環保概念。
《快樂小農夫》每一集走訪一個主題農作物,進入農園實際耕種,並將新
鮮採收的作物製成佳餚,從產地到餐桌,除了傳達食農教育的理念,也享受自
耕自足的樂趣、更學會惜福感恩,當個快樂小農夫。

GOOD TV神奇故事屋

神奇故事屋裡有一個神奇的通道,這個通道帶領小朋友從紙本的圖畫書的內容,來到真實場景裡,讓小朋友們在「實境體驗」中,以節奏明快、輕鬆有趣的互動和對話,帶出節目中、繪本裡要傳遞的信念和教育核心,也能更加的認識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一方面也成為電視機前父母解說故事及互動的示範,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有天也能閱讀繪本走訪各個角落。

原住民族電視台Picul球勝青春

改編自屏東縣內高中的真人真事,以排灣族為主的原住民組成黑潮籃球隊,在球技不佳、身高劣勢、設備經費不足的情況下,遇到對籃球充滿信念、極其嚴格的排灣族教練—陳力凱。在火爆教練力凱的帶領下,堅持、努力、直闖不棄的精神打破了現實潛則,第一次參加比賽的他們,竟一路過關斬將,挺進決賽,爭奪縣運高中組冠亞軍!過程中球員與教練擁有革命情感,教練更意外與不沾鍋領隊曉溪老師產生微妙曖昧,故事充滿歡笑與淚水。黑潮經過之處,生機無限廣納萬物,如同黑潮籃球隊一樣,融合黑潮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力量,寫下高中籃球史上感動人心的篇章。

原住民族電視台祭得serangawan

serangawan在阿美族語是「文化」的意思,sera是泥土、塵土、土地的涵義。《祭得 serangawan》,期待透過節目的紀實內容,呈現族人悠久的歷史及深切的部落內涵,敬天地祖靈,珍惜土地給我們的寶藏,紀錄祭儀文化;同時也要「記得」將文化傳承下去,藉著實境拍攝的人文紀實報導,把部落的美麗與文化行銷到全世界。

原住民族電視台跟著dapin去旅行

dapin賽德克語,是走過土地的印記。帶著對旅行的渴望出發,到初次造訪的部落,和族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寫下彼此最深刻的故事。來自不同行業的旅行者,走進部落跟族人一起採野菜、挖糞坑、塗糞牆、建圍籬…,他們看見部落世世代代仍保存的族群精神,體悟在地族人留在家鄉的理念,從不同的生命經驗以及生活態度,學會尊重這塊土地上的多元文化的價值,而他們最後的回饋,則是節目最珍貴的寶藏。

原住民族電視台kakudan時光機

【年度六大獎項–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特別獎】

kakudan為台灣原住民排灣語,「文化‧慣習」的意思,透過節目設計的時光機,穿梭歷史時空,讓青少年瞭解「式微文化」中,台灣本土最珍貴族群技藝與歷史軌跡。為了讓青少年對母體文化有主動接觸及學習的機會,節目第三季以「祖孫共學」的概念加入了青少年主持,透過青少年詮釋文化的表意權深植核心,也藉由交換世代不同的生命經驗與價值,讓傳承這種看似沉重又迫切的任務能融入日常。

客家電視台阿公阿婆神救援

【年度六大獎項–兒少評審團獎】

節目每集邀請客庄的一對祖孫,由孫子挑戰完成一道阿公阿婆的拿手菜。不過,阿公阿婆要先坐在電動按摩椅上,當孫子遇到難關時才能離席,並在限定時間內進行「動口不動手」的救援。最後,由現場的兒童評審試吃,決定最後的獎金。而在實際製播節目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祖孫做菜」所能傳遞出的意義,超過了當時會議室裡的想像。

客家電視台喔走!48小時

【年度六大獎項–兒少發聲獎】

《喔走48小時》,是台灣第一個完全以兒童為主體,不設成人主持的兒童戶外實境節目。每一集都有任務,從是否接受任務開始,到執行任務的規劃、分工、最後執行完成,都由兒童主導。每一季會從全台灣海選出12-15位孩子,接受各種挑戰,海選的標準不僅是能力,更注重個人特質,讓每個孩子觀看本節目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孩子們透過與大自然、人文環境的互動,認識自己、學習團隊合作,一起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考驗體力、耐力與智慧,融合少年培力、自我表達與環境教育的戶外實境節目。

公共電視台青春發言人

【年度六大獎項–中嘉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特別獎】

《青春發言人》的製作目標,是希望透過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鼓勵青少年發聲、培養青少年思辨能力。我們的節目核心,是希望以豐富、多元的影像形式,深度探討跟青少年相關的各種議題,如:假新聞、新興毒品、對未來迷惘、親子溝通、國家認同問題、108課綱等。為了達到此目的,我們透過人物採訪、微型紀錄片、親身體驗、動畫等各種方式,傳達青少年的想法與意見。

公共電視台台灣特有種 The Small Big

《台灣特有種》 The Small Big 是專為年輕人打造的兒少生態節目,是電視史上首次結合 VR 技術製作的新突破!節目分為兩單元【微視界】及【微人物】,分別紀錄八種台灣特有種生物,以及八位關心台灣環境與生態的「特有種」青年,從生物的第一人稱視角、從特有種青年的熱忱和保育行動,看見台灣生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正確的生態資訊,輔以全新的影像風格以及插畫風的視覺包裝、加上兩位主持人兼具詼諧與專業,讓生態節目變得活潑有特色!

公共電視台神廚賽恩師

【年度六大獎項–年度最佳兒少節目獎】

這不是教小朋友做菜,也不是探討食安問題,這是由廚藝烹調延伸到科學的兒少科普節目。《神廚賽恩師》從華人生活中重要的飲食文化為切入點,藉由美食烹調的概念,從中獲得科學知識,試圖突破孩童們認為科學好難的印象。節目並承接校園108課綱的食育教育理念,首創以每個「料理單字」為每集主題,探索廚藝背後的科學道理。從神廚特訓班的料理科學實驗,延伸至各單元—校園試吃的「美食辨試會」、趣味剪紙動畫「名菜故事」,介紹主題料理菜色的典故,以及外景實作體驗,從生活、文化、美學、健康,去豐富廚藝科學的內容,是具備創意與學識跨領域學習的學齡兒少節目。

公共電視台小孩酷斯拉

《小孩酷斯拉》蒐集世界各地7-15歲各領域最酷小達人的故事,節目以第一人稱角度,以微紀錄片方式讓孩子自述對於自己喜愛領域的熱情及面臨的挑戰。期待經由本節目讓觀眾從多元主題中擴大視野,以國際角度建立世界觀,引導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培養面對未來應具備的關鍵能力。

大愛電視台伯源哥哥的秘密屋陪伴篇

伯源哥哥走出祕密屋,到全台各地去拜訪特別的孩子,如唐寶寶、自閉兒、聽障兒、癌症病童…等等,希望藉由伯源哥哥與他們的相處,讓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了解這些孩子與他們有什麼地方一樣?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因而增強同理心的概念,在日常生活裡,能接納並同理不同的個體。

大愛電視台青春愛讀書

2016年青春愛讀書開播以來,致力於陪孩子一起「共讀」,以青少年的視角出發,鼓勵孩子從書中找問題,提出看法、勇敢發聲,並由不同領域的導讀者引導思考,激盪想像力及培養高品質的閱讀力。節目選書分類橫跨文學、科普、音樂、藝術…等,形式不侷限小說、戲劇、詩歌、繪本…,探索各領域,提供孩子不一樣的視野。

大愛電視台熱青年

【年度六大獎項–兒少社會參與獎】

「如果有多一點像我這樣的傻瓜,願意無條件的為別人去做一些傻事,也許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好一點吧!」這是熱青年「沙發客來上課-創辦人楊宗翰」曾說過的話,為什麼要紀錄熱青年的故事?因為他們追求的夢想,值得被全世界看見!「熱青年」是什麼?熱青年是一群把夢想轉化為現實的人、熱青年是一群把傻勁轉化為力量的人、熱青年是一群盡己力讓世界變好的人。

GOOD TV貓道上的哲學家

節目名為《貓道上的哲學家》,是一個帶領孩子進行思辨的節目,《貓道》是「劇場」和「攝影棚」的象徵,而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孩子們進入攝影棚中的小劇場思考、對話,就像從貓道上看下來,總是會有不同視角。節目藉由熟悉的童話故事情節,提出各種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討論過程中並沒有既定答案,而是透過不同的觀點與推論,讓孩子自己找答案。